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作者:烛影乱谈

《明英烈》是单田芳老师的经典之作,虽有不同版本,内容略有不同,但整体没有太大出入(不包括文字版)。而书中武将于阵前单挑虽与真实战争不符,但不可否认这绝对是最吸引人的环节。

那么假如《明英烈》也像《隋唐演义》那般有武力排名,所谓的“十八条好汉”有哪些人物可以入围呢(先说明,这里只讨论战场武将,不包括如张三丰、张天杰、朱永杰等侠剑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第十八条好汉:脱脱

客观讲,大元太师脱脱其实是缺少战绩做支撑的,但是无论地位还是人气,如果前十八中没有他,一定会让很多人意难平。

作为大元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脱脱是类似闻仲、杨林一般的人物,尽管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反派,但提到他多数书友还是心怀敬佩的。同时,对于各路义军来说,脱脱也无疑是梦魇版的存在,最后若非元廷祸起萧墙,出了个奸相洒敦,不说脱脱能扶大厦之将倾、救社稷于累卵,起码为大元再续命几年应当不难。

所以,老太师脱脱入围,不仅仅是武艺方面的因素,也算是一种象征。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十七条好汉:张兴祖

张兴祖和金眼雕岳伦是忘年交,天赋不错,枪法得自于岳伦传授,使得是正统的“岳家枪”,曾击败过老太师脱脱,让明军上到朱元璋,下到诸将都为之振奋。

不过张兴祖的战绩太少了,单说感觉,他就是再向上排个三四位都不奇怪,但又怕缺少说服力,故而权衡再三,还是将其列于此处。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十六条好汉:胡德济

胡大海长子,自幼得外公山西万宝山老筛海金友德传授武艺,一杆七宝独龙铲神出鬼没,是常茂小团体的中坚力量。

众小对战胡金兰时,连续出战数将,结果全部落败,常茂认为只有胡德济能够与之一绝上下,可以看出在常茂眼中胡德济是颇具实力的。

总体来说和张兴祖一样,胡德济的战绩也不算多,毕竟顶级大将他打不了,虐菜又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所以将这两位归入一类,排名于此。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十五条好汉:朱沐英

朱沐英的人物造型和《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一模一样,都使双锤,能挂链子,说话结结巴巴。所不同的是朱沐英没有李元霸那么强,但是脑子比西府赵王灵光得多,一肚子鬼点子,比之常茂不遑多让。

初登战场的朱沐英实力很强,一出世就锤震乱石山,名动天下。但也正因为出场太早,所以比较吃亏,因为单老的评书都是越往后高手越多。前期单老塑造的首席大将无疑是常遇春,所以即便朱沐英再强,也强不到那个程度,也就是说比常遇春要低一个档次,这就使得与常遇春同级以及后来登场武艺远胜常遇春的小将们一股脑排到了朱沐英之上。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十四条好汉:左登

师承长臂飘然叟左梦雄,和常茂、高彦平是一师之徒(但是从他们见面的互动看似乎根本不认识)。原本效力于大元,使一对渗金蒺藜棒,力量极大,曾和常遇春激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有的版本是一百合),俩人实力几乎等同,大战后都是见汗,急切间胜不得对方。但是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就是此时的常遇春已经过了巅峰期,而左登正值当打之年,这也是将其列于靠后位置的原因。

后来常茂赶来,开始和左登玩套路,就是你砸我三下,我砸你三下。结果常茂前两招故意不用全力,让左登掉以轻心,最后一下突然发力,直接把左登给震昏了。

总体来说,左登属于常遇春同级高手,但明显不如常茂那个层次的武将,其实常茂及时不耍诈,要战胜大战常遇春之后的左登也不是什么难事。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十三条好汉:胡强

胡大海的义子,脑筋有些问题,不过天生神力,因自幼在林间过野人一般的生活,痒了就在树上蹭,没事在地上打滚,故而年长日久下“生”出一身石甲,刀枪不入。

胡强一出世就杀死金陵侯赤府燕寿,助朱元璋拿下金陵。单老也不止一次称胡强只是脑筋不好,论本事比常茂只高不低。但是就实战表现看,胡强虐菜确实比常茂同级将领更快,但一遇见高手数合之间必然败北。合理推测,这正是脑筋不灵光造成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胡强力量极大,所以遇见次级战力只要按照常规的方式作战足以“一力降十会”。但是一旦遇见高手,使出瞬息万变的招式,胡强不会固有套路的变通,故而很容易被击败。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特殊性,所以我将之放在两个档次之间,与略逊于巅峰常遇春的左登同列,而他的实战能力大体也就是这个水平,很难击败排于其上的对手。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十二条好汉:于金彪

于金彪是明军前期的中流砥柱,文中过进士,武中过探花,可谓文武双全。但或许是太过优秀,所以于金彪极为自负,特别是对元帅徐达不服不忿,徐达处处忍让也得不到他的认可,最后更是公开与徐达赌斗,称若不能大破脱脱便自刎以谢天下。结果最终作战失利,自感无颜见人的于金彪自尽而死。

论及武艺,于金彪在前期也是顶级的存在,曾和常遇春酣战百合不分胜负,足见其能。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十一条好汉:宁伯彪

宁伯彪原本也是元朝大将,使一条八宝金丝软藤枪,这是一种非常考验使用者技巧的兵器,硬起来丝毫不逊色于钢铁,柔起来又如软鞭一般。金锤殿下朱沐英本事算是相当不错的,结果就是因为不熟悉这套路,结果仅仅数合就被一枪刺伤。

最终站出来收拾残局的又是前期第一大将常遇春,二人大战百合不分胜负,后相互撕扯双双坠马,继而展开拳脚打斗,打到最后翻滚到一处常遇春才认出宁伯彪是当年的“葫芦哥”(宁伯彪耳朵附近有一个葫芦型胎记)。原来常遇春自幼父母双亡,童年长在宁伯彪家,俩人虽一母同胞,感情却胜似亲兄弟。

通过与常遇春一战,可以看出宁伯彪的武艺几乎和常遇春等同,只是笔墨不如常遇春多,相对战绩就较少。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十条好汉:常遇春

怀远黑太岁绝对是前期天花板级的存在,单老几乎将所有古典小说中发生在猛将身上的桥段都放到了常遇春身上。

枪挑贡院墙,马踏武科场,力托千斤闸,枪挑铁滑车……前期能在其马前走上三十合的都得称一声“上将”,满打满算也就宁伯彪和于金彪能和他一较长短,即便是刚才提到的左登,也就是将将战平开始走下坡路的常六爷。至于胡强,或许他的硬实力更强,力量也更大,但我真心不认为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他有击败常遇春的可能。

可惜的是单老的评书向来是越往后高人越多,于是悲催的常六爷成了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硬生生被归入到“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一类,沦为新生代武将崛起的垫脚石。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九条好汉:虎印

脱脱死后,元军被杀得节节败退,此时才醒悟的元顺帝试图亡羊补牢,于是汇聚三川六国九沟十八寨的所有英雄豪杰,举办了一次以选拔元帅为目的武科举。虎印作为元顺帝大哥忽尔卡金的次子,在这次比斗中勇夺探花。

虎印身高过丈,使一杆禹王金槊,身大力强,和哥哥的武艺在伯仲之间。不过他比较倒霉,不仅战绩不如哥哥耀眼,还被杀了两次,对手都是不同于沙场战将的剑侠。

第一次是在“双王兴龙会”上,被小矬子徐方一镖打中眼睛,剧痛下胡乱用拳头去砸,结果直接给敲到了脑袋里,一命呜呼;第二次则是在战场遇上了青年武侠中的第一高手朱永杰,交战二三十合被朱申上蹿下跳搞得头昏脑涨,一不留神被其在身后削下首级。

有朋友或许会问,一个人怎么还能死两次?那您单老评书还是听得少,要不就不觉得奇怪了。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八条好汉:虎牙

虎牙是虎印的大哥,忽尔卡金长子,那次元廷比武的榜眼,也使一杆禹王金槊,按照设定,他和弟弟虎印伯仲之间,但战绩要好得多,一出世就打得常遇春抱鞍吐血。尽管此时的常六爷开始走下坡路,并非巅峰。

此外,虎牙还和常茂之间展开过龙争虎斗,常茂用的套路和对付左登一样,结果低估了虎牙的力量,以致二人双双昏厥,从这个角度讲,虎牙的力量理论上还要强过常茂。

最终,在激战难分胜负的情况下,常茂使用了百试不爽的独门暗器——龟背五爪金龙抓。虎牙没能躲开,正好被抓在天灵盖上,常茂纵马狂奔,硬生生将其头盖骨拽掉,红的、白的流得到处都是,惨不忍睹。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七条好汉:于皋

于皋是于金彪之子,父亲死后由表大爷丁普郎抚养。由于丁普郎比较护短,看问题也不分青红皂白,就认准了表弟是徐达害死的,给于皋灌输的也是这种思想。这就使得于皋性情偏激,开始时看明营都是仇人,还曾将徐达砍成重伤,险些酿成大祸。即便后来误会解除,于皋对徐达也心悦诚服,但依旧难以改变虎了吧唧的脾气秉性,在众小围皇城逼宫时因一时之气箭射朱元璋,不想由于箭术太差,竟将太子朱标给射死了。

说起来,于皋是较早加入明军的常茂同级大将,一口锯齿飞镰大砍刀别说败绩,连能和他斗得旗鼓相当的都不多。后来在面对同级大将时,时常压轴出场,在对对方消耗成功后,再由常茂这个不要脸的压台登场捡现成。当然了,如果对手胜不得于皋,那么常茂这个便宜多半也捡不成。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六条好汉:吕具

张士诚麾下的首席大将,人设和《隋唐演义》中的宇文成都很像,曾因威震十国而被盟主大尧王授予“无敌大将军”之称。

朱元璋与张士诚大战时,吕具曾与常茂激战三场,结果一平两败。第一次常茂还是老套路,在兵器互砸时偷奸耍滑,结果什么便宜也没占到,俩人对晕;第二次常茂用龟背五爪金龙抓暗算,使得吕具被擒;第三次吕具时刻防着常茂的暗招,结果还是没躲开,被飞抓拽下战马,胡大海补刀将其杀死。

总体来说,吕具和常茂也是五五开,力量尤胜三分,但是再加以防范的情况下依旧难逃暗算也能看出其力量、耐力极佳的同时洞察力和灵敏度略有欠缺。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五条好汉:脱金龙

大元太师脱脱之子,继承了父亲的“四宝”,在大元武举夺帅中获得状元,就此开启了数十年的元帅生涯。

武艺方面脱金龙自然毋庸置疑,一出世就连杀明军三员大将:赵玉、焦挺、向文忠,即便是常茂出战依旧百合不落下风。

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脱金龙都是明军的主要对手,和火龙祖张天杰给大明制造了不小麻烦,直至大元被赶出中原,依旧在给大明找麻烦。不过印象中脱金龙在本书结束时已经战死,到了《燕王扫北》似乎又出现了。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四条好汉:高彦平

高彦平是大明第一届武科举状元,也是韩马两党用以对付军功集团的利器,他师承左梦雄,和常茂为一师之徒。不过在其师傅出场时,单老似乎忘记了常茂亦为左梦雄徒弟的设定,一口一个老人家的称呼着。而本就备受良心谴责,只是愚忠之心作祟的高彦平也在老师的开导下迷途知返,弃官归隐,直至燕王扫北时再度出山,扶保明主。

就武艺来说,高彦平同样属于常茂级别,一杆方天画戟从无败绩,不过比较套路化,车轮战诸将,最后和常茂不分胜负。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三条好汉:田再镖

田再镖枪法绝伦,堪称青年一代翘楚,刚出世时只身拦住朱元璋北上大军,与丁世英、于皋等人进行车轮战,最后与常茂对决不分胜负,同时他还是书中唯一一个即便常茂祭出龟背五爪金龙抓也无法战胜的对手,因为田再镖也有独门暗器“电光锤”,最后二人同时扔出暗器,使得两般兵器抓在一起,平分秋色。

加入明军后,田再镖曾上演单骑踩元营的好戏,连续冲破元军营盘为被困的常遇春送信,并且利用稳军计骗过张天杰,得以脱身。在这一过程中还曾遇见途经此地的金友德,也就是胡德济的外公。金友德在见到田再镖的枪法武艺后颇为感叹,觉得此子远胜自己的外孙,前途不可限量。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二条好汉:常茂

《明英烈》后半部的书胆,常遇春次子,师承左梦雄,神力无双,一杆禹王神槊从无败绩,也是小字辈的领头人。

客观刚才提及过的人物从虎印开始大体都和常茂伯仲之间,常规斗将多为不分胜负,甚至常茂多次算计消耗对手后依旧无法取胜。不过一来他的鬼点子极多,即便与人交战也能一心二用,思考妥善的破敌之法;二来他的暗器龟背五爪金龙抓令人防不胜防,别说是初次对战,即便是明知他要用暗器也未必躲得开,吕具就是个例子。纵观全书,除了未对高彦平、脱金龙使用过飞抓外,其他战将只有一个田再镖未曾在金龙抓下吃亏。堂堂的南侠王爱云都中了他的道,为其所伤。

从剧情可以看出,单老其实是有意将常茂打造成第一将的,只是若严谨比较近身武斗能力,常茂多次用车轮战消耗敌人,最后自己还占不到便宜,应当在这档次中排名靠后。不过我们也需要考虑到评书不如古典演义严谨,单老的这种表达方式其实是为了突出常茂多智。再加上暗器在手的常茂确实近乎无敌,所以最终还是将其置于此处。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第一条好汉:岳伦

其实将岳伦放在这里进行比较对其他人多少有些残忍,因为从武艺修为上讲他已经是另一个境界。不过我们无法否认岳伦的武艺是战将路数而非剑侠,所以这份榜单中没有岳伦又说不过去。

岳伦是岳飞之后,祖传枪法堪称当世第一精妙技艺,在大病初愈尚未恢复体力的情况下连杀元军两三将,而后在对阵脱金龙时身体开始发虚,后遗症显现。但是作为经验丰富的前辈,岳伦毫不慌张,果断使出回马枪,最终将脱金龙刺伤。

此外,岳伦还是书中唯一一位以战将路数进入侠客境界的人物,这点在单老的评书中极为少见(在单老的评书中侠客、剑客是划分武功等级的专属名词)。

总的来说,做《明英烈》的武将排行榜,除非不把岳伦列入考虑范畴,否则他必然是雷打不动的当世第一。

假如评书《明英烈》也有十八条好汉,哪些上将可以入围?

最后说明一点,《明英烈》是评书,与真实历史大相径庭,几乎是完全架空的,请勿将两者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