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报送第34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公示: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

作者:西部网
报送第34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公示: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

广播访谈《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

——《热点说》片头——

【片花】

“时间也过得真快,7年了,能够看到我辛辛苦苦培育的品种在异国他乡得到应用,我们共同选育这个品种即将诞生……”

他,是小麦育种专家,也是“一带一路”上的农业使者。

“我们这里示范播种了改良后小麦的新品种,实现了20%增产。”

“咱们需要啥,让他们种啥,当地的农场主首先感觉到不愁销路。”

“我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代表中国输出的是友谊的种子、农业的种子、合作的种子、共享的种子。”

“祝我们的友情长久,OK。干杯!干杯!”

跨越山河,友谊的种子蓬勃生长,产学研一体,携手共建幸福粮仓。

请听广播访谈《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

秋播时节,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农场里机声轰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教授正忙碌着播种一批小麦的新品种,为来年哈萨克斯坦示范园区的春播进行育种。

【现场声】张正茂:他们是在排种子,要按照那个顺序进行排。

记者:张老师,今天这个秋播主要是什么情况?

张正茂:这一块儿现在看到的是我们上合(组织)小麦育种创新基地,这个面积十二亩,一共种了325个品种,有一部分是给我们国内的,大部分是给哈萨克斯坦。

记者:给哈萨克斯坦种的品系有多少?

张正茂:给哈萨克斯坦种的这些品系大约有200多一点儿,这些品系的话是在我们这个地方先试它的丰产性,然后把它要再发到定西农科院,鉴定它的抗病性、抗寒性和冬春性,再好的品种我们要发到新疆昌吉,鉴定它的抗寒性和冬春性,然后再能放到哈国去就更可靠。

几天后,张正茂和团队成员又转战泾阳斗口试验站,在播种任务都顺利完成后,张教授在试验站的小院里,和记者聊起了这些年他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的经历:

记者:张老师,很高兴再次见到您!上次曹新庄农场播种的为哈国提供的品系,是您培育出的第几代小麦品种?

张正茂:现在已经到了第五、六代了。我从2017年开始参与这个哈萨克斯坦农业科技示范园工作,一开始首先要引种,然后我们在这引种的基础上进行育种。引进来的这些品种呢,我们也在哈国进行了试验,在试验以后,初步也筛选出来了10多个春麦品种,其中“西农10号”和“西农12号”这两个品种,在哈萨克斯坦的北哈州表现还比较突出。“西农10号”比当地品种可以增产28.6%,“西农12号”也增产20%。(记者:数据相当不错。) 有一年的这个品比试验中,最高的可以增产达到60%以上。

记者:那您觉得在哈国种小麦的这7年时间里,目前取得了哪些效果?

张正茂:我就觉得,我们现在搞这“西农10号”和“西农12号”这两个品种,这个是比较有目共睹的,另外一个就是新选育的一些品系,这个大概有200多个,用了中国小麦和哈国小麦进行杂交的(品种),这个就是我们定向培育的,肯定会有一些比较好的品种出来。

记者:对,说到这儿了,您怎么会选择到哈萨克斯坦种小麦?

张正茂:2016年的11月,我们学校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这个联盟是我们学校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而提出的。

联盟成立以后,咋样来把“联盟”这个事情做实,学校就提出来,首先,我们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和阿斯塔纳这么两个地方,建设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搭建这么一个平台,让我们中国的农业科学家和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科学家进行科研合作。那么,为什么会选择到我,因为我是一直从事旱地小麦育种的;(记者:对。)因为中亚国家这一块儿它就缺水,它的常年的降雨量也就是250毫米到400毫米。在这么一个干旱、半干旱的情况下,我这个育种方向就非常符合需要。另外一个,就是我也是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从事科研,而且我还做过我们实验站的负责工作,(记者:对。)我的特长跟学校的需求两个就吻合了,所以我们的院长就来找到我。

——片花——

哈萨克斯坦,广袤无垠的沃土让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充满向往:

“它曾经是前苏联的第二粮仓,生产潜力很大,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黑土地,土壤非常好。”

接受任务远赴中亚,只为实现心中理想:

“假如说再能生产出来小麦,提高它的产量,让它的产能再能翻番,就对解决全球的人类的饥饿问题做了很大的贡献。”

哈方的认可与支持,让他更加坚定信心:

“我们的合作方和当地的民众也就觉得这个事情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异国他乡的育种之路,是顺利还是坎坷?

张正茂的育种梦想能成功实现吗?

广播访谈《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正在播出……

记者:据我了解,哈国那边它其实是不缺粮食的,那咱们去那儿种小麦,您觉得意义是什么?

张正茂:哈萨克斯坦,它是中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地球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它的国土面积很大,272.4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13个陕西省的面积,但是它的人口很少啊,它的人口当时我去的话只有1,700万,(人口)不到我们陕西省的一半,而且它们在历史上头,它曾经是前苏联的第二粮仓,生产潜力很大。还有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这个黑土地,土壤非常好。我们都知道,我们东北的黑土地营养丰富,有机质含量高,他们的有机质含量比咱东北还要高,所以在这一块假如说再能生产出来小麦,提高它的产量,让它的产能再能翻番,那你看这对解决整个全球的人类的饥饿问题就做了很大的贡献。

记者:那当地的群众对咱们种小麦,他们的态度是怎么样?他们支持不?

张正茂:我们这个是从两国高校之间的合作开始。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来“一带一路”的倡议,哈萨克斯坦在2014年他们也制定了一个叫“光明之路”的计划,所以我们这个“一带一路”和“光明之路”两个一对接,这样就促成了我们两国的合作。他们的政府啊、高校啊就很欢迎。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合作也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事情,我们的合作方和当地的民众觉得这个事情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也就比较欢迎。

记者:对,建这个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当时您过去可以说是一队人过去了,是吧?过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张正茂:对对。我们是一个团队。其实选择做这个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学校就给定了三项任务:第一个,就是要开展农业科技项目的国际合作,增进我们两国的科技的交流;第二项任务,就是联合培养人才;第三项任务,就是推动两国的人文交流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记者:对。)对标示范园的三项任务,我也给自己定了三项任务:第一项任务,做好小麦的新品种的引种、杂交育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第二个,就是借助示范园这个平台,跟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科学家、大学进行交流这个机会,来宣传我们学校,来招收哈萨克斯坦等其他海外的留学生,联合培养研究生;第三项任务,就是我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宣传我们国家,宣传我们的人文,把这些跟哈国也做一个交流。

记者:那当时到那边去怎么种小麦?您心里有底儿吗?

张正茂:没底儿,对那边的情况就非常地陌生。(记者:陌生吗?)所以,我那时候就在线上、线下查资料,但是那边一般都是俄语的,英语都非常少,只能了解到那边大概国土面积啊、人口啊。

记者:嗯,那您到那边以后,发现那边的小麦跟咱们国内(的小麦)有什么区别?

张正茂:区别还挺大的。主要是表现在:一个就是株高,因为我们杨凌这一块儿,它所在的这个位置啊是北纬34度,那么我们去的那个地方在北纬50(度)到53度,相差20个纬度。1个纬度是100公里,20个纬度就是2000公里。(记者:2000公里)那么,2000公里的话,太阳的照度、热量、气候条件完全就不一样。我们一般引种有一个原理叫同纬度引种。跨纬度引种,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拿株高来说,在我们这里的旱地小麦,株高达到80厘米左右的时候表现就比较好,既抗旱又抗倒。那么,我们在引进到北纬50(度)到53度的时候,它株高就会降低到40到50公分高。

记者:差别还是挺大的?

张正茂:差别就很大。另外,拿熟期来说,成熟期。我们一般收麦你看6月初就开始收麦,到哈国去以后,它的成熟期它就提前了,一般都要提前半个月。

记者:那您的种子换了水土,还适应吗?第一年在哈国试种的时候成功了吗?

张正茂:我们一开始就不知道人家那边作物的结构是什么,分布在什么地方,表现怎么样。当时,我们选。就说在那边搞一些弱冬性的小麦品种,还找了一些强冬性的(小麦品种),结果把那些品种引过去,人家那边说他们是5月份种呢,这时候冬小麦、弱冬性小麦在那边春播,过不了春化这一关,所以到最后8月份去一看,一塌糊涂,全都是不长个儿,第一年等于说我们的小麦全部失败了。

记者:全部失败?那哈方对第一次失败表现出了怎样的一个态度?

张正茂:他们当时也不知道啥原因啊。(记者:噢,也在找原因,是吧?)他们就说这个中国小麦怎么不长个儿啊,后来我们也就给他说,你们这5月份播种,这个时候温度也比较高了,一般的春小麦春化的过程中要求的温度相对高一些、时间短一些,冬小麦它的春化的温度低一些、时间长一些,所以冬小麦在这儿不能通过春化。把这情况给他们说了以后,他们就觉得哎呀……这真是个问题。

——片花——

育种几十载,甘苦自知。

“到最后还要进行品质检测、抗病性鉴定、冬春性的鉴定,抗寒性的鉴定,抗旱性的鉴定……真正地要拿到那个合格证,大概需要10年时间”。

苦心孤诣,不懈求索。

“2017年的暑假,我就赶紧带着我的研究生到了青海大学、新疆农科院,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哈国的亲本和中国的亲本来进行杂交,我就选择了一个叫多生态区穿梭育种,把我在这做的组合、种的后代放到各个地方都选”。

经过改良培育的小麦新品种能否在哈国的黑土地上蓬勃生长?

广播访谈《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正在播出……

记者:那咱后来是怎么探索和培育出这些比较适合在哈国生长的小麦品种?

张正茂:这不是从哈国回来以后,(我)就想这个事儿。尽管说我在2001(年)到2003年,在(内蒙古)牙克石做过春麦,但是那毕竟时间很短,还是了解情况不够,所以我们就想办法要调查研究。2017年的暑假,我就赶紧带着我的研究生到了青海大学、新疆农科院、新疆的九圣禾种业公司,还有伊犁州的农科所,因为这些地方都跟他们那儿情况都近似。那时候也正好进入收割期了,所以我就去了解一下他们育种的方法,尽量地来获得一些经验吧。同时我也在这些单位去征集了一些春小麦品种,然后就把它拿过来,就在杨凌按春麦来进行试种。

记者:就是你前期做了充分的工作了,去调研了,然后也去寻找这些适合他们当地的小麦品种?

张正茂:对,但是我们的品种是针对我们这种环境的,到哈国去的话,自然这个适应性还是有问题,所以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哈国的亲本和中国的亲本来进行杂交,这时候我就直接杂交育种,自己就配组合。做了以后,当时我想,我们这地方又不是很适合春小麦的生长,我就选择了一个叫多生态区穿梭育种,跟定西农科院、平凉市农科院、新疆九圣禾、新疆农科院来合作,把我在这儿做的组合、种的后代放到各个地方都选。

记者:那说到这儿,我就想问一下您培育一颗好种子呀都要经历哪些阶段?

张正茂:培育小麦这个品种是一个比较辛苦的事儿,也是一个漫长的事情,急不得。首先我们要知道小麦它是一个自花授粉作物,也就是说自己的雄花授到自己的雌蕊上头形成合子,再形成这个杂交种,然后种下去,再二代分离、三代分离、四代分离,五代、六代相对来说就稳定了。那么我们在做杂交的时候,就人工地去掉穗子的花药,要一个花一个小花地去,去完穗子以后我们要进行套袋、记载,同时害怕这个袋子给刮掉了,我们给上面还要挂个牌子,要把它一代一代这个选择过程要详细记录下来。我们每年还要选择脱粒、晾晒,对籽粒进行一个选择。(记者:对。)这个时候我们就算把这个种子育成了,还不能说是个好种子。我们到最后还要进行品质检测、抗病性鉴定、冬春性的鉴定、抗寒性的鉴定、抗旱性的鉴定,也就是咱说那个“过五关斩六将”,拼到最后,那么真正地要拿到那个合格证,大概需要10年时间。

——片花——

今年8月,张正茂教授前往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州的小麦试验田调研验收他们的试种成果,3000多亩的麦田一片丰收景象。他激动又欣喜地向记者介绍:

“这里的小麦,你看一望无际,小麦整个的长势很好。它的株高一般有70公分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都是比较高。看它这个小麦啊,它整个籽粒饱满、颜色黄亮,用它来做优质的面包是非常好的原料。”

经张正茂教授改良后的小麦新品种,让哈国农场主尝到了甜头。

“我们这里示范播种了改良后小麦新品种,实现了20%增产。”

哈萨克斯坦土地广袤肥沃,有机的绿色农产品丰产后去哪里寻找销路?大陆人口众多,升级的食品消费需求该如何满足?有远见的涉农企业早已从中发现了商机。2015年,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哈国布局了园区和加工基地,企业需要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种质资源,西农与爱菊集团的校企合作意向顺利达成。

“贾总一听就很高兴,说我们在那也做,我们就专门搞收购,专门搞加工,然后把它拉回来再卖到国内,我们俩就一拍即合。”

爱菊集团副总经理刘东萌介绍,订单农业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让哈国人民的命运和我们紧紧地融在了一起。

“咱们需要啥让他们种啥,当地的农场主首先感觉到不愁销路,农场主、当地的银行、高校以及我们爱菊这样呢,形成了一个闭环的供应链条,也就是咱走出了一条跨国的这种农业合作的一种新模式。”

欢迎继续收听广播访谈《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

记者:刚才您也说了,哈国它是地广人稀,小麦增产以后出来那么多粮食如果卖不掉,那当地人他还愿不愿意继续咱们中国小麦的这种品种进行改良?

张正茂:从哈萨克斯坦来说,他们确实面积大,他们人均的农业用地是17.03公顷,人均耕地是1.51公顷,要比我们中国分别要高出来21.29倍和18.88倍。小麦又是他们的第一大作物,也是他们的出口作物,所以这个小麦的话提高产量肯定他们要考虑销路,我就想我们让人家农民种了,农民卖不出去来找我们,说你给我解决销路,我咋解决?我又不做生意。为了解决这么一个粮食销售的顾虑,后来我说咱找一个做生意的。

记者:销路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张正茂:我就去找了这个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贾合义。我就把我的想法跟他们说了一下。我说,我们在那主要做品种、做生产,然后农民的生产粮食你那能不能收?贾总一听就很高兴,说我们在那儿也做,我们就专门搞收购,专门搞加工,然后把它拉回来再卖到国内,我们俩就一拍即合。后来,我就在2017年的5月份就跟贾总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就不愁销路了,(记者:对。)他们也不愁粮源了。

记者:那么,爱菊公司和学校,还有农场主之间是怎么样的一种合作模式?

张正茂:我们跟爱菊签订了协议,我来负责技术,爱菊负责这个收购、(记者:市场。)贸易啊、仓储啊。那么,光靠我们两家不行,当地政府再不支持你,咋办?所以,我们就创建了一个叫公司+政府+大学+农场主的这么一个合作模式。现在,这种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爱菊粮油集团也真正地做到了哈萨克斯坦的龙头企业,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国家高度评价。

——片花——

7年时间,中国种子在哈萨克斯坦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能够看到我辛辛苦苦培育的品种在异国他乡得到应用,交了好多好多的好朋友、好伙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知华友华的优秀人才,把我们中国更多的企业能够推到‘一带一路’去。”

小小的种子凝结着两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共同的心血,见证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的情谊:

“老先生就跟我说,今后,你就是我的家人,欢迎你随时回家。我们共同选育这个品种即将诞生,然后我们一起去干杯。到最后,要为“张”干杯……”

“祝我们的友情长久,OK。干杯!干杯!”

广播访谈《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正在播出……

记者:您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您在育种日记里边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张正茂:我主要还是想把我这个整个做事的过程能够记载下来。再过个多少年以后,看到这个东西,再加上我们拍的一些照片,(记者:对。)那就会让往事又浮现在眼前。同时也是一个反思,今天你干了什么?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也希望能够从中间吸取一点经验和教训。

记者:对,那回过头来再看那段时间,您觉得最宝贵的收获又是什么?

张正茂:时间也过得真快,7年了。我觉得比较大的收获啊,就是能够看到我辛辛苦苦培育的品种在异国他乡得到应用,而且还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记者:这个应该是让育种人最感动的,作为一名育种人。

张正茂:对对对。另外一个就是通过交往,我也了解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和哈萨克这个民族,交了好多好多的好朋友、好伙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也招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知华友华的优秀人才。另外一个,我也在积极推动把我们中国更多的企业能够推到“一带一路”去。

记者:对,您刚才说您在哈国育种的时候,您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你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这样说,那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令你至今难忘的事情?

张正茂:那很多。在2019年,我去访问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72岁的塔肯院士邀请我和我们那个郭东伟教授到他们家去做客。去以后,我一看,那一个大桌子上头满满的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后来,他在那儿就端起酒杯就跟我说。他说,我们哈萨克人有一个讲究:第一次,我们能够见面,我们就认识了;如果说第二次还能见面,那么,我们就成为好朋友;第三次见面,邀请你到我家来,你就是我的家人。(记者:家人。)然后,这个老先生就跟我说,今后,你就是我的家人,欢迎你随时回家。哎呀,我就特别感动。

记者:这也是你在异国他乡收获的温暖。

张正茂:是是是。另外一个,这不是今年3月份,疫情过去以后,我是第一次访问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食品系的教授古丽,她就跟我说,今天,我要领你去吃一个非常好吃的酒店,同时,她还叫了我的小麦育种的搭档叫什维钦克,还有我的三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准备了特色的美食,拿了最好的五星伏特加。古丽教授端起酒杯慷慨的祝辞,表达了美好的祝福。紧接着,什维钦克他就在那跟我说我们的育种的进展,说我们共同选育这个品种即将诞生,这是我们俩生的孩子,今天,给我们这个孩子应该取个名字。后来,古丽就说我们就起个名字叫“张”。哈萨克语“张”表达的意思就是说期望、未来的意思。(记者:对。)后来大家都说这个名字好。(记者:寓意很美。)不管咋说我们“张”美好、期望、未来,然后我们一起去干杯,到最后要为“张”干杯,你说我高兴不高兴?(记者:对。)哎呀,太感动了!

——片花——

中亚与大陆西北地区在气候、地理、土壤条件等方面相似度较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抓这种先天优势,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邹宇锋介绍,随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教育、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科学家加入其中,在中亚国家播撒农业的种子。

“张正茂教授是代表国家首批走出去的一线农业科学家,在‘一带一路’农业领域的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个真正的农业的使者,像这样的老师在我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是有很多。”

“农学里面的育种、栽培、节水灌溉、食品、土壤改良、生态还有畜牧,这些方面的专家都加入到我们示范园的工作(中)来,所以我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大,我们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目前,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得到了18个国家、106个科教单位和企业的积极响应,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和白俄罗斯等5个国家,共建立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让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国际友谊的种子逐渐远播。

“我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代表中国输出的是友谊的种子、农业的种子、合作的种子、共享的种子,我们获得的友谊还是沉甸甸的”。

广播访谈《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正在播出。

欢迎继续收听!

记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您一样去中亚交流合作的老师多不多?

张正茂:从学校来说,一直非常重视这个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吴校长曾经指出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争做5个标杆。这5个标杆就是:培养卓越农林优秀人才的标杆、争做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标杆、做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杆、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争做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标杆。要做这个“一带一路”的标杆,要有点办法,那没有办法不行。所以学校在这一块儿,就在2016年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这个联盟也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单位的积极响应,截止现在有18个国家、106个科教单位和企业来加盟。

目前,我们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和白俄罗斯等5个国家,一共建立了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要建立这么8个农业示范园,就需要大量的专家教授参与其中。(记者:是,需要人才进去。)所以,我们在这一块儿参与的专家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了。目前,农学里面的育种、栽培、节水灌溉、食品、土壤改良、生态还有畜牧,这些方面的专家都加入到我们示范园的工作(中)来,所以,我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大,我们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记者:那像您这样的育种人有多少位?

张正茂:旱地小麦育种我们现在有两位。但是,现在我们这不是都老了嘛,我们的年轻人也加入了三位。

记者:看来您的事业是后继有人了,可以这样说吧?

张正茂:是是是。现在,我给我们的年轻人说,让他们要接着我们的这个事业来把这个要做下去,年轻人还是未来,他们肯定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记者:育种人是孤独的,因为您跟我说育成功一粒种子,最短是需要10年的时间,就感觉您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种子的这个事业上,那您的家人有没有意见,或者是您心里对这个家里人有没有愧歉?

张正茂:哎呀!这个事情还真是,反正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为你在工作上投入多了,家庭就投入少了。别人说是“五一”节放假,国庆节放假上哪儿旅游,我们这都没有,“五一”节我们地里头开始做杂交,国庆节的时候我们在田间播种,暑假那时候虽然说放假了,收回来的小麦,我们要精选、脱粒、烤种一系列事情,所以这一年没有几天休息的。我妈你看今年都88(岁)了,她经常跟我说,你能不能每一周回来一次啊?那不可能的事儿。有时候一个多月都不回去。我妈那天跟我说,说是,我好着没事儿,你就在国外安心工作。你说,这个时候(我)心里头咋能不难受啊,所以,我就回来以后第二天赶紧开车回去,去看一下老妈。那我爱人这儿就更不用说了。但有时候我妈也还说,咦!我娃这个本事大得很,还把小麦都种到国外去了。

记者:因为我看您头发已经花白了,但是现在依然还忙碌在田间地头,而且还要经常走出去,为中国的涉农企业忙碌奔走,就说是您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就是很轻松的这种退休生活呢?还要继续……

张正茂:原来我一个很好的朋友,也是我们学校的很有名的一个教授。他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人这一辈子啊,还是要干点事儿,一定要想干点事儿,还要能干点事儿,还要能干成一点事儿,就是能干大事儿,你就干大事儿;能干小事儿,干小事儿。不管咋说,你要告诫自己,还是要干一些有意义的事儿。你看我们沐浴在阳光下,沉浸在天然氧吧里头,心情也好,有时候你就看见小麦非常亲近,另外一个,干了这么多年,有好多人也给我打电话,能不能给咱帮帮忙啊?那咱就是借这机会也是给人帮忙嘛。

记者:你等于是成为了一座桥梁。

张正茂:因为我们这些企业现在也想走出国门,也想走上“一带一路”,但是他没有这个人脉关系,也缺乏经验,那么我就有这个优势,我就把大家联络起来。

在2019年的11月,我就发起成立了一个叫“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就给大家搭建一个平台。这个组织它是一个非盈利的、非政府的组织。目前,我们有8个国家的32个科教单位和企业参加,围绕小麦的种质资源、小麦的育种、小麦的栽培、小麦的收购、仓储、加工和国际贸易,甚至我们现在还做到在粮油领域的投资,这些方面的共同问题大家可以进行研讨,然后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

目前,我们这个(联盟)也吸引了我们国内的比较大的一些企业来参与。前几天,巴基斯坦品第干旱农业大学的一个教授,他给我还写信,问着说,今年,我们那个联盟年会怎么开呀、什么时间开呀、我能不能到中国去呀?另外就是我们这些国家里头,现在也有一些像俄罗斯的、哈萨克斯坦的、吉尔吉斯的、乌克兰的、土耳其的、伊朗的、埃及的,这些国家都有。所以,我也通过这个来积极帮助他们能够互相地合作,抱团取暖,然后共同走向“一带一路”。

记者:作为育种人,您真是有操不完的心,(张正茂:是是是。)为您点赞。(张正茂:好,谢谢!)好的,张老师,感谢您接受我们采访。

在采访结束时,张正茂又接到了一家涉农企业的电话,向他咨询在中亚开拓市场的相关事宜,他耐心细致地解答着,享受着这种忙碌,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是幸福而充实的,正像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做一粒种子,向上生长,无问东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