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近日,校园欺凌的新闻再次引爆关注。

殴打、性侵、甚至蓄意谋杀,极端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

从《少年的你》到《黑暗荣耀》,“校园欺凌”也成为影视剧中的常见主题,未成年的世界里一次又一次响起警铃。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90后姑娘钟馨乐是“友乐青春”团队的主理人,在过去5年,他们走过十余个省市,和超过6000名教师讨论了“校园欺凌”的现象。

从亲身经历和调研的案例中,他们总结出一些规律,并呼吁:“不要错过每一个微小的恶意。”

以下是她的讲述。

编辑:鲁雨涵

责编:倪楚娇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友乐青春教育工作室”主理人 钟馨乐

很多人成年之后,对于童年都投射了一种特别美好的想象,觉得儿童是很纯真的。所以每次出现极端的校园欺凌事件时,大家会感到非常冲击和震惊。

我们团队从2019年开始做“校园欺凌”相关的教育科普,对我们来说,每一次看到相关事件出现的时候,更多是觉得无力。

因为绝大部分我们看到的极端事件,都是从小摩擦、小矛盾,一些很小的恶意开始滋长的,非常多可以提前干预的机会,但是很可惜它们都被错过了。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电影《怪物》中的男孩依里因为“不够有男子气概”被同学欺负

我们有遇到过的一个例子,主人公叫小光,因为他气质比较“阴柔”,同学们叫他“娘娘腔”。小光很困扰,去找老师,但老师只是说:“同学们应该只是开玩笑而已,你不用太在意。”

老师这样的行为,在其他同学看来,就是默认了这样的行为。于是,他们慢慢发展成随意拿他的东西,毁坏他的物品,往他的床上丢垃圾,再升级成一些肢体的殴打,最后变成教唆自杀, 在QQ上说“你怎么不去死”等等。

在这期间,小光也多次向学校和老师报告,得到的回复大多是“大家都是同学”,劝他要宽容一点。在长期的被欺凌中,小光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抑郁和焦虑,产生了自残自杀的行为,最后就退学了。

在小光的故事里,欺凌者们的恶意是一点一点升级的,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没有人去告诉他们这个事情是不可以的。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数据来源(2019-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课题组)

在我们团队的研究和一些官方统计里,也有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中小学校里面大概有32.4%,也就是将近1/3的孩子遭遇过校园欺凌。其中只有21%的人会主动报告给老师和学校。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跟肢体暴力相关的欺凌行为,其实校园里比例最大的是言语欺凌,比如取外号、嘲笑、讽刺、侮辱。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钟馨乐给学生讲座,很多同学都遭遇过排挤

我们曾收到过一个13岁女孩的求助,因为性格比较外向开朗,被别的女生说是“绿茶”、“喜欢勾引别人”,还有男生直接叫她“公交车”,都是非常过分的言语欺凌。

还有一类是关系欺凌,比如排挤,小团体。我们团队的一位同事,在六年级的时候转到一所新学校,和两个女孩成了好朋友。但是没过多久,她发现那两个朋友在私下传纸条吐槽她。但是因为她是转学生,害怕孤独,只能继续和她们做朋友。

直到她加入了我们团队,她才意识到:“原来我当年所经历的就是一种关系欺凌。”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电影《少年的你》,少有的讲述校园暴力的国产片

这几年我们还越来越多接触到网络欺凌的行为,特点就是不可控,当事人无法控制视频或者照片会流传到哪里,最终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我们有遇到过一个男孩,爱好跳芭蕾舞。有一次他跳舞的视频,被同学录下来传到了网上。同学本来只是想小小开个玩笑,却让这个男孩子遭遇了很严重的网暴。

这些所谓的“小玩笑”,就是很多恶性和极端欺凌事件最开始的模样。还有一些更微小、更暧昧的欺凌行为,困扰着更多人,造成的伤害可能更长期,很多人成年之后依然带着伤痛在生活,还有一些孩子就没有迈过去。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影视剧中的带头霸凌者形象

在工作中,我们会尽量避免给某一类的孩子,贴上是欺凌者或者被欺凌者的标签,他们可能是任何特征的人。

我们遇到过一个老师,找到我们的时候他特别苦恼。他发现一个在他看来一等一的好学生,私底下会教唆其他同学去帮他买东西,让其他同学帮他做事情。所以当他听到其他同学投诉的时候,他觉得特别冲击。

同样的特征,在不同的环境里面也会引发不同的反应。

比如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面,成绩比较好、比较漂亮的女生,很大可能是欺凌者。但是另外一方面, 她们也更容易被传八卦,造黄谣,荡妇羞辱。

我们想象里可能会觉得,如果一个同学欺负他人,别的同学就会对他敬而远之。其实一些很微妙的欺凌行为,恰恰是他们获得更多认可和地位的一种方法。

比如有过被欺凌经历的儿童,也有可能会在某一个时刻转变成欺凌者,去欺凌看起来比他更弱小的男生,从而获得群体的归属感,这是他的一个生存策略。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电影《少年的你》多次展现了同学和校方对校园暴力行为的纵容

我们遇到过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子,在学校里面偷别人的钱,老师和家长特别苦恼,都打算送她去专门学校里面接受教育了。

到后来我们发现,她偷钱其实是为了去买化妆品,因为她在同伴关系里面受到了很多对于她外貌和长相的负面评价,大家会笑她丑,笑她胖,起一些外号。

我们拿这个案例跟老师们讨论的时候,有时候会听到老师说,这个女孩子她虚荣心比较强,不够自信,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了。

其实“虚荣心”的背后,是每个人都希望被认可、被接纳。但是对这个女孩子来说,只能更符合大众审美的标准,才能被别人接纳,最后就采取了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里面,很少去被教育说去接纳和尊重那些跟我们不一样的人。这种比较单一的文化标准,也会成为校园欺凌的诱因。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日剧《非自然死亡》

比方说,我们会强调男生要有男生的样子,你要够强大,你要有力量。所以一些个子比较矮,性格比较内向的男孩子就更经常被欺负。

普遍来说,男生之间欺凌的发生率是比女生高的。未成年人犯罪里,男孩子的犯罪率超过90%,这个数据放到成年人里也适用。

男性也很少表达自己的脆弱,在一些案件里面,就是因为男生去向老师求助了,欺负他的男人就觉得他胆小懦弱,居然找老师来解决问题,于是对他的欺凌行为进一步的升级。

这背后的逻辑是,当我去嘲笑另外一个男生,他不够男生的时候,恰恰是要证明我足够男生。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大热韩剧《黑暗荣耀》,展现了不同阶级出身的学生之间的霸凌行为

而好的女孩子要温柔,如果你性格比较张牙舞爪,可能就会被其他同学叫“母老虎”,“女汉子”。我们想象的女孩子也要矜持,不能跟异性往来过多,如果你有比较多的男孩子好友,可能就会被人说是“不检点”。

女生中比较常见的是关系欺凌,因为我们对于女孩子的期望是作为一个照顾者,关注身边人的感受,经营好和别人的关系。所以一段关系的破裂,对于女孩子来说的伤害可能也会更大。

又比方说,我们的社会整体会比较强调要有完满的家庭,所以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以及留守儿童里面的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也是偏高的。

另外和学校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所谓的“超级大校”,师生比非常悬殊的学校,或者寄宿制的学校,更有可能会发生欺凌事件。如果是一个暴力性的校园环境,老师会对学生进行体罚、训斥、辱骂,那孩子也会内化这样一套的相处模式。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日剧《非自然死亡》

我们团队的成员都是90后、95后,还有00后的实习生。在我们的青少年时期,校园欺凌还没有作为专门的概念,进入到公众的视野里面,但是所有人都多多少少经历或者目睹过校园欺凌。

比如我中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孩子,身高偏矮,性格有点执拗,班里的男生特别喜欢开他的玩笑。这个男生其实特别努力地想跟身边的同学打好关系,他会记住班上每一个女生的生日,给我们送礼物。但是我们女孩子之间也会私下议论,觉得他这样的行为很恶心,明里暗里排挤他。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日剧《3年A班》,故事从一个因校园欺凌自杀的女生开始

某个学期的一天,这个学生就请假了,一直没有来学校。后面过了很长时间,我们才从老师的嘴里了解到,这个男生轻生未遂。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身边的好几个女生,都非常震惊,感觉自己都参与到了其中,成为了其中一个施害者。

很多人在青春期的时候,都没有把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和校园欺凌挂钩。直到成年之后,重新反思我们的成长,才会意识到这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希望做一些什么,去帮助现在还在学校里面的孩子们。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早期的预防是成本最低的,也最有效的。很多欺凌行为,一开始都是偶发的,欺凌者从中获得了权力的快感,就有一点像“上瘾”的行为。如果没有人及时发现,就会逐渐升级。

但是,哪怕我们很努力地强调预防的重要性,最后好像只有出事的时候才会引起关注。所谓的关注,可能就是在学校里面上一堂主题班会课,都是很一次性的教育。

教育本身是可以发生在任何的场景和任何的时间里面的,我们更会鼓励老师从最小的细节出发。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 在班级里设立留言板,鼓励被欺凌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经历

首先是不要因为同学的性别、家庭背景、能力等等而有区别性的对待。

比如班里不允许吃零食,有一个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带了零食到班里来吃,老师没有制止,他觉得这是一个好孩子,他可能也不是有意的。老师不干预的行为,在其他同学的眼里,就会变成这是老师赋予他的特权,他很了不起,可能就会去巴结他,形成小团体。

有一些老师在我们的支持下,会在自己的办公室贴一张小小的海报,写着“我承诺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看起来好像只是一句口号,恰恰是这样一些听起来太正确的事,反而是被忽略去做表达的。

事实也证明,孩子看到这样一个可见的承诺之后,确实会提升他们的求助意愿。

困扰1/3中国孩子,这种隐秘的恶行,再上热搜

很多改变可以从语言上开始。当孩子找老师求助的时候,类似“你不要太敏感”或者“你可能也要反思一下”的话语还是非常常见,这也会影响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感。

男孩子和女孩子发生了矛盾,老师习惯性的表达就是“你是个男生,你要让着女同学”,或者教育女孩子“你一个女生,怎么还打人”。其实也在固化他们从小到大受到的一套刻板印象。

我们会鼓励老师少说理,多提问,更有利于我们去理解孩子的想法。有时候成人对待孩子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有太多的“我以为”。

欺凌的解决就是没有什么“一劳永逸”,它要回到很多的日常,很长期的耕耘里面,去推动更加平等尊重的关系,才能创造真正的改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