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庸小说37首经典诗词赏析

作者:每日精华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现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家。

金庸出生于著名的浙江海宁查氏家族,读初三时就与同学编写过《献给投考初中者》,但因经常讽刺、投诉校方,读初中时就曾被校方开除。1944年考入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后又被开除,1946年进入《东南日报》担任翻译工作,投身新闻事业。1948年供职《大公报》香港分社,从此移居香港,撰写了大量文艺专栏、影评和剧本。1955年开始以“金庸”为笔名撰写武侠小说。1959年创办《明报》,发表大量高质量的社论,使《明报》发展成为香港有名的报业集团。1972年金庸宣布封笔之后,除系统修订以往武侠小说外,还多次前往大陆与邓小平、胡耀邦等领导人会谈,并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工作。

金庸社会影响力极高,其武侠小说最初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现已被文学研究界高度认可,学界甚至提出了“金庸学”的说法。2018年10月30日,金庸逝世于中国香港,享年94岁。

金庸小说37首经典诗词赏析

1、《九张机》

九张机,双飞双叶又双枝。

薄情自古多别离,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赏析:这首词以“九张机”为题,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表达了关于爱情和离别的情感。“双飞双叶又双枝”描绘了一种相互依存、美好的景象,暗示着曾经的爱情。然而,“薄情自古多别离”则点明了爱情中的无奈和悲伤,自古以来,薄情之人导致了许多离别。

“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这句话,传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萦绕心头的思念。仿佛心中的情感就像一条丝线,贯穿始终,无法割舍。整段词语言简练,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爱情的复杂和离别带来的痛苦。它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对爱情的思索和感慨。

2、《水龙吟·燕云十八飞骑》

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

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

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

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

枯井底,污泥处。

酒罢问君三语。

为谁开,茶花满路。

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

敝履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

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赏析:这首词气势磅礴,豪情万丈,同时又蕴含着深深的感伤。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燕云十八飞骑的勇猛英姿,让人仿佛置身于激烈的战场之中。而“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一句,又透露出对过往辉煌与仇恨的释然。

其中对爱情的追寻、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以及对荣华生死的看淡,体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更是将英雄的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词节奏明快,词汇丰富,意境深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豪迈之气,也能体会到其中的细腻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洞仙歌·输赢成败》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

且自逍遥没人管。

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

风骤紧,缥缈风头云乱。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梦里真真语真幻。

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

胡涂醉,情长计短。

解不了,名疆系嗔贪。

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赏析:这首词围绕人生的成败、逍遥、时光变迁等主题展开,富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它指出输赢并非完全由人算计,体现了命运的无常。“且自逍遥没人管”表达了一种自在洒脱的生活态度。

通过“天昏地暗”等描写,展示了世事的变幻莫测。“红颜弹指老”则凸显了时光的匆匆和美好的短暂。

“梦里真真语真幻”揭示了梦境与现实的模糊界限,让人思考真实与虚幻的关系。

“到头万事俱空”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最终皆为空的领悟。

“胡涂醉,情长计短”“名疆系嗔贪”则反映了对情感和欲望的无奈。

最后的问句“几时把痴心断”,引发读者对执着的思考。

整首词语言优美,节奏流畅,既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迷茫,能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不禁陷入对自身人生的思索。

4、《少年游 本意》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

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觳纹生。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

虎啸龙吟,换巢莺凤,剑气碧烟横。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江湖侠士的形象和情境。“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刻画了身着青衫的侠士在险峻山峰间行走,月光照亮玉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

“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觳纹生”通过马的疾驰、香气的幽然、山崖的高耸和人的遥远,以及微小步伐引起的水纹,生动地展现了侠士的潇洒和环境的宁静。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则引发了对侠士身份和情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多情的心境。

“虎啸龙吟,换巢莺凤,剑气碧烟横”用虎啸龙吟和换巢莺凤的形象,象征着江湖的风云变幻和侠士的豪情壮志,而剑气碧烟横则进一步强调了侠士的威武和英勇。

整首词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侠士形象和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情感和氛围的渲染,展现了江湖的浪漫与神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豪情与柔情。

5、《小曲 小昭》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

吉藏凶,凶藏吉。富贵那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

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

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

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赏析: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世情变化无常,如同物理定律一般难以预测,人生贵在舒适惬意,人们无法预知造物者何时兴起或废止。世间万物吉凶相依,富贵也难以长久,太阳东升西落,月亮有盈有亏。东南低下,西北高耸,天地尚无完整之体。因此,人们不必为一时的得失而烦恼,也不必为了争强好胜而争气。今日的容颜会比昨日衰老,自古以来,人们皆是如此。无论是贤明的人还是愚笨的人,贫穷的人还是富贵的人,最终都难逃死亡的命运。人生短暂,人们应该珍惜当下,享受一朝的快乐,不必为未来担忧。时光飞逝,如同流水一般,人们应该把握时光,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6、《无俗念 丘处机》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领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

浩气清英,仙才卓萦,下土难分别。

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赏析:这首词如诗如画,描绘了每年寒食节时梨花盛开的美景。作者以浩荡的春游为背景,展现了梨花时节的盛大。

通过“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的描写,生动地刻画出梨花的洁白无瑕与繁盛之态,令人仿佛置身花海。

接着,月色下的梨花更显宁静美丽,“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的描绘,将这美景提升至仙境般的境界。

作者还以姑射真人为喻,强调梨花的高洁灵秀、与众不同,其浩气清英、仙才卓萦,使世俗难以分辨。

整首词不仅在赞美梨花的外在美,更传递出其内在的高洁品质。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高雅的情趣。

7、《赠乾隆 玉如意》

暖翠楼前粉黛香,六朝风致说平康。

踏青归去春犹浅,明日重来花满床。

赏析:暖翠楼前,佳人如云,香气扑鼻,六朝的风韵在这里被完美展现出来。踏青归来时,春意尚浅,但是明天再来时,恐怕已是落英缤纷,铺满整张床了。

这首诗描绘了暖翠楼前的美景和繁华,也表达了时光易逝,美好的事物难以永驻的感慨。

8、《赠玉如意 乾隆》

西湖清且涟漪,扁舟时荡晴晖。

处处青山独往,翩翩白鹤迎归。

昔年曾到孤山,苍藤石木高寒。

想见先生风致,画图留与人看。

赏析:这首词以清新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景色和氛围。湖水清澈且泛着涟漪,扁舟在阳光下悠然荡漾。周围青山环绕,诗人独自前往,白鹤翩翩起舞,似在欢迎他的归来。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曾到访孤山,那里的苍藤与石木透露着高寒的气息。然而,如今无法再亲见先生的风致,只能通过画图来缅怀。整段文字简洁明快,富有意境。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西湖的宁静与美丽,营造出一种悠然超脱的氛围。同时,借回忆孤山之景,传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用词精准,如“清且涟漪”“翩翩白鹤”等,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景色的美妙。最后,通过“画图留与人看”,增添了一丝惋惜之情。

这首词不仅是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更蕴含了对过往的追思和对美好的向往,让读者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也能引发内心的共鸣。

9、《古风 丘处机》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

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

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枉劳形。

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赏析:这首词充满了对世间万物的悲悯和对命运的无奈感慨。首句“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以苍天俯瞰大地却不拯救万物之苦的描绘,引发了对天地不公的质疑。接着“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形象地写出万物在苦难中备受折磨却无法发声的惨状。“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枉劳形”进一步强调了个体的渺小和无奈,即使向天呼喊也得不到回应。最后“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表达了对恢复混沌状态、避免万物受苦的渴望。整首词情感深沉,既展现了对万物的同情,也透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关怀。

10、《古风 林朝英》

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

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

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

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

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

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

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

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

於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赏析:这首词主要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赞颂与感慨。

作者通过描述张良亡秦的志向和他在汉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贡献,突显了他的伟大和坚韧,将其誉为天一柱。

接着提到张良功成后拂衣而去,与赤松为伴,体现了他的洒脱。

后面叙述了重阳真人创立全真道,展现出他的高视阔步和英雄姿态。

其中还提到异人与异书,强调造物的神秘和珍贵。

同时也指出一些英雄人物可能会割据一方。

而最后则讲述了二仙的相遇以及他们的南下,殿阁凌驾于烟雾之上,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崇高的氛围。

整首词富有历史感和传奇色彩,既赞美了历史人物的功绩和精神,又透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它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观察力。

11、《七绝》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又富有意境的景象。诗中,无人照管的小桃自行开花,与茫茫的烟草和晚归的乌鸦相映成趣。败垣围绕着古老的水井,而这里曾经都是人家。

作者通过对小桃、烟草、晚鸦、败垣和故井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小桃无主自开花”一句,既表现出小桃的生命力,又暗示了此地的荒凉无人打理。“烟草茫茫带晚鸦”则进一步增添了萧瑟的气氛。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这两句,让人不禁想起昔日的繁华与热闹,而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这种对比使人对过去的生活充满了遐想和感慨。

整首诗节奏明快,语言简洁,通过对景物的刻画,传达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世事无常的思考。

12、《七绝》

阴世新添枉死鬼,阳间不见少年人。

花容月貌无双女,惆怅芳魂赴九泉。

赏析:阴间新添了一些冤死的鬼魂,而在阳间却再也看不到那些年轻的生命。这位花容月貌、举世无双的女子,满怀惆怅地走向了黄泉之路。整首诗以凄凉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哀叹和对无常命运的感慨。

13、《七绝》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过后的荒凉景象。兵火过后,余烬尚存,昔日的村庄如今只剩下寥寥数家,尽显破败与萧条。无人争抢清晨的渡船,暗示着人烟的稀少和生活的沉寂。残月下的寒沙,更增添了一份凄清与孤寂。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悲凉、哀怨的感觉,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诗中的描写简洁而富有意境,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令人感慨万千的画面,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14、《七绝》

为人切莫用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

若还作恶无报应,天下凶徒人吃人。

赏析:这首诗简洁而有力地强调了做人的道德准则和因果报应的观念。它告诫人们切勿使用欺心之举,因为头顶上方有神明在注视。这句话传达了一种道德约束和内在的警惕,提醒人们要保持正直和诚实。

接着,它指出如果作恶却没有得到报应,那么天下将会充满凶徒,导致人吃人的混乱局面。这暗示了作恶必然会带来不良后果,即使暂时没有直接的报应,也会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造成破坏。

整段话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道德行为的重视和对邪恶行为的警惕。它传达了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即正直、善良和遵守道德准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它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良心的清醒,遵循道德规范,因为善恶终有报。这段话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鼓励人们以正义和善良为行为准则。

15、《苏幕遮 本意》

向来痴,从此醉。

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

剧饮千杯男儿事。

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日意。

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

虽千万人吾往矣。

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赏析:这首词充满了豪情壮志与深刻意蕴。开头“向来痴,从此醉”,直白地展现出主人公的痴情与沉醉,为全文定下豪迈洒脱的基调。

接着“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描绘了主人公在水榭中听香赏景、指点群豪的场景,自信潇洒之态跃然纸上。

“剧饮千杯男儿事”进一步强调男儿的豪情,而“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则将场景切换至杏子林,展现众人商讨平生大义的画面。

“昔时因,今日意”引发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道出了复杂的恩怨情仇,令人感叹。

“虽千万人吾往矣”体现出无比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最后“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以静谧的画面收尾,给人留下无限遐想。

整首词情感激烈,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描述,勾勒出一幅英雄豪杰的壮阔画卷,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豪情与深意。

16、《水龙吟 黄蓉与陆乘风》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蒿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气未扫,问人英雄何处。

奇谋复国,可怜无用,尘昏白扇。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深沉的感慨。作者乘船千里凌波而去,仅略为吴山留顾,展现出豪迈洒脱的气概。云水之景壮观非凡,涛随神女,九江东注,给人以雄浑之感。

接着,作者抒发了自己的心情。北客翩然,壮心却感年华将暮,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回忆起过去的隐士和友人,以及如梦般的过往,更增添了一份怅惘。

此外,文字中还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回首时,妖气未扫,英雄何处?暗示着社会的不安和对英雄的渴望。而奇谋复国的无用,尘昏白扇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现实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词既有壮观的景象描绘,又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兼具豪迈与感伤。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让读者在感受到壮阔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17、《苗若兰与胡斐对答》

本日大难,口燥舌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经历名山,芝草飜飜。仙人王乔,奉药一丸。

自惜袖短,内手知寒。惭无灵辄,以报随宣。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交在门,饥不及餐。

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忧,弹争酒歌。

淮南八公,要道不烦。参驾六龙,游戏云端。

赏析:这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开头通过“本日大难,口燥舌乾”描绘困境,与“今日相乐,皆当喜欢”的当下欢乐形成对比,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描述经历名山、仙人等场景,增添了神秘奇幻色彩。

“自惜袖短,内手知寒”表达了自身的无奈,而“惭无灵辄,以报随宣”则显示出无法回报他人的愧疚。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的描写烘托出清冷氛围,“亲交在门,饥不及餐”则展现出生活的真实与无奈。

“欢日尚少,戚日苦多”的感慨,以及“弹争酒歌”的忘忧之举,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提到淮南八公,参驾六龙,游戏云端,表达了对自由逍遥的向往。

整首词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意境。

18、《瑞鹤仙 黄蓉唱与郭靖》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靓妆难学。

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麟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花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淡黄昏,数声画角。

赏析:这首词上阕通过描写早春的景色,表现出对春天到来的欣喜和期盼,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忧伤。“雁霜寒透幕”描绘了早春的寒冷,“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则表现出对春天的呵护和期待。而“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靓妆难学”则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梅花在溪边梳妆的美景,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

下阙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瑶池旧约,麟鸿更仗谁托”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最后“粉蝶儿只解寻花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淡黄昏,数声画角”则以景衬情,表现出作者在黄昏时分的孤独和忧伤。

19、《玉如意所唱小曲》

几番得要打你,莫当是戏,

咬咬牙,我真个打,不敢欺。

才得打,不由我,又沉吟了一会。

打轻了你,你又不怕我。

打重了,我又信不得你。

罢,冤家也,不如不打你。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个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作者先表明自己想要打人的决心,但又担心打得太轻或太重,打人之前内心非常挣扎,最终还是放弃了打人的念头。整段话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20、《古风 李岩》

年来蝗旱苦频仍,嚼啮禾苗岁不登。

米价升腾增数倍,黎民处处不聊生。

草根木叶权充腹,儿女呱呱相向哭。

釜甑尘飞爨绝烟,数日难求一餐粥。

官府微粮纵虎差,豪家索债如浪豺。

可怜残喘存呼吸,魂魄先归泉壤埋。

骷髅遍地积如山,业垂难过饥饿关。

能不教人数行泪,泪洒还成点血班。

赏析:这首诗通过具体描述蝗灾和旱灾的频繁,导致庄稼无法丰收,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面临的严峻困境。米价飙升、百姓无法维持生计等细节,进一步强调了灾难的严重性。

百姓只能以草根和木叶充饥,儿女啼哭的场景令人痛心。家庭的困境、饥饿的折磨以及生活的艰苦,都在文字中得到了生动呈现。

同时,官府的无能和豪家的逼迫,更加深了百姓的苦难,展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残酷。

最后,骷髅遍地、人们难以度过饥饿关的描写,使读者对灾民的悲惨命运感同身受,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还表达了对灾民的深切同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批判意义。

21、《全真七子布天罡北斗所吟》

一住行窝几十年,蓬头长目走如颠。

海棠亭下重阳子,莲叶舟中太乙仙。

无物可离虚壳外,有人能悟来生前。

山门一笑无拘拟,云在西湖月在天。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全真七子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表达了他们对修行和人生的理解。诗中“一住行窝几十年,蓬头长目走如颠”描述了全真七子在修行过程中不拘小节、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海棠亭下重阳子,莲叶舟中太乙仙”则表达了他们对修行的追求和对仙人境界的向往;“无物可离虚壳外,有人能悟来生前”则是表达了修行者对物质世界和生命的超越和领悟;“山门一笑无拘拟,云在西湖月在天”则是表达了修行者对自由和超脱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全真七子修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金庸对修行和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22、《香冢之题词》

浩浩愁,茫茫劫。

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

一缕香魂无断绝。

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赏析:这首词情感深沉,意蕴丰富。以“浩浩愁,茫茫劫”开篇,营造出宏大而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忧愁与劫难。“短歌终,明月缺”暗示美好的终结,增添了一丝悲凉。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描绘出悲壮的场景,佳城与碧血的组合,象征着英勇与牺牲。“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体现了生命的无常和有限。

然而,“一缕香魂无断绝”却传递出精神的永恒,香魂的存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最后“是耶非耶,化为蝴蝶”以迷离梦幻的意象,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首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展现了对人生、命运、精神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3、《五律》

浡泥沧海外,立国自向年。

夏冷冬生热,山盘地自偏。

积修崇佛教,扶醉待宾贤。

取信通商舶,遗风事可传。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浡泥国的自然风貌、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诗中“浡泥沧海外,立国自向年”表明了其地理位置偏远,且建国历史悠久。“夏冷冬生热,山盘地自偏”描述了当地特殊的气候和地形,四季温差大,地势险要。

“积修崇佛教”说明该国崇尚佛教,宗教氛围浓厚。“扶醉待宾贤”则展现了当地人热情好客、豪爽大方的性格。

最后两句“取信通商舶,遗风事可传”强调了浡泥国在商业贸易方面的诚信,以及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值得传颂。

这首诗语言简洁,生动地勾勒出浡泥国的特点。通过对自然、宗教、风俗等方面的描写,使读者对浡泥国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24、《七律 朱子柳》

六经蕴藉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

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漏口

一点累累大如斗,掩却半床无所有。

完名挂冠直归去,本来面目君知否。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展示了朱子柳的才华与志向。首句“六经蕴藉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形象地表达了他长期以来对学问和武艺的潜心钻研,寓意着他的深厚底蕴和扎实功夫。

接下来的“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漏口”,通过杏花这一形象,暗示朱子柳在特定情境下的谨慎和保守,同时也增添了诗句的诗意。

“一点累累大如斗,掩却半床无所有”,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他的才华之高,而又以“掩却”表现出他的低调和谦逊。

最后“完名挂冠直归去,本来面目君知否”,则体现了他对功成名就后回归本真的追求。

整首诗节奏明快,用词精准,既展现了朱子柳的人物特点,又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朱子柳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25、《七绝 袁冠南》

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

丈夫何事空啸傲,不如烧却头上巾。

赏析: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由富有到贫穷的急剧变化,以及在这种情况下的心态和感慨。

“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形象地写出了财富的无常和瞬息万变。曾经拥有大量黄金,尽享快意,如今却一贫如洗。

“丈夫何事空啸傲,不如烧却头上巾”,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和不羁。他反思自己为何空自呼啸傲立,觉得不如烧掉头上的头巾,放下束缚,洒脱自在。

这几句诗既体现了人生的起伏和财富的虚幻,又展示了诗人的豪放与率性。它们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的追求。

26、《乾隆之锦锈乾坤》

锦锈乾坤佳丽,御世立纲陈纪。

四朝辑瑞徵师济,盼皇畿,云开雉扇移。

黎民引领鸾舆至,安堵村村飏酒旗。

恬熙,御炉中叆叇云霏。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首先,“锦锈乾坤佳丽,御世立纲陈纪”展示了美好的世界和统治的有序,强调了统治的规范和制度。

“四朝辑瑞徵师济,盼皇畿,云开雉扇移”描述了历经四朝的祥瑞和军队的集结,期待着皇帝的到来,展现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黎民引领鸾舆至,安堵村村飏酒旗”则描绘了百姓引领皇帝的鸾舆到来,各个村庄都飘扬着酒旗,反映出人民的安宁和生活的富足。

最后,“恬熙,御炉中叆叇云霏”进一步强调了和乐安详的氛围,以及御炉中袅袅升起的云雾。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它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统治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关注。

27、《玉如意唱一半儿小曲》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

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赏析:这首词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冲突与微妙变化的场景。在碧纱窗外寂静无人的氛围中,一个人跪在床前急切地想要亲近。接着,“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这句话,通过“骂”和“嗔”两个动作,细腻地展现了人物复杂的情感,既有责备,又有爱意。

“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这句最为精妙,用简洁的语言道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纠结。这种半推半就的态度,让整个场景更加真实而动人。

28、《破阵子·千里茫茫若梦》

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

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

莽苍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扫荡鏖兵。

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

挥洒缚豪英。

赏析:这首词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极富感染力。开头“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既营造出广袤无垠、如梦似幻的氛围,又凸显出主角目光璀璨如星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充满了遗憾和眷恋,让人感受到世事无常和情感的波折。

“莽苍踏雪行”一句,展示了主角在苍茫天地间踏雪而行的豪迈气概。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扫荡鏖兵”,通过激烈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主角的勇猛无畏和英武风姿。

最后“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进一步强调了主角的强大和冷酷,令人敬畏。

这首词兼具豪放与柔情,通过对场景、动作和情感的细腻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其中的豪情壮志和无奈眷恋。

29、《王处一所唱》

知其雄兮守其雌,知其白兮守其黑。

知荣守辱兮,为道者损。

损之又损兮,乃至无极。

赏析:这首词体现了道家深邃的智慧和独特的处世哲学。它指出,既要知晓雄强,又要坚守雌柔;既要明白光明,又要守住黑暗。同时,它强调了在知晓荣耀的情况下坚守屈辱的重要性,这是追求道的人所需要的减损。通过不断地减损,最终达到极致的境界。

30、《五绝 袁冠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赏析:这首诗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天子,即皇帝,重视英雄豪杰,而文章则是培养豪杰的途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鲜明地表达了在众多事物中,读书被视为最高尚、最有价值的。

31、《丘处机之未成诗》

自古中秋月最明,凉风届候夜弥清。

一天气象沉银汉,四海鱼龙跃水精。

赏析:这几句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好景象。自古以来,中秋的月亮最为明亮,凉风袭来,夜晚更加清新。天空中的气象仿佛沉浸在银河之中,而四海的鱼龙在水晶般的水面上跳跃。

32、《枯荣为保定帝剃度所吟》

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

而彼微尘亦不增,於一普现难思刹。

赏析:在一粒微尘中进入三昧境界,就可以成就一切微尘定。而那粒微尘并没有增加,却在一个普遍的现象中展现出难以想象的刹土。

这首诗表达了在微小的事物中也可以领悟到深刻的道理,以及在平凡中也可以展现出伟大的境界。

33、《凉州积翠楼题词 余鱼同》

百战江湖一笛横,风雷侠烈死生轻。

鸳鸯有耦春蚕若,白马鞍边笑靥生。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描述,勾勒出了一位江湖侠士的形象。在历经百战的江湖中,他横笛而立,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豪情。面对风雷般激烈的生死考验,他视死如生,将侠烈精神发挥到极致。

“鸳鸯有耦春蚕若”这一句,以鸳鸯和春蚕为喻,暗示了侠士既有深情的一面,又有奉献的精神。最后一句“白马鞍边笑靥生”,则生动地描绘了侠士在白马身旁,脸上绽放出的灿烂笑容。

整首诗节奏明快,富有意境,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位侠士在江湖中自由驰骋的身影。它不仅展现了侠士的英勇无畏和豪情万丈,还体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柔情与豁达。

34、《赠乾隆 陈家洛》

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

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豪迈而自由的生活情境。主人公携带书籍、手持长剑,在黄沙中行走,将浩瀚的沙漠和高耸的天山视为处处皆可为家的地方。

“大漠西风飞翠羽”描绘了大漠中西风呼啸、翠羽飞翔的壮观景象,营造出广袤而神秘的氛围。

而“江南八月看桂花”则转至江南的八月,欣赏桂花盛开的美景。

35、《赠阮星竹》

含羞倚醉不成,纤手掩香罗。

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

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赏析:这首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位醉酒女子的娇态与愁思。“含羞倚醉不成,纤手掩香罗”,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女子的羞涩与娇媚,倚醉之姿更添迷人韵味。“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进一步描写女子在花烛之景中的含情举动,眼波流转,情意绵绵。

然而,“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显示出她内心的迷乱与愁苦。相见时稀,离别颇多,春光渐逝,愁绪无奈。整段文字通过对女子神态、动作与内心的刻画,生动展现了她复杂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不仅在描写上细腻入微,令读者仿佛能亲眼目睹这位女子的风采,同时在情感表达上亦真挚深沉,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她的愁苦与无奈。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36、《段正淳写与王夫人(段誉途中所补)》

春沟水动茶花白,夏谷云生荔枝红。

青裙玉面如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

“春沟水动茶花白,夏谷云生荔枝红”,通过“春沟水动”和“夏谷云生”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和夏天的特点。春天水流涌动,茶花开满山沟;夏天山谷中云气升起,荔枝成熟变红。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四季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好。

“青裙玉面如相识”,则将目光转向人物,一位身着青裙、面容如玉的女子仿佛似曾相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九月茶花满路开”,又回到自然景象的描绘,九月时茶花盛开,满路都是茶花的美丽景象。

37、《玉如意所唱小曲(讽乾隆)》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寒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

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追求物质满足过程中的无尽欲望和不满足的心态。

它先是指出人们终日奔波忙碌,仅仅是为了充饥果腹,刚得到食物和寒衣,就又开始有了新的追求。当拥有了绫罗绸缎,却又开始嫌弃房屋的低矮。接着,盖起了高楼大厦后,又觉得床前缺少美貌的妻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