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张讲历史:汉武帝时代的经济人才

作者:热情的金桔A

汉武帝真正控制经济,是在他组织对匈奴的战争,耗光了国库之后,才正式进行改革的,他搜寻了不少这方面的人才,继承了春秋战国时代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做法,尤其是商业人才,此后两千年不再有此作为,直到近代。

老张讲历史:汉武帝时代的经济人才

一、桑弘羊

司马迁这么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也染上了轻商的恶习,以为国家不应该言利,不应该与民争利,遍查《史记》,只在《平准书》里面有这么几个字:

於是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桑弘羊以计算用事,侍中。咸阳,齐之大煮盐,孔仅,南阳大冶,皆致生累千金,故郑当时进言之。弘羊,雒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故三人言利事析秋豪矣。

东郭咸阳以煮盐业发财致富,孔仅以冶铁业著名,这两个人都是手工业的代表人物,在政府工作。桑弘羊是商人的孩子,心算天下第一,根本不用算筹,十三岁就是汉武帝中朝里面的人物。

元封元年,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代仅筦天下盐铁。弘羊以诸官各自巿,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许之。於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到太山,巡海上,并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馀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弘羊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及罪人赎罪。令民能入粟甘泉各有差,以复终身,不告缗。他郡各输急处,而诸农各致粟,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馀穀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於是弘羊赐爵左庶长,黄金再百斤焉。

均输法是老百姓不用亲自把赋税运到京城来,因为路途遥远的农民,虽然只是三十税一,但是,运输费贵啊,运费超过赋税,现在直接交给当地政府的均输部门,根据中央均输部门的信息,运到缺乏这种物质的郡县去出售,政府可以赚取差价。这里,对农民的好处巨大,商人可就惨了,运输费赚不到了,囤积居奇赚不到了。

老张讲历史:汉武帝时代的经济人才

盐铁会议

桑弘羊终于取代孔仅做了大农,他提出了均输法和平准法,贱买贵卖,打击商人囤积居奇谋暴利,这个平抑物价思想是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对城市居民生活和国家的经济生活都有莫大的好处。关键是,他还赚了很多钱,支撑了汉武帝的庞大开支。他终止了告缗,却建议卖官,实在不可取。

汉武帝死前,他升到了御史大夫,成了三公之一,是辅佐昭帝的顾命大臣。

《汉书》《食货志下》记载:

昭帝即位六年,诏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苦,教化之要。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视以俭节,然后教化可兴。弘羊难,以为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乃与丞相千秋共奏罢酒酤。

这些所谓的“贤良文学之士”,能够被推荐出来,显然是剥削阶级的代表,盐铁官营,把他们的富路堵死了。一般的地主、官僚兼营盐铁商业,是不会编入商籍的,所以,反对特别坚决。桑弘羊当然坚持汉武帝的政策,独自和所有人论战,这就是盐铁会议。当然,他退而求其次,废除了酒的专卖,平息那些人的愤怒。

可惜的是,桑弘羊私心还是比较重,他想推荐自己的儿子出来做官,没有实现,就心怀冤枉,谋反被杀,实在可惜。

很奇怪的是,那次会议的记录《盐铁论》却流传到了今天,我们知道桑弘羊有法儒并用的思想,和汉武帝十分相似,真是一对好君臣。

老张讲历史:汉武帝时代的经济人才

二、孔仅

大农上盐铁丞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原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使孔仅、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

大农即大司农,原来叫治粟内史,是政府的财政部长;少府,是皇帝私人的财政部长,山海之利都归少府,现在汉武帝拿出来交给政府,转归大司农管理。东郭咸阳和孔仅都是煮盐业冶铁业专家,在大司农上班,做盐铁丞,他们给汉武帝出的主意是:盐铁官营,政府招募工人,不允许“浮食奇民”煮盐冶铁;肯定有很多人反对盐铁官营,千万不要听;私自煮盐冶铁严惩,没收工具和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出产铁的郡设置小铁官。

老张讲历史:汉武帝时代的经济人才

汉武帝听进去了他们的话,让他们负责盐铁官营,他们招募了不少因煮盐业冶铁业致富的人才,显然,这些专家愿意为政府服务,当然,他们现在不能从事煮盐业和冶铁业了,也有无可奈何的心理。

而孔仅之使天下铸作器,三年中拜为大农,列於九卿。而桑弘羊为大农丞,筦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

孔仅主管冶铁业,肯定成绩不错,不然,何以三年就升到大农?大农可是九卿之一,中二千石,仅低于三公。

桑弘羊是年轻人,此时在孔仅手下,主管“均输”,也就是货物流通,贱买贵卖,为国家赚钱。

无论你怎么批评桑弘羊,那个年代最赚钱的行业就是盐和铁,其次是酒,因为家家户户每天都要吃盐,家家户户都要使用铁制工具,至于酒,多数人都喜欢喝,盐铁官营,或者说专卖,这就为国家财政收入做了巨大贡献,古往今来统治者都推行专卖政策,只是专卖的商品有所不同罢了。

三、东郭咸阳

老张讲历史:汉武帝时代的经济人才

四、杨可

盐铁官营也好,均输平准也好,弄来的钱总是不够汉武帝用,打仗要用,兴修水利要用,出使外国要用……汉武帝任命了一个卜式当大官,因为卜式自愿出钱帮助国家打匈奴,汉武帝满心以为大家都会学习卜式,贡献自己的一部分财产,可是,大失所望。于是,开始“算缗”,就是征收财产税。富人大多数都会偷税漏税,瞒报财产是他们惯用的手法,于是,又出台了“告缗”,举报的人可以获得一半。

主持告缗的是杨可。

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郡国缗钱,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馀顷,宅亦如之。於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产业,而县官有盐铁缗钱之故,用益饶矣。

商人购买了很多奴隶替他们进行生产赚钱,购买了许多土地,奴隶替他们种田赚钱,这是中国奴隶社会的残余,这种方式一直持续到清末还有。

如果认真落实财产税,国家收入会增加不少,偏偏大多数人隐瞒,于是,这些人在汉武帝认真之下,一告,就都破产了。当然,副作用是大家赚了钱,偷偷吃好的穿好的,把钱用光。

应该说,汉武帝能够继续进攻匈奴,继续兴修水利,继续经营边疆,杨可是有功劳的。

老张讲历史:汉武帝时代的经济人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