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70岁的公孙弘没本事、没背景,汉武帝为何力排众议封他做丞相?

作者:木兮书影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任命70岁的公孙弘为丞相,满朝一片哗然,一度成为当朝的热门话题。

公孙弘,出身贫寒,因为没钱读书,40多岁才开始学习儒家经典,所以自身的文学修养也不高。就是这么一个要能力没能力,要背景没背景的老头,汉武帝却要封他做丞相,大臣们觉得诧异也很正常,但是这件事能成为热搜的原因是,他打破了汉朝的丞相的选拔标准。

70岁的公孙弘没本事、没背景,汉武帝为何力排众议封他做丞相?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要知道,在公孙弘之前,汉朝有18位丞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贵族。历代丞相要么是功臣或者是功臣的后代,要么是皇亲国戚,反正无一例外做丞相之前都是有爵位在身的。

公孙弘呢,一看就是两头不沾边,那他做了什么独得汉武帝的青眼,让帝王为他破例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汉武帝贵为帝王,终究也不能免于俗套。

汉武帝破格任命公孙弘,说到底不过是利用罢了,他要宣告世人:只要是我想用的人,就可以封侯拜相;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君王,他要加强皇权,树立权威,去完成自己的大业。

70岁的公孙弘没本事、没背景,汉武帝为何力排众议封他做丞相?

01起因:贵族不好驾驭,甥舅矛盾触发的人事变动

汉武帝登基后,任用自己的舅舅田蚡做丞相,田蚡呢也没什么过人的才能,能够当上丞相完全凭借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他的丞相之位是完全是依附于汉武帝,按理说他应该对汉武帝毕恭毕敬,唯汉武帝马首是瞻。可是他偏不,倚老卖老,提的要求一个比一个过分。

据《史记》记载,田蚡没事就去找汉武帝喝茶,一坐就是半天,然后提一些自己的想法,起初汉武帝基本都采纳了,田蚡于是得寸进尺,开始频繁地向汉武帝推荐官员,汉武帝碍于亲情也应承了。有一次,汉武帝想要安排自己人,发现朝廷各部门的要员都是田蚡的人,自己的人压根插不进去,这把他气得够呛,于是等田蚡再来推荐人的时候,他似笑非笑地说道:“舅舅啊,你啥时候把该推荐的人推荐完了,告诉我一声,我这有几个人也等着安排上岗呢!”

皇帝这么说了,田蚡要是有点脑子,都该知道要收敛,但是他不进没收敛,还变本加厉了,这次他是真的惹怒汉武帝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说是田蚡的房子要扩建,旁边正好是一个政府衙门,于是他跑去跟汉武帝讨要这块地,汉武帝当场就炸了:“你怎么不说把武器库也改成你家的房子!”田蚡这才意识到汉武帝真的生气了,于是再没敢提这事。

70岁的公孙弘没本事、没背景,汉武帝为何力排众议封他做丞相?

02 皇帝要破局,跟标准反着来得就是合适的人

田蚡回去了,汉武帝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沉思着,田蚡是自己的舅舅,凡事都依仗着自己,却还是不跟自己统一战线,整天想着自己的利益,何况是那些功臣和他们的后代?

为了将皇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汉武帝知道他必须做出改变,于是他千挑万选,找到了公孙弘,他考虑的标准跟才能无关,跟背景也没关系,只要跟以前丞相的标准反着来,那就是他要找的人。

要说按着这个标准,70%以上的官员都符合要求,公孙弘跟这些人有啥不一样呢?

70岁的公孙弘没本事、没背景,汉武帝为何力排众议封他做丞相?

03 公孙弘误打误撞,要的就是年老,不执拗,世故圆滑

要说啊,会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人就是升得快。

公孙弘是个喜欢琢磨、喜欢复盘的人,在经历了几次汉武帝安排人物,他兢兢业业的干完去给老板汇报的时候,发现老板都不听,他就不太理解,既然不重要,为啥有安排我去做呢?到底是哪里不对?

于是他开始琢磨汉武帝,思考汉武帝是个怎样的人,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喜欢听什么话?

琢磨一阵子后,他得出结论,汉武帝喜欢尊重他的人。于是他调整跟汉武帝的汇报方式,一改之前自己的调查-分析-结论的汇报模式,改成了描述问题——分析现状——解决方案123+每个方案的利弊,说完了问汉武帝,您看选哪个方案比较好?

让老板们做选择题,而不是判断题,更不是问答题,这就是公孙弘的晋升秘籍。

汉武帝的英明神武在公孙弘这得到了满足,于是也就乐意安排他做其他事情,而让公孙弘老来红的关键是:公孙弘没有原则,或者说他的原则只有一个:老板说的都是对的。

70岁的公孙弘没本事、没背景,汉武帝为何力排众议封他做丞相?

本来开会前,他和同事商量好一会儿要怎么发言,结果开会的时候发现汉武帝的想法和大家不一样,其他人都想好要怎么跟老板据理力争,公孙弘一站起来就说:我觉得领导说得对。他这种临阵倒戈的行为让大家很看不起,不过没关系,老板欣赏就好,先是破格封他为平津侯,后来又力排众议让他做丞相。

公孙弘通过放弃自己的主见和立场迎合汉武帝得以加官进爵,汉武帝则利用公孙弘树立了一个通过顺从皇权而取得富贵的典型,表达了他对加强皇权的政治立场,同时也是告诫贵族子弟,祖上的荣耀和功勋护不住他们一辈子,他们的荣华富贵取决于皇帝。

他们是各取所求,合作共赢。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公孙弘在汇报的不到老板回应,马上反思,琢磨问题出在哪,然后去调整,这样的思考和行动力放到现在也是值得学习的。

参考材料:

《汉武帝和他的时代》姜鹏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