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作者:聪明的风铃008

“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中又少美貌妻。”这一首民间小诗,形象地洞悉了复杂而真实的人性。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油枯灯尽,会面对无数次机遇和诱惑,也要进行无数次选择与放弃。

在人生的一些关键节点中,一着不慎就可能陷入满盘皆输的境地,面对内心中的贪欲,稍不留神就会成为“丢掉西瓜,捡了芝麻”。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在深圳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就曾真实发生过一起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正是因为贪婪,最终品尝了后悔的滋味。

时代赋予的机遇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歌词中的这位老人就是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而他在南海边上画的一个“圈”,正是日后寸土寸金的深圳。

深圳作为大陆首个的经济特区,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代,最早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过的温暖。

在被列为经济特区之前,深圳还远不是今天这样繁华的模样,那时的深圳不过是一个个荒凉的小渔村,那里的居民也不过是贫穷的乡下人。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但时代给予了深圳一个机会,也给予了一代年轻人一个机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深圳开始了奇迹般的快速发展。

大量外资的进入和无数工厂的修建,让深圳开始从一个小渔村变为了大陆对外经济往来的重要窗口。

经济发展带来的大量工作岗位,也不断吸引着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来到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创业传奇。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下,深圳的城市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为了让深圳得到更好的发展,市政府开始了新的城市规划方案。

由于周边地区经济落后,民宅建筑基本是农家自建小院,这种房屋显然不符合现代城市的发展逻辑。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许多周边乡村被列为拆迁改造区域,由政府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委托开发商进行具体建设工作。

八十年代末期,大陆房地产事业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各家房地产商还在大浪淘沙中,你追我赶的抢夺市场份额。

因此,这些开发商为了能更好地取得标书,都愿意在拆迁工作中付出不菲的成本,换来更加顺利的项目推进速度。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十年时间里,深圳市的面积快速扩大,一个个小乡村,也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变为了高楼大厦。

那些曾经住在脏乱农村的居民,也乘着深圳发展的列车,住进了光亮宽敞的楼房之中。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除此之外,这些因地产开发而搬迁的居民,往往还能在取得回迁房的同时,再得到一笔不菲的安家费和补贴款。

随着深圳的不断发展,房产、地产的价格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开发商给当地居民的拆迁款也越来越多。

毫不夸张地讲,在当时的深圳农村地区中,接到拆迁的消息就等于听到了“发财”的消息。

深圳罗湖区的湖贝村,正是众多对拆迁一事翘首以待的农村之一,从进入九十年代开始,这里就不断传出过拆迁的“绯闻”。

但湖贝村的发展,却不像众人所希望的那样推进,看着深圳其他地区的农村不断开始拆迁动工,湖贝村的居民无不感到十分焦急。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经过近十年的传闻与等待,在2002年,湖贝村居民终于得到了一则确切的消息——罗湖区进行拆迁工作。

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当地居民的热议,大家纷纷畅想着日后的美好生活,讨论着开发商可能提出的赔偿计划。

贪婪付出的代价

从地理位置上看,湖贝村位于罗湖区的中心地带,在当地开发计划中,这里是重点进行拆迁改造的区域。

按照此前的补偿水平来看,湖贝村的居民会根据自家宅基地的大小,获得相应的回迁房以及近百万元的现金补偿。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对于这里的村民而言,这笔钱显然是近乎惊喜的意外之财,只要符合市场行情,欣然接受就能为新生活翻开崭新的一页。

但事实上,湖贝村的村民却并不都这样想,在一部分村民看来,拆迁是他们“翻身”的唯一机会,必须多索要一些赔偿。

因此,湖贝村的改造计划在初期进展得并不顺利,零星的几户人家仗着自己房屋占地面积大,纷纷当起了“钉子户”。

开发商为了确保拆迁进度不受影响,只能挨家挨户去协议新的补偿方案,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内,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

几周时间下来,一些“钉子户”在看到开发商的诚意后,也选择了在拆迁合同中签字。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正当一切都重归正轨时,一栋自建的三层住宅小楼却始终不愿意进行任何让步,每天紧锁着大门,俨然一副拒不合作的态度。

无奈之下,开发商只好联系村委会后,经过多人介绍,才终于进入了玉兰坊31号楼的屋内。

其实开发商十分清楚房主的想法,几次拒而不见,无非就是想给自己“造势”,在谈判中提高赔偿价格。

已经有了心理预期的开发商谈判小组,见到业主后,并没有选择迂回问价的方式,而是开门见山地谈到了赔偿的事宜。

开发商为了能尽快解决“钉子户”的问题,主动给了房主一个极为诱人的赔偿价格:1000万元。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房主在听到报价后,顿时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湖贝村的其他户主基本上得到的赔偿金额都是300万元上下,1000万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但房主并没有立刻同意这一方案,他知道其他户主都是在赔偿金额的基础上,拿到了回迁房的名额。

于是,房主提出要在1000万赔偿金额的基础上,再获得3套回迁房的名额,才可以签下合同。

听到房主这样的要求,开发商显得十分为难。一方面这样的方案的确对他们损失太大,另一方面对其他村民也并不公平。

但考虑到这户人家已经是拆迁工作的最后一户,如果不尽快解决问题,很可能会拖延整个项目的开发进程。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几经思考后,开发商还是决定承担这些损失,先让31号楼的户主在合同中签字,回迁房赔偿可以逐步落实。

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发商再次来到了31号楼户主的家中,原本他们以为此次签合同已经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却不曾想户主又变卦了。

坐在户主的家中,户主一边“泰然若之”地喝着茶水,一边和开发商说自己的赔偿计划还是不行,回迁房需要至少8套才可以。

听到这样无理的要求,开发商认为这无异于是“敲诈勒索”,原本谈好的合同又成了一张张废纸。

但此时,整个湖贝村的建设改造蓝图已经完成,31号楼所在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居民商业活动中心。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如果不对这栋楼进行拆迁改造,整个建设规划都会陷入停滞,这一地区也会变为“四不像”一样的存在。

面对户主的步步紧逼,开发商陷入了两难境地,几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答应户主的要求,先完成合同的签订。

按照常理来说,31号楼的户主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大化的利益,接下来接受合同内容,搬离这个地方就好。

但事情的进展,却又一次让开发商大跌眼镜。当他们再次拿着合同登门拜访时,户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开发商一次次的让步,让户主觉得自己的房子价值非凡,更加不能轻易同意拆迁。再次会面之际,户主提出了令人震惊的赔偿金额:3亿!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从1000万元现金赔偿到外加3套回迁房的协商,再到外加8套回迁房的让步,开发商展现了自己的诚意,也作出了最大的让步。

但开发商的让步并没有换来事情的顺利进展,相反,似乎掉进了这名户主不断得寸进尺的圈套。

面对这项毫无理由的天价拆迁费,开发商终于耗尽了最后一点耐心,谈判也正式宣告破裂。

31号楼户主没有得到这笔巨额搬迁费,而开发商也不得不开始准备重新设计规划蓝图,绕开这座三层小楼。

对于开发商的计划,户主并非一无所知,在谈判破裂之后,他们就听到了他家的房子不会再拆迁的传闻。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但31号楼的户主却对此不以为然,他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小楼面积大、位置好,拆迁计划无论怎么变动,都无法绕过这一地区。

随着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设备进入湖贝村,当地的拆迁改造工作也正式拉开帷幕。

31号楼的户主听着外面嘈杂的机器轰鸣,自己却依旧信心满满,等待着开发商再次上门拜访。

但这次31号楼户主的美梦,却彻彻底底成为了自己的一厢情愿,并且让他尝尽了贪婪的苦果。

无理取闹的结果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湖贝村这个曾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破落农村,摇身一变成为了繁华的深圳市居民生活区域。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林荫小道环绕其中,湖贝村的居民感受到了新生活的美好,也尝到了时代发展的红利。

在这些美丽小区的旁边,一栋三层的自建住宅小楼显得格外扎眼,斑驳的墙壁、生锈的楼梯、残破的窗户,依然是几年前尚未拆迁的模样。

这栋小楼就是曾经要求3亿拆迁费的玉兰坊31号楼,而这栋楼的户主最终也没有等来拆迁的一天。

因为整个农村的改造计划全部完成,当地的水电管道也随之并入集体管理,这栋小楼失去了基本的生活用水、生活用电。

每当夜幕来临之际,户主再也没有当年坐在阳台“运筹帷幄”的定力,看着同乡邻里在高楼房屋中亮起的灯光,他只剩下了无尽的懊悔。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当年拆迁时,他不止一次嘲笑其他同乡没有见识、不知变通,随便就同意了拆迁计划,并且认为自己这样才能争取到更大收益。

如今,他却成为了整个湖贝村乃至深圳市的笑柄,提起他当年可笑的3个亿赔偿计划,大家不知道该笑他愚蠢还是贪心。

自知等待拆迁无望的31号楼户主,开始将责任推卸给开发商,污蔑开发商拖延协商进度,承诺只说不做,甚至直接将其告上了法庭。

为了扩大事件的影响力,给开发商施加舆论压力,户主还找到了多家媒体机构,向他们诉说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对待”。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看着31号楼恶劣的生存环境,听着31号楼户主声泪俱下地描述,不知真相的记者,在最开始时,也对他们的遭遇感到同情。

为了帮助31号楼户主解决问题,多家媒体记者找到了开发商,希望他们能出具一份合理的解释。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31号楼户主无论怎样狡辩,也改变不了当年他因为贪婪所作出的决定。

媒体机构在得知事情原委后,也将舆论的矛头从指责开发商,转到了支持开发商的角度。

与此同时,法院也开始接受审理他们之间的经济纠纷,但31号楼户主除了不断诉说自己的悲惨生活,拿不出一点有效的证据。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当年他对自己房屋估价3个亿的说法,也不过是他自己单方面的无端猜测,丝毫没有任何现实依据。

最终,在法院审理之下,31号楼户主没有得到任何开发商的经济赔偿,还白白支付了诉讼和律师的费用。

31号楼户主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没能找回曾经丢掉的机遇。虽然他们四处央求开发商再次拆迁,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如今,这座小楼已经依旧停驻在繁华的深圳罗湖区,它就像一个“耻辱柱”一般,提醒着世人贪婪的代价。

2011年,“玉兰坊31号楼”拆迁要价3亿,吓走开发商,后悔了吗?

玉兰坊31号楼的户主也在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上,被大家称之为“深圳最惨钉子户”,从千万富翁到一文不值,有时真的只在一念之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