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谈谈《三十六计》:成书年代晚,错把小说当史实

谈谈《三十六计》:成书年代晚,错把小说当史实

军事斗争当中,不可避免会用到很多阴谋诡计,《孙子兵法》里有句话,叫“兵以诈立”,李零先生还用这句话作了他研究《孙子兵法》的著作的书名。

《易经》当中,用九表示阳,用六表示阴。所以和阴谋诡计有关的事,往往也和数字“六”挂钩。比如西汉初年的陈平,司马迁说“多阴谋”,又说他“六出奇计”,具体是哪六条计策?司马迁没说,后人凑了六件事,其实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没法确定是哪六件事,而是说到阴谋诡计的事,那就六吧。

六六三十六,三十六计、三十六策、三十六着……这类说法可能产生得也挺早的。《南齐书·王敬则传》说:“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这是三十六策这个说法,最早见诸记载,实际上很可能还有更早的,只是今天见不到了而已。但这里三十六策显然是虚指,就是计策很多的意思,和今天我们能读到的《三十六计》,完全不是一回事。

《三十六计》成书很晚

说到《三十六计》这书,大概可以确定几点:

第一,产生年代肯定很晚。

近代以前,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书目,提到过这本书。

中国是有编书目的传统的。有官方行为,最著名的像《七略》,像《四库全书总目》;也有私藏的目录。尤其是到了清代,学问已经做得非常内卷,学者们功夫下得特别细,但仍然没有哪种书目,提到过这么一种《三十六计》。

这说明,要么就是天下读书人都没见过这种书;要么就是有人见过这种书,但觉得太不上档次,也就没人提。

有人因为上面引用的那句“檀公三十六策”,檀公是指南北朝时候的名将檀道济,就认为三十六计是檀道济写的,这是不可能的。《三十六计》这书里,举的很多案例是元朝才有的,所以《三十六计》这书诞生不早于元代,从语言风格看,很可能晚到清代甚至近代。

1941年,有人在陕西邠县书摊上发现了一份手抄本的《三十六计》,当年就由成都兴华印刷厂用土纸排印,这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三十六计》的来源。 但这之后,《三十六计》的影响,像野火般蔓延,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论在民间的实际影响,可能真是超过《孙子兵法》了,因为读《孙子兵法》是有门槛的,《三十六计》里虽然有些故弄玄虚的话,但主要内容读起来没什么门槛,现在也确实有出版社把它当“国学经典”出版了。

《三十六计》作者文化水平不高

第二,《三十六计》这书作者,文化水平不高。

三十六计的名字,像什么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指桑骂槐、上屋抽梯、声东击西……都是民间俗语。

作者为了解释这些俗语,举了一些案例。文化人也不会这么举例子。

就拿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来说,这个天是指天子,具体说是唐太宗李世民。

相关故事是这样的:唐太宗要东征,可是到了大海边,看见白浪滔天,害怕了,怕晕船,更怕翻船淹死在海里,就不想去了。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人,自称是住在海边的一个财主,请唐太宗到自己家做客。唐太宗就带着百官去了,只见这户人家,大门两边一眼望不到头,都用张着五彩的幕布挡着。唐太宗也没多想,这是炫富呗。进了门,到了房间里,开始喝酒饮宴。不知不觉欢饮了很久,唐太宗忽然觉得地板在晃动,满耳朵都是风浪的声音。唐太宗吩咐,给我把幕布都揭开,一揭开才发现,自己是在船上,已经出海走了很远了。

唐王天子害怕大海,手下的文武官员就想了这么条计策,把他骗上船,出了海,逼他坚持东征。所以叫“瞒天过海”。

唐太宗地下有知,听闻这个故事,棺材板大约是按不住了。我英明神武的人设呢?怎么给你说成一个看见海上风浪就怕得不行的软蛋了?这呼应我们讲《三国演义》时反复强调的一点:民间趣味,就喜欢把好皇帝讲得没用,正因为还认你是好皇帝,所以要把你说得没用。所以刘备被弱化这事,真没什么好抱怨的,你再能耐比得了唐太宗么?你再给《三国演义》塑造得没什么用,比这个唐太宗还是有用点吧?

《三十六计》把这条计策,放在第一条,可见他是一个民间文艺爱好者,而且把民间故事当历史事实。

把《三国演义》当史实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挑几个《三十六计》里的三国故事简单说说: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说“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这说的是群英会蒋干盗书,曹操杀了蔡瑁、张允。

历史上没有蒋干盗书的事,曹操觉得周瑜年纪轻,又有才华,认为可以把他从孙权那边挖过来。于是派了一个叫蒋干的,去游说周瑜。周瑜向蒋干展示孙权对自己之优厚,以及自己对孙权的忠诚。蒋干也是高明的人物,看到这种情况就知道没必要再废话,于是笑笑,啥也没说就回去了,还对曹操盛赞了周瑜一番。这是典型的高手过招,不用真动手就知道输赢了。

曹操也没有杀蔡瑁、张允。《三国志》里,荆州本土派向曹操投降的时候,蔡瑁并不是特别积极的人物,所以曹操拿下荆州之后,派官的时候,蔡瑁排名也不靠前。但蔡瑁和曹操是老相识,曹操还专门到蔡瑁家拜访过,公事没你啥事,但咱们可以叙叙私人的交情。

这里整个用的是《三国演义》的典,而不是历史。

接下来第三十四计“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三十五计“连环计”,庞统骗曹操把战船都锁起来。——这么看,《三十六计》的作者对《三国演义》是真熟,而且是真把《三国演义》当历史。

古代的社死

一个文化人却把《三国演义》当历史,在古代意味着社死。

清代编《四库全书》,广泛搜集各种书籍,但是《三国演义》这样的通俗小说,当然还有其他小说、戏曲之类的,是坚决不收的。纪晓岚这些四库馆臣们,一边编书目,一边给书加按语。这个工作非常繁重,所以需要时不时吐槽下放松情绪,如说到元朝人鲁贞所撰《桐山老农文集》,就发了这样的议论:

其文亦闻见颇狭,或失考正。如《武安王庙记迎神词》中有“兰佩下兮桂旗扬,乘赤兔兮从周仓”句。考周仓之名不见史传,是直以委巷俚语镌刻金石,殊乖大雅。

大意是:这人啊,学问有限,考证也不严谨,比如说他写个关羽题材,来一句“乘赤兔兮从周仓”,周仓这人史书上没有啊,严肃的场合你提他干嘛呢?太不体面了。

就是说,他认为在正式著作中用到民间三国里的典故,丢人,但另一方面,他也是熟知民间三国的。不然的话他就应该自我怀疑:周仓这人我没听说过,是不是《三国志》哪个犄角旮旯提过,我没注意啊?我再去查遍书吧。说明当时民间三国故事传得大家都懂,但是自认为有文化修养的人,会刻意避免去提他的。

再说个特别倒霉的例子:有个叫朗坤的官员,有一次给雍正皇帝上奏折,说了一句“明如诸葛亮,尚误用马谡,臣焉敢妄举”。像诸葛亮这么明察秋毫的人,也有错用马谡的时候,可见举荐人才难啊,我不敢瞎举荐。

这句话把雍正皇帝惹火了,对朗坤的处理是,革职,枷号三个月,鞭一百。

怎么啦就把皇帝气成这样,雍正说,你怎么可以在奏折里提《三国演义》呢?

朗坤冤啊,诸葛亮错用马谡这事,不光是《三国演义》里有,《三国志》原文里也有啊。皇上您这个批示,倒是暴露了您熟悉《三国演义》,但是没看过《三国志》,所以才会把史书上记载的事情,当作《三国演义》虚构。但你敢和雍正皇帝解释吗?朕就是这样的汉子,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我就是误会了错打了你了又怎么样吧?

总之,这些例子都反映了古代上流社会,对《三国演义》或者民间三国,既很熟悉又表面上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像《三十六计》这样公然高调引用《三国演义》还认为这就是历史的,肯定不会是文化人的作品。

《三十六计》是兵书吗?

第三,说一下《三十六计》在大陆的兵书传统里,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历代兵书,要说哪一部最重要,没有之一,那当然是《孙子兵法》十三篇。

范围扩大一点,宋代以来,最被推崇的兵书,有所谓“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武经七书之外,写得非常好的兵书当然还有。比如《墨子》里也有一组谈军事的文章,全是军队应该如何组织的细节;再比如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这种兵书和《孙子兵法》读起来完全不是一个感受:读《孙子兵法》面对的是一个有点凶残又很有趣的灵魂;面对《纪效新书》,就好像面对一个面容刚毅、一身腱子肉的男人,感受到的是强劲的威势和巨大的压迫感。

但是,任何兵书的目录里,都不会收《三十六计》。一来过去很可能根本不存在这本书,二来即使存在,也不会被传统学者正眼看。

也就是说,这部书在兵书传统里,没有地位。

现在有人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并称,甚至误以为三十六计出自《孙子兵法》,其实它们完全是两回事。

很多名将喜欢宣称自己的用兵之道,都来自《孙子兵法》,不管是真是假,他愿意和《孙子兵法》套近乎。或者有人读《孙子兵法》读傻了,纸上谈兵打败仗,这样的例子也可以举一堆。但《三十六计》不同,不论正面的负面的,它就是没什么影响。

结语

《三十六计》能够流行,其实和军事没有关系,和相信“商场如战场”“官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各种场如战场的人有关。

三十六条计策,又分成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好像很有体系感;每条计策前面用《易经》的语言包装一下,好像很有高级感;然后加按语,讲故事,又很有接近感……它的各种特点,都是很符合大众传播的需求的。

更重要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历次文化革新,并没有打倒传统文化,但是打乱了传统文化里的鄙视链,过去文人瞧不上《三十六计》的理由,对于今天的很多读者来说,是不存在的,这和《三国演义》地位的变化,遵循着大抵相似的规律。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勃

责编 陈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