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亲兄弟为争家产打官司!徐汇法院跨区到杨浦开庭,只为一个人!

作者:上海法治报

“现在开庭,传证人黄梓妹到庭!”

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敲响

一起由徐汇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

关于遗产继承纠纷的庭审拉开了帷幕

与普通在法庭里进行的庭审不同

这起庭审的发生地在

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控江路121弄居委会

更为特殊的是

这也是徐汇法院罕见开展的一次跨区开庭

而之所以把庭审从法庭搬到居委会

源自一位特殊的证人……

亲兄弟为争家产打官司!徐汇法院跨区到杨浦开庭,只为一个人!

遗嘱见证人年迈

法庭“搬”进居委会

梁健和梁康是一对亲兄弟,双方因父母遗产的继承问题发生矛盾,最终弟弟梁康将哥哥梁健告上了法庭。

“母亲年迈,立遗嘱的事情是他(梁健)组织策划,他就是想独吞老娘财产!”第一次庭审时,老大梁健拿出一份母亲的代书遗嘱,内容是母亲决定百年后将名下房产及字画全部交由老大继承,然而老二梁康对这份遗嘱并不认可。

“他(梁康)对老娘根本不管不顾,就像没他这个儿子一样,老娘生前所有的照料由我一人承担,老娘立遗嘱让我全部继承合理合法!”面对原告怀疑其侵吞父母遗产的态度,作为被告的哥哥气不打一处来,讲出了这么些年自己独自一人赡养老母亲的艰辛。

庭审中,为了查明遗嘱的真相,徐汇区人民法院依法传唤了相关见证人,除了黄梓妹因年迈未能出庭之外,其他见证人均到庭作证。“黄阿姨是我母亲的老朋友,最能还原立遗嘱时的真相,可她已经87岁了,不便出庭,可不可以书面作证?”考虑到黄梓妹的身体状况,被告请求让其书面作证。

遗嘱见证人的证言是查明遗嘱效力的关键证据,不宜书面提交。为了更充分全面地查清案件事实,承办法官张冬梅作出到老人所在居委会现场开庭的决定。

驱车赴“庭审现场”

助力案件走向明晰

开庭前,法官提前与老人所在居委会对接,在居委会的协助下,确定了适宜开展现场庭审的时间和地点。当天一早,张冬梅法官一行驱车30公里赶到庭审现场。

亲兄弟为争家产打官司!徐汇法院跨区到杨浦开庭,只为一个人!

现场,几把桌椅围成简易法庭,审判席、原告席、被告席证人席依次排开,空间有限但秩序井然。悬在法官头顶上的国徽因地制宜变成电子版,但仍不失法庭的庄严。门口有居民上前围观,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家门口见证法庭的正义。

“法官,我是被继承人的同事……她生前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她家里,说有心里话想跟我讲……”满头银发的黄梓妹坐在见证人席上,将当年见证遗嘱的事宜慢慢道来。

亲兄弟为争家产打官司!徐汇法院跨区到杨浦开庭,只为一个人!

黄梓妹作证后,双方当事人均就不清楚的部分向证人进行了发问。

庭审结束后,黄梓妹阅看笔录并签字,后在法院工作人员搀扶下离开。为维护老人权益,双方当事人退庭前,承办法官张冬梅还专门向他们提出要求,不得上门打扰证人,不得影响证人正常生活。

该案将择期作出判决。(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法官:跑这一趟,很值!

庭后,张冬梅接受了记者采访。

张冬梅表示,老弱病残孕是人们身边的弱势群体,是全社会重点照顾的对象,也是人民法院履行社会责任需要关注的重点。大陆法律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时可通过书面等其他方式作证。但现实中,很多案件因审理需要和证人客观情况,必须采取现场取证的方式。

亲兄弟为争家产打官司!徐汇法院跨区到杨浦开庭,只为一个人!

“本案中,兄弟二人有多年积怨,矛盾很深,早在母亲在世时,二人就有多起诉讼。父母遗产问题不理清楚,恐怕矛盾不仅不会消散,还会更加激烈。”

张冬梅认为,不管是为了查明案件事实,还是让当事人更加信服,黄梓妹的证词都不宜书面提交。法院不拘泥于传统的开庭模式,把庭审开到社区、开进居委会,既能当面将当年的事情还原,又能一定程度上消除当事人的疑虑,还解决了证人年事已高不便出庭的现实困境,跑一趟能有这么多收获,我觉得很值。”张冬梅说。

记者 | 季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