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鲁迅的亲弟弟,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1966年请求安乐死

作者:子辰话史

张中行,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他是鲁迅的亲弟弟,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1966年请求安乐死

张中行说过一句话:

“散文,最上乘的是周氏兄弟,一刚劲,一冲淡,平分了天下。”

张中行口中的“周氏兄弟”指的是周树人(鲁迅)、周作人二人。

关于鲁迅,毛主席的评价是“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关于周作人,毛主席则说:“文化汉奸嘛,又没有杀人放火。现在懂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养起来,做翻译工作,以后出版。”

很明显,主席对周氏兄弟的评价有很大的差异,为何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周作人的世界。

1885年1月16日,周作人出生于浙江绍兴都昌坊口的周家,原名周奎绶,早年时期,周作人在家乡接受了传统的汉学教育,1901年,周作人考入江南水师学堂,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依据“周王寿考,遐不作人”的典故,由“周奎绶”改名为“周作人”。

他是鲁迅的亲弟弟,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1966年请求安乐死

1906年,周作人与哥哥鲁迅考取了官费生,前往日本留学深造,在日期间,周作人不仅补习了日语,还深度学习了希腊语,这为他后来研究希腊文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11年,中国爆发了著名的辛亥革命,清王朝在革命的风暴中落下帷幕,这一年,周作人回到国内,在浙江省教育司担任视学,有点类似于现在教育部门的教研员,后转到浙江省立第五高级中学教授英文。

1918年,周作人出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创办了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成为该系首任主任,在此期间,周作人还与毛主席有过交集。

毛主席早年在湖南一师读书时,信奉过新村主义,进入北京大学后,特意拜访了中国新村主义的最积极的鼓吹者周作人,1920年4月7日,周作人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毛泽东君来访。”

他是鲁迅的亲弟弟,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1966年请求安乐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北平,周作人沦为文化汉奸,甚至还在汪伪政权担任过职务,正因为此,抗战结束后,周作人被蒋介石主政的国民政府逮捕,于1946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不过,周作人也做过一些好事,比如说他曾尽可能地保护李大钊同志的儿女,在护送他们离开北平到延安时,周作人说:

“延安我不认识什么人,只认识一个毛润之,请你给他带好。”

1949年1月,随着李宗仁接任中华民国总统,周作人被保释出狱,来到上海居住,当时北平已经迎来了解放,周作人非常希望能够回到阔别多年的北平居住,为此他给周恩来写了一封长信,作了一些检讨,也对自己的过往进行了解释,周恩来将此信转呈给毛主席,毛主席说:

“文化汉奸嘛,又没有杀人放火。现在懂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养起来,做翻译工作,以后出版。”

他是鲁迅的亲弟弟,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1966年请求安乐死

1949年8月,周作人回到北平,随后搬到北京八道湾的老房子居住,专心从事翻译和写作,靠着稿费维持生计。

1951年,周作人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要求不要没收他的房屋,不当他是汉奸”,对此,胡乔木给出的意见是:

“周作人应当彻底认错,像李季一样在报纸上悔过。他的房屋可另行解决。他现已在翻译欧洲古典文学,领取稿费为生,以后仍可在这方面做些工作。周扬亦同此意。当否请示。”

对此,毛主席给出“照办”的批示,随后,周作人被安排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外译者,每个月预支稿费200元人民币。

他是鲁迅的亲弟弟,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1966年请求安乐死

1966年十年运动开始后,周作人受到冲击,先是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停发稿费,然后又被红卫兵抄了家,并受到抽打与折辱,对此,周作人两次写短文让儿媳张菼芳带给当地的派出所,请求安乐死,但是都没有回音。

1967年5月6日中午,吃完粥的周作人躺在铺板上休息,下午两点多钟,保姆发现异常立刻通知周作人的儿媳张菼芳,张菼芳回到家才发现周作人已经没有了呼吸,看起来周作人应该是要下地来解手时突然发病离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