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活着,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

作者:子墨文学
人活着,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

作者:子墨

看到一段话很有感慨:“幼儿园里看到的是“希望”; 敬老院里看到的是“负担”。 很多人太注重“希望”,却忽视了“负担”。 但是 可曾想过 多年以后 自己也会成为“负担”。”

无论是谁,都喜欢希望,而不喜欢负担,也许是因为时间过得太快,让人对年华的流逝,有了些许的无奈;也许是因为时不我待,让人对岁月又多了几分感慨。

谁能看破这红尘的颠沛流离,谁又能把这年华留住,让自己不虚度光阴,或是不成为负担呢?

执笔流年,只能看着时光如水,流过我们的青春,在黄昏夕阳里,写下内心的惆怅。

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是否也成了负担?或许是吧,谁都有自己的希望,谁也最终都是负担。

那么,就让自己在未完全老去的时候,写下自己的心愿,在这日落又日出的岁月轮回中,满怀希望,切不要暗自神伤。

我也知道,一抹晚霞再回不到当初的晨曦,这一路走来,心酸伴着苦涩,即便是痛苦不堪,委屈了自己,又能向谁诉说呢?

因为人生就是这样,新旧交替,对比着更替,就如生活一样,不可能一直美好,有些遗憾,不必挣扎,只需趁着不曾老去,多给自己一些希望,少给别人增加负担。

人活着,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

面对现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中种下希望,在心田里种满阳光,也种花种草,以感恩的心和淡然的情怀,去迎接人生中每一个晨起暮落,让自己能够看见明天新的太阳,并且感受到幸运和幸福。

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接纳生活所有的悲喜,不后悔,不遗憾,如此,生活中定会多了坦然自若,少留一些多愁善感。

人生苦短,生命有限,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能够平安健康,不过是在柴米油盐的烟火琐碎中感觉到充实,在灯火阑珊的温暖中感觉到满足,以感恩的心面对一切,接受一切,懂得且行且珍惜。

更需要我们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悠然自得,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的活着。

能够以一颗平常心,感恩岁月静好,拥有现世安稳,素心淡然,以静待花开的姿态,看人间风雨变幻,在世事无常中,寻得一份深情与宁静。

而且,要接受生命的老去,在流年的巷口,独自徘徊,不惧将来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便是人生最好的归处。

人活着就不要苛求太多,不要惧怕老去,以一颗年轻的心对待一切的岁月沧桑,因为生活本就是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幸福,就是一半争取,一半随缘;人生,也是一半清醒一半释然。

携一份淡然,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才是我们最想要的心安。

人活着,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

记得林清玄先生说过一句话:“我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

或许,人活着,无论在人生哪一个阶段,你都不要让自己失去发芽的心情。即便岁月无情,它带走了很多东西,有我们的青春、激情和梦想。

然而,也留给我们一些阅历和感悟,让我们知道,内心有颗美好的种子,需要的是一份发芽的心情。

这份心情,可以是希望,可以是爱,但无论是什么,它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剧本里的主角,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不辜负生命和时光,也就是在为这个世界增加一份属于自己的色彩。

即使有一天我们老去,若是用一颗发芽的心情对待生活和感情,依然可以点亮我们的生命的灿烂。让我们享受晚年生活,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在夕阳和晚霞之中,绽放出自己美丽的光彩。

所以,人活着,比的不是年龄也不是一味地强调价值,而是有能力让自己活下来,拼到最后是心态,是对人生的态度。

余生,让自己看到希望,也不要成为负担,不苛求长命百岁,也不让自己活得幼稚,而是用最好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无常和不如意。

人活着,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