天天看点

成长成事有方法无捷径

作者:长安威海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了“五个自觉”的要求,满怀对年轻干部的关心关怀和殷切期待。年轻干部要牢记嘱托,在新征程上坚守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成长成事有方法无捷径

图源|人民网

  “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

  党的创新理论于年轻干部理论素养而言,有之则为“硬核”,反之则成“硬伤”。个别中青年干部不善为、不会为、不敢为,难以洞察时势、不会驾驭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了创新理论的托举,陷入少知而迷、少思而怯、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理论学习没有捷径可走,需得多下些“挖深井”的苦功和“磨穿铁砚”的慢功。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虚浮主义”“功利主义”的毛病,理论上难以清醒,政治上也无法坚定。只有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做到边学边干,边干边改,用理论活水浇灌实践,才能不断品尝到真理的甘甜。

  行动是最有效的磨砺。研读党的创新理论重在应用,既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握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又要在转化运用上求实效。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无数人通过阅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看清这场战争的发展规律,坚定了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决心。正是因为有了对创新理论的转化应用,党的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克服各种艰难困苦、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继续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做到“知行相资以为用”。

成长成事有方法无捷径

  “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陈毅把“革命重坚定”作为一生的座右铭。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刘国鋕,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面对劝诱,他斩钉截铁回答:“我如出卖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天下至德,莫过于忠。”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保持与党的历史使命同心同向是新时代年轻干部的必然选择。适逢蓬勃发展的中国、欣欣向荣的时代,年轻干部拥有无比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成长成才、成就事业的前景无比光明。年轻干部“听党话、跟党走”就是对党忠诚的最好的表现。但这一政治品格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甚至走丢了。有些同志正是在成长过程中迷失方向,与党背道而驰,才有了“心生攀比入歧途 不知收敛坠深渊”“放纵司机当掮客 亲清不分食恶果”等锥心之痛。

  年轻干部尤其要在常学常新中沐浴党性光辉,在反复“回炉”、不断“淬火”中固本培元,真正做到“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血脉灵魂,在各自岗位上忠诚履职,苦干实干,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成就人生价值。

成长成事有方法无捷径

  “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政绩观好比一道填空题,“群众满意”是标准答案。

  基层群众对问题的感受最直观、最鲜活,年轻干部只有把人民的利益“置顶”,多到群众中去“滚一身泥巴”,才能捉到“活鱼”取到“真经”,才能弄清基层期盼什么、群众要什么,确保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要针对“背阴胡同”里的那些“老大难”,列出清单、压实责任,把本领放在增进群众福祉上,把群众所思、所盼变成党和政府的所议、所为。把业绩交给群众评判,让群众打分,用群众的“脸色”检验政绩的成色。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时刻注意“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要求关心群众的痛痒、注意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进入新时代,大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但“人民至上”这条红线,应该始终牢牢驻扎在每一位党员干部心中。

  “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年轻人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生力军,必须挺膺担当,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数据映射出无数个干事创业的火热场景。站在新的起点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目标任务,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要铆足“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实干笃定前行,在火热的实践大熔炉中接受炙烤和熔炼,磨砺出攻坚克难的铁脚板、担事成事的铁肩膀,在服务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善作为、有作为。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主动请缨到地处边远、条件艰苦的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翻看“时代楷模”余元君生前的70余本工作记录本,字迹大多不甚工整,那是他在大堤上通宵达旦初步制订的分蓄洪方案、是他带队实地调研实时快速记下的数据和问题解决措施……他们是年轻干部当之无愧的楷模。

成长成事有方法无捷径

  “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良好政治生态的涵养离不开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年轻干部从政的基本遵循,是底线、是闸门,必须坚守而且必须守牢。年轻干部要清廉自守、怀德自重,不断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根基,面对各式各样的“围猎”“腐蚀”,保持反躬自省的自觉、如履薄冰的谨慎,练就“看得破且忍得过”的硬功夫,筑牢拒腐永不沾的思想堤坝,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一名落马干部曾这样忏悔:思想防线出现漏洞后,权钱交易这种事,犹如吸毒,只要开了头,就会上瘾,一失足便成千古恨。鲁迅先生曾经自省“皮袍下面藏着的‘小’”。年轻干部尤要时常自我省察,以防行为上失范、思想上病变。

  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后人树立了典范。周恩来订立修养七则,陈毅“中夜尝自省”,谢觉哉经常“跟自己打官司”……正是这样时时自省自警的态度、处处跟自己较劲的做法,立起了共产党人的高标准。

  方向明,则步履坚。新征程上,年轻干部要勇敢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勇立潮头,勇挑重担,顽强拼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奋力跑出最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