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英九感慨中华经典存台湾人心中!读明抄本《使琉球录》评钓鱼岛

作者:蒋晓峰Terry

马英九6号参访了西安国家版本馆,这里既能让马见到台湾岛内见不到的古籍,更考验他的古文功底,是一趟非常过瘾的旅程。马英九说,台湾民间非常重视中华文化,对经典古籍的重视,是存在于绝大多数台湾人心中的文化底蕴,认为文言文并不落伍。

马英九感慨中华经典存台湾人心中!读明抄本《使琉球录》评钓鱼岛

马英九致词时说,他的内心非常感动,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明,几千年前的文字,后人现在都能辨读。版本馆能将这么多古籍保存完好,对中华文明的传播绵延,有不可灭的贡献。他说,古文的迷人之处,就在它能将博大精深的知识化为言简意赅的文字,经千百年变迁,仍能适应现代需求。

两岸同文,马英九本人古文功底深厚,毛笔字写得也相当精到,这离不开他的家学,是个传统中国文人。他说自己还在念小学二年级时,跟着妈妈住在宿舍,已经是67年前的事,台湾既没有电视可看,也没有收音机可听,“晚上没事,37岁的年轻母亲常常在灯下课子,教7岁的儿子念古文”。

马英九记得启蒙的第一课就是《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他到现在都牢记在心,古人从小开始的经典教育,对一个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安国家版本馆的安排特别让马英九相当开眼,规格也极高。对于馆方来说,接待马英九也算是一个知音。

这次由版本馆馆长刘成勇亲自接待,特地安排马到了地下一楼的珍藏室,近距离观赏珍贵的古籍典藏。其中一件便是明抄本《使琉球录》,马英九饶有兴趣地与馆长互动,大呼过瘾。

马英九感慨中华经典存台湾人心中!读明抄本《使琉球录》评钓鱼岛

刘成勇念到其中一段,“九日,隐隐见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通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路”。书中的“小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钓鱼屿就是钓鱼岛。

马英九感慨中华经典存台湾人心中!读明抄本《使琉球录》评钓鱼岛

马英九说,“这是我们研究钓鱼台的人一定要读的,从古籍里证明了钓鱼台不属于琉球。这样的资料,我在英国牛津大学也看过,也有这段话”。他还建议馆方,“做好收藏功能,这不在话下,但一定要开放外界使用”。

研读《使琉球录》这个安排意味深长,史料是两岸都主张拥有钓鱼岛主权的重要历史依据。而马英九本人对于钓鱼岛也有相当精深的研究,专业级别,是早年岛内保钓运动的先锋人物。

明清时期钓鱼台等岛屿,被视为琉球册封使前往琉球的重要地标,并且把台湾以及附属岛屿的钓鱼台、黄尾屿与赤尾屿等岛屿,都列入福建海防区域。

马英九感慨中华经典存台湾人心中!读明抄本《使琉球录》评钓鱼岛

马英九这趟真的不虚此行,他近距离读了《使琉球录》后说,“从古籍里证明了钓鱼台不属于琉球”。大陆方面曾公开提到琉球时称“福州与琉球的渊源很深”,这次明抄本参观的安排,让两岸呼应了对钓鱼岛的主权,钓鱼岛不属于琉球!

日本方面特别担心学界和舆论界再次掀起质疑冲绳归属日本的声音,动摇冲绳县附属岛屿钓鱼岛归属日本的现状,同时担心中方借助冲绳的民意,反对美国在冲绳驻军或在台湾有事时,使用冲绳美军基地。

马英九看到《使琉球录序言》,想必心潮澎湃。此时此刻,一个“保钓者”上身。马英九任内相当注重钓鱼岛主权的论述,2015年他曾投书媒体,强调钓鱼台列屿在西元1403年(明永乐元年)《顺风相送》书中即有记载,清代文献也多次提及,显然渔民经常使用且清廷早已有效统治,绝非日本所称“无主地”。他曾强调,钓鱼台列屿主权应已于1945年10月25日随台湾归还,并经《中日和约》确认。

日本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去年访问中国,行前他强调决不能因“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论调使得冲绳沦为战场,成为舆论焦点。不过,玉城丹尼就钓鱼岛的态度仍强调“沿袭日本政府的方针”,中方没有通过公开发言打出“琉球牌”,但也没有支持“琉球地位未定论”的表述。

马英九感慨说,版本馆能将这么多古籍保存完好,对中华文明的传播绵延,有不可灭的贡献,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深厚的文化传承和版本保存的意识与传统,中华文明历经沧桑,仍能流传下宝贵典籍版本,记录历史、见证文明。

马英九说,古籍经典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有许多现代的进步观念,古籍中都早有记载。例如,1990年联合国大会曾决议,要求各国全面禁止渔民在北太平洋使用“流刺网”捕鱼,以免因为网目太小,造成大小鱼都捕,而使鱼源枯竭。他提到,《孟子》“梁惠王篇”早就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在哪个年代就有这样的概念,其实那个时候的周朝,如果你捕鱼不到一尺长的鱼你要丢回去,可见在中国的历史上环保概念一点都不生疏。当时博学的孟子就有保育观念,足以证明中华文明的先进,即使经过千百年的时空变迁,仍能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所以文言文的古文并不落伍。

马英九感慨中华经典存台湾人心中!读明抄本《使琉球录》评钓鱼岛

马英九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已经超越地域限制,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他看到大陆打造的几座国家级版本馆,让传统经典能够跨越时空,重新活化运用、传承,他个人高度肯定,期盼中华文明古籍的智慧,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盏明灯,继续照亮中华民族的未来。

老马不虚此行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