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活着,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情

作者:子墨文學
人活着,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情

作者:子墨

看到一段話很有感慨:“幼稚園裡看到的是“希望”; 敬老院裡看到的是“負擔”。 很多人太注重“希望”,卻忽視了“負擔”。 但是 可曾想過 多年以後 自己也會成為“負擔”。”

無論是誰,都喜歡希望,而不喜歡負擔,也許是因為時間過得太快,讓人對年華的流逝,有了些許的無奈;也許是因為時不我待,讓人對歲月又多了幾分感慨。

誰能看破這紅塵的颠沛流離,誰又能把這年華留住,讓自己不虛度光陰,或是不成為負擔呢?

執筆流年,隻能看着時光如水,流過我們的青春,在黃昏夕陽裡,寫下内心的惆怅。

當我們老去的時候,是否也成了負擔?或許是吧,誰都有自己的希望,誰也最終都是負擔。

那麼,就讓自己在未完全老去的時候,寫下自己的心願,在這日落又日出的歲月輪回中,滿懷希望,切不要暗自神傷。

我也知道,一抹晚霞再回不到當初的晨曦,這一路走來,心酸伴着苦澀,即便是痛苦不堪,委屈了自己,又能向誰訴說呢?

因為人生就是這樣,新舊交替,對比着更替,就如生活一樣,不可能一直美好,有些遺憾,不必掙紮,隻需趁着不曾老去,多給自己一些希望,少給别人增加負擔。

人活着,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情

面對現實,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中種下希望,在心田裡種滿陽光,也種花種草,以感恩的心和淡然的情懷,去迎接人生中每一個晨起暮落,讓自己能夠看見明天新的太陽,并且感受到幸運和幸福。

盡量保持心态平和,以積極樂觀的态度去接納生活所有的悲喜,不後悔,不遺憾,如此,生活中定會多了坦然自若,少留一些多愁善感。

人生苦短,生命有限,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能夠平安健康,不過是在柴米油鹽的煙火瑣碎中感覺到充實,在燈火闌珊的溫暖中感覺到滿足,以感恩的心面對一切,接受一切,懂得且行且珍惜。

更需要我們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悠然自得,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順其自然的活着。

能夠以一顆平常心,感恩歲月靜好,擁有現世安穩,素心淡然,以靜待花開的姿态,看人間風雨變幻,在世事無常中,尋得一份深情與甯靜。

而且,要接受生命的老去,在流年的巷口,獨自徘徊,不懼将來和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便是人生最好的歸處。

人活着就不要苛求太多,不要懼怕老去,以一顆年輕的心對待一切的歲月滄桑,因為生活本就是一半煙火,一半清歡;幸福,就是一半争取,一半随緣;人生,也是一半清醒一半釋然。

攜一份淡然,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才是我們最想要的心安。

人活着,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情

記得林清玄先生說過一句話:“我對自己說,跨過去,春天不遠了,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情。”

或許,人活着,無論在人生哪一個階段,你都不要讓自己失去發芽的心情。即便歲月無情,它帶走了很多東西,有我們的青春、激情和夢想。

然而,也留給我們一些閱曆和感悟,讓我們知道,内心有顆美好的種子,需要的是一份發芽的心情。

這份心情,可以是希望,可以是愛,但無論是什麼,它都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财富。

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劇本裡的主角,都有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意義,無論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不辜負生命和時光,也就是在為這個世界增加一份屬于自己的色彩。

即使有一天我們老去,若是用一顆發芽的心情對待生活和感情,依然可以點亮我們的生命的燦爛。讓我們享受晚年生活,依然保持對生活的熱愛與執着,在夕陽和晚霞之中,綻放出自己美麗的光彩。

是以,人活着,比的不是年齡也不是一味地強調價值,而是有能力讓自己活下來,拼到最後是心态,是對人生的态度。

餘生,讓自己看到希望,也不要成為負擔,不苛求長命百歲,也不讓自己活得幼稚,而是用最好的心态面對人生中的無常和不如意。

人活着,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