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作者:洛宁城事企业号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唐.徐凝)。牡丹,又名洛阳花、富贵花、谷雨花,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冠绝群芳,被誉为百花之王、花王。当你置身牡丹花丛,会由衷赞叹:哇塞,太美了,比娃娃脸还大,真大气啊,真娇艳啊,真富贵啊。

那么,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呢?色、香、姿、韵四个方面。

一、牡丹花色

唐代诗人刘禹锡赞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绿、蓝、黄、黑和复色九大色系。

比如:白色的‘雪塔’‘香玉’‘景玉’。粉色的‘赵粉’‘雪映桃花’‘银红巧对’。红色的‘胡红’‘洛阳红’‘霓虹焕彩’‘花王’。紫色的‘乌龙捧盛’‘首案红’‘葛巾紫’。绿色的‘春柳’‘豆绿’‘绿幕隐玉’。蓝色的‘蓝田玉’‘蓝芙蓉’‘蓝月亮’ 。黄色的‘姚黄’‘海黄’‘金岛’ 。黑色的‘黑豹’‘冠世墨玉’‘黑花魁’ 。复色的‘二乔’‘岛锦’‘紫蓝魁’。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白牡丹冰清玉洁,粉牡丹娇柔清新、红牡丹娇艳欲滴、紫牡丹雍容大气、绿牡丹珍奇妩媚、蓝牡丹超凡脱俗、黄牡丹华贵典雅、黑牡丹端庄秀丽、复色牡丹缤纷多彩。不同的牡丹品种,同一牡丹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栽培条件,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同一颜色,又有深浅浓淡的变化。紫斑牡丹的花瓣基部具有明显的大色斑,极具特色。一些牡丹雌蕊变异形成的绿色、黄色、白色彩瓣,在花心中起舞,令人拍案叫绝。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二、牡丹花香

晚唐诗人皮日休赞牡丹:“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花香馥郁,古人用“天香”“国香”“异香”“狂香”“冷香”“馨香”“暗香”和“第一香”赞美牡丹花。

牡丹花的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天然香料物质,花开时节,满城芬芳。唐代诗人李正封形容牡丹花:“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从此“国色天香”成了牡丹的代名词。

近年来,用牡丹花加工成的牡丹茶、全花茶、花蕊茶、牡丹饼、牡丹油、牡丹酒、牡丹饮料、牡丹化妆品,散发着牡丹独特的天香。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三、牡丹花姿

唐代诗人白居易赞牡丹:“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牡丹花姿妖娆,千娇百媚。花朵直上的热烈奔放,花朵侧开的楚楚动人,花朵下垂的娇羞可爱。早春牡丹迎风傲雪,春季牡丹倾国倾城,冬季牡丹铮铮铁骨。幼年牡丹生机勃勃,成年牡丹一笑倾城,百年牡丹典雅苍劲。晴天的牡丹花鲜艳欲流,雾雨中的牡丹花美人出浴,露珠下的牡丹花娇怯婀娜,风吹的牡丹花曼舞摇曳。清晨的牡丹花醉眼朦胧,月夜的牡丹花天香染衣。含苞时贵气高情,花开时绮霞失色,花落时青帝伤神。

从欣赏牡丹的习惯看,欧美人一般喜欢露心的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牡丹,寓意“奔放热烈”。中国人一般喜欢起楼的皇冠型、绣球型、台阁型牡丹,寓意“更上一层楼”。

牡丹花型,可简单描述成单瓣花、重瓣花、楼子花三类,可细分为十种花型。

单瓣型:花瓣1~3轮,宽大、平展。比如:‘凤丹白’‘盘中取果’‘池塘晓月’。

金蕊型:外瓣2~3轮,雄蕊花药明显增大,花丝变粗。该花型较少见,比如:‘玫红金蕊’‘粉池映月’。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荷花型:花瓣4~5轮,开放时花瓣微向内抱,形似荷花。比如:‘黑海撒金’‘朱砂垒’‘似荷莲’。

菊花型:花瓣6轮以上,雄蕊数量减少,雌蕊正常。比如:‘肉芙蓉’‘月宫烛光’‘春红娇艳’。

蔷薇型:花瓣高度增加,雄蕊近消失,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比如:‘洛阳红’‘二乔’‘银红巧对’‘雪映桃花’。

托桂型:外瓣2~3轮,宽大平展,雄蕊瓣化成细碎花瓣,全花如盘子盛桂花。有些牡丹内瓣、外瓣间残留一圈雄蕊,如腰系金带,称金环型。比如:‘青龙卧墨池’‘红莲满塘’‘紫托桂’‘淑女装’。

皇冠型:外瓣宽大平展;雄蕊全部瓣化,雌蕊瓣化,花瓣数上百,全花高耸形如皇冠。比如:‘老君紫’‘楼兰美人’‘首案红’‘珊瑚台’‘胡红’。

绣球型:雄蕊全部高度瓣化,雌蕊亦瓣化,内外瓣区别不明显,花瓣数上百,全花形如绣球。比如:‘绿香球’‘绿幕隐玉’‘春柳’‘迟蓝’。

台阁型:全花由两朵或两朵以上花朵上下叠加而成,上方花高耸,根据下方花的瓣化程度,可细分为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比如:‘洛都春艳’‘贵妃插翠’‘霓虹焕彩’‘玉楼点翠’‘绿肥红瘦’‘蓝芙蓉’‘卷叶红’‘梨园春’。

有些品种可同株开出多种花型,比如:‘白玉红霞’‘赵粉’‘雪塔’‘宫样妆’‘香玉’‘紫蓝魁’,可描述为“多花型”。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四、牡丹花韵  

元代诗人吴澄赞牡丹花,“风前月下妖娆态,天上人间富贵花”。

牡丹气韵高洁,寓意美好,是富贵吉祥、国泰民安、幸福美好的象征。

牡丹是爱情花。《诗经·溱洧》篇中的芍药即牡丹花。《诗经·溱洧》记述古之郑国(今河南新郑)风俗,农历三月三日,青年男女互赠芍药香草,以祓除不祥,表达爱意。

牡丹是美人花。唐代大诗人李白开赞美名花美人之先河,喻牡丹花既杨玉环,从此,牡丹花与美人成为牡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杨贵妃雍容华贵,赵飞燕倾国倾城,洛神女翩若惊鸿,杨妃饮金盏,绿珠坠玉楼,嫦娥奔月宫,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究竟是牡丹花美,还是美人儿美?

牡丹是富贵花。唐及五代以来,绘画、诗歌题材多以牡丹花寓意富贵。宋代文学家周敦颐一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从此,“富贵花”深入人心。宋代,将洛阳牡丹花福列入“天下九福”之一。元代诗人李孝光赞牡丹花,“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牡丹是高洁花。千百年来,牡丹统领群芳的“花王”地位从未动摇。人们赋予牡丹铮铮铁骨、不畏强权、富贵不淫、坚韧不拔、敢于奉献、虚怀若谷的品格。乔羽作词,吕远、唐诃谱曲,蒋大为演唱的《牡丹之歌》红遍祖国大江南北。

牡丹是国花。唐代,牡丹已处于国花的地位,有了“国色天香”、“百花之王”的定评。南宋以来,国人借牡丹比喻故国家园。明代,北京极乐寺已建国花堂。清代,慈禧太后定牡丹为国花,并建国花台。大陆各地、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但一致尊崇牡丹。1994年12月23日,全国国花评选办公室、中国花卉协会通报了国花评选结果: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大陆的国花。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五、学点牡丹文化

牡丹生日是中秋节。传说牡丹仙子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下凡,将牡丹籽撒到洛阳邙山,老百姓用牡丹根熬药喝,控制了瘟疫泛滥,人们尊中秋节为牡丹生日。事实上,中秋节至下霜前,是播种牡丹、分栽牡丹、嫁接牡丹的最佳时间。春季种牡丹,往往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农谚说:春栽牡丹,老死不开花。

“武则天贬牡丹”是传说不是历史。唐代舒元舆《牡丹赋》记载说武则天将山西老家的牡丹移栽到皇家御花园,说明武则天对牡丹宠爱有加,证实武则天没有贬牡丹。宋代欧阳修一语定乾坤:“自唐则天以后,洛阳牡丹始盛。”宋代小说才演绎武则天贬牡丹于洛阳,“武则天贬牡丹”完全是一些“封建卫士”大男子主义,不满于武则天称帝,对武皇的污蔑。据《唐诗纪事》,武则天写下牡丹诗,命令牡丹花冬季开放,利用牡丹花,粉碎了一场政变图谋。

牡丹为花王,芍药是花相。牡丹与芍药是姊妹花,花、叶皆相似,花大色艳,王者风范。区别是,牡丹是小灌木,有木质化的枝干;芍药是草本植物,冬季地上部分干枯。用芍药根可以嫁接牡丹。园艺家们还采用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培育了一系列杂交品种,统称伊藤牡丹。姚黄为花王,魏花乃花后,这是宋代评语,后人常以“姚魏”代指牡丹。

牡丹名品还有赵粉、豆绿、二乔、洛阳红、葛巾、白雪塔、蓝田玉、黑花魁等。

全世界约有2000个牡丹栽培品种,洛阳有1400多个,包括中国牡丹、日本牡丹、美国牡丹、法国牡丹。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牡丹命名很有艺术性、趣味性。有的名字体现牡丹色香,有的名字体现牡丹姿韵,有的名字包含历史典故和成语故事,有的以姓氏、花圃、地名命名。大家赏花时,看能否找到有自己姓氏命名的牡丹花。比如,张飞、王红、李园春、赵粉、陈红、刘师阁、杨贵妃、姚黄、魏紫、宋白、石园白、胡红、鲁粉、秦红、武后红、苏家红、何园红、宁园红、卢氏粉、牛家黄、彭州紫、花木兰、关公红、黄忠、二乔、左紫、金岛、朱砂红、文公红、欧家碧、罗马金、万花盛。

赏牡丹时若能朗诵几首牡丹诗歌,雅兴倍增。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

白居易: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

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皮日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罗隐: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邵雍: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宋琦: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王国维:阅尽大千春世界,牡丹终古是花王。

乔羽: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冰封大地的时候,你正孕育着生机一片;春风吹来的时候,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宋代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语。明代,有“曹州牡丹甲海内”之说。现在,洛阳是“中国牡丹花都”,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洛阳牡丹和菏泽牡丹各有千秋,互补发展,兰州、北京、上海、垫江、亳州、长春等地牡丹各有特色优势,南北错落,牡丹花期从3月下旬至5月中旬可陆续开花。

牡丹国色天香,丰姿神韵,让我们相约欣赏牡丹花吧!

注:此文牡丹图片品种:洛阳红、绿幕隐玉、霓虹焕彩、首案红、月宫烛光、金阁、赵粉、金岛共八种。

牡丹科普——怎样欣赏牡丹花的美?

作者简介:杨留生,河南省洛宁县兴华人,1969年12月生,中共党员,先后任职于洛阳市洛龙区统计局、洛龙区农业农村局,爱家乡,爱牡丹,爱园艺,参编《国花牡丹档案》等书。

#洛宁头条##洛阳头条##洛阳牡丹##洛阳旅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