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连任三大省委书记,最早支持红卫兵造反,中央:免去一切职务

作者:子辰话史

1949年7月25日,华北人民政府在北平召开第三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在鲁西南、豫北、冀南衔接地区再次设立平原省,冀鲁豫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潘复生被任命为平原省委书记,后来潘复生又担任了河南省委书记与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等职务。

他连任三大省委书记,最早支持红卫兵造反,中央:免去一切职务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位连任三大省委书记的老革命却在1971年被免去一切职务,这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潘复生的故事。

1908年,潘复生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侯家镇二马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早年时期,潘复生主要在家乡读书,虽然勤奋刻苦,但贫寒的家境还是让他离开了学校。

对此,潘复生没有放弃,他凭借个人努力考上了公费的学校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潘复生广泛阅读进步书刊与报纸,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革命的种子开始在心中萌发。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民政府的不作为态度,许多学生前往南京进行请愿活动,潘复生也积极行动起来,发动学潮进行响应,由于叛徒的出卖,潘复生不幸在1932年被捕,国民党反动派对潘复生进行残酷的肉体折磨,但潘复生始终没有屈服,继续进行抗争。

他连任三大省委书记,最早支持红卫兵造反,中央:免去一切职务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展开合作,在这种背景下,我党许多被关押的同志走出牢狱,其中就有潘复生,走出牢狱后,潘复生回到家乡组织抗日救亡运动,担任文登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务。

从1940年开始,潘复生的活动区域从胶东转移到江苏、山东、河南交界的苏鲁豫地区,于1945年11月被任命为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

1949年8月,潘复生被任命为平原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

令人没想到的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潘复生就受到降职处分,这是怎么回事?

1950年3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消息,称“濮阳中共地委及专署忽视运粮工作,运粮中发生混乱现象,农民遭受极严重损失”,华北局令平原省委立刻作检讨。

他连任三大省委书记,最早支持红卫兵造反,中央:免去一切职务

随后,《人民日报》再次发表对平原省的批评报道,称平原省聊城专区发生了与濮阳相似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平原省委只得进行检讨,并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1950年7月,潘复生被降职为省委副书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接受党中央机关报公开批评后降职的省委书记,中央调吴德前来担任省委第一书记。

1952年,平原省被撤销,潘复生调任河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河南主政期间,潘复生再次受到处分,这次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在1958年,中央发起大跃进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浮夸风”现象,潘复生坚决反对,因此,潘复生被认定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受到撤职处分,被下放到西华农场劳动。

他连任三大省委书记,最早支持红卫兵造反,中央:免去一切职务

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许多之前被打成“右派”的干部获得平反,其中包括潘复生,这一年,潘复生恢复工作,出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兼党组书记。

1966年1月,潘复生的工作再次发生调动,被任命为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

就在潘复生上任不久,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席卷中华大地,一开始,潘复生也不太了解中央的意图,只是传达中央的指示,相反,还尽可能地保护一些老同志。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潘复生的态度发生剧变。

1966年8月,在哈尔滨人民大厦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潘复生戴上了红袖标,发表了支持红卫兵造反的演讲,成为全国第一位支持红卫兵造反的省委书记。

1967年3月20日,中央批准黑龙江省成立革命委员会,潘复生为主任。

黑龙江省成为文革中第一个成立革委会的省份。

他连任三大省委书记,最早支持红卫兵造反,中央:免去一切职务

在潘复生的支持下,黑龙江的造反运动此起彼伏,许多老同志老干部被打倒,甚至出现了局势失控的局面,这种情况下,“九大”之后,中央对几个太过积极的地方干部作出处理,比如说山东的王效禹,贵州的李再含,山西的刘格平,再就是黑龙江的潘复生。

1971年6月,中央下令免去潘复生一切职务,进行隔离审查,1980年4月,潘复生因突发脑溢血病逝于哈尔滨,终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