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XX建设项目复产复工应急处置方案

作者:大碗
  1. 事故风险分析

春节后,复产复工期间,历来是各类事故的易发期、高发期,为了

贯彻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和佛山高明区安监要求,切实抓好公司复产复工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坚决遏制事故发生,特制定公司复产复工应急处置方案。

危险源清单
序号 施工场所 工序/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1 施工现场 脚手架工程 施工方案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等
2 脚手架基础不能保证架体的荷载 架体倒塌、高处坠落等
3 脚手板铺设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等
4 架体稳定性不符合要求 架体倒塌、高处坠落等
5 脚手架荷载超载或堆放不均匀 架体倒塌、倾斜等
6 架体防护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等
7 无交底与验收 架体倾倒等
8 人员与物料到达工作平台的方法不合理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
9 架体不按规定与建筑物拉结 架体倾倒等
10 脚手架不按方案要求搭设 架体倾倒等
11 施工现场 模板工程 无针对混凝土输送的安全措施 机械伤害等
12 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不符合要求 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等
13 支撑模板的立柱的稳定性不符合要求 模板坍塌等
14 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或存放不符合要求 模板坍塌等
15 悬空作业未系安全带或系挂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等
16 模板工程无验收与交底 倒坍、物体打击等
17 模板上施工荷载超过规定或堆放不均匀 坍塌、物体打击等
18 施工现场 高处作业 员工作业违章 高处坠落等
19 安全网防护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
20 临边与“四口”防护措施缺陷 高处坠落
21 施工现场 施工用电作业 外电防护措施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触电等
22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不符合要求 触电等
23 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缺陷 触电等
24 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触电等
25 电线电缆老化、破皮未包扎 触电等
26 非电工私拉乱接电线 触电等
27 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 触电等
28 电缆架设或埋设不符合要求 触电等
29 灯具金属外壳未接地 触电等
30 潮湿环境作业漏电保护器参数过大或不灵敏 触电等
31 闸刀及插座插头损坏、闸具不符合要求 触电等
32 不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要求导致防护不足 触电等
33 手持照明未用36V及以下电源供电 触电等
34 带电作业无人监护 触电等
35 施工现场 货梯安装、拆除及作业 限位器、保险装置等不符合要求 设备倾翻等
36 违章指挥 机械伤害等
37 路基与轨道不符合要求 设备倾翻等
38 电器装置设置及其安全防护不符合要求 机械伤害、触电等
39 司机、挂钩工无证上岗 机械伤害等
40 安装及拆除时未设置警戒线或未进行监控 物体打击等
41 装、拆人员无证作业 设备倾翻等
42 施工现场 起重吊装作业 起重吊装作业方案不符合要求 机械伤害等
43 起重机械设备有缺陷 机械伤害等
44 钢丝绳与索具不符合要求 物体打击等
45 路面地耐力或铺垫措施不符合要求 设备倾翻等
46 司机操作失误 机械伤害等
47 违章指挥 机械伤害等
48 起重吊装超载作业 设备倾翻等
49 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等
50 高处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等
51 作业平台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等
52 吊装时构件堆放不符合要求 构件倾倒、物体打击等
53 警戒管理不符合要求 物体打击等
54 施工现场 木工机械 传动部位无防护罩 机械伤害等
55 圆盘锯无防护罩及安全挡板 机械伤害等
56 使用多功能木工机具 机械伤害等
57 平刨无护手安全装置 机械伤害等
58 施工现场 手持电动要具作业 保护接零或电源线配备不符合要求 触电等
59 作业人员个体防护不符合要求 触电等
60 未做绝缘测试 触电等
61 施工现场 钢筋冷拉作业 钢筋机械的安装不符合要求 机械伤害等
62 钢筋机械的保护装置缺陷 机械伤害等
63 作业区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机械伤害等
64 施工现场 电气焊作业 未做保护接零、无漏电保护器 触电等
65 无二次侧空载降压保护器或无触电保护器 触电等
66 一次侧线长度超过规定或不穿管保护 触电等
67 气瓶的使用与管理不符合要求 爆炸等
68 焊接作业工人个体防护不符合要求 触电、灼烫等
69 焊把线接头超过3处或绝缘老化 触电等
70 施工现场 拌和作业 搅拌机的安装不符合要求 机械伤害等
71 操作手柄无保险装置 机械伤害等
72 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达不到要求 机械伤害等
73 作业平台的设置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等
74 作业工人粉尘与噪声的个体防护不符合要求 尘肺、听力损伤等
75 施工现场 物料储存 易燃易爆物及危险化学品的存放不符合要求 泄漏、火灾等
76 料具违规堆放 料具倾倒等
77 施工现场 消防管理 无消防措施、制度或消防设施 火灾等
78 灭火器材配置不合理 火灾等
79 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 火灾等
80 生活区 生活设施及管理 食堂不符合卫生要求 食物中毒等
81 厕所及洗浴设施不符合要求 摔倒、传染病等
82 食堂采购不认真 食物中毒
83 新冠肝炎 传染病

二、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复产复工期间成立项目部内部应急处置指挥部,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6个专业组,其组织架构如下图。

应急处置指挥部

当班抢险组

疏散警戒组

后勤保障组

抢修保障组

抢险支援组

救护安置组

(一)应急处置指挥部成员一览表

项目 姓名 单位(部门) 职务 内线电话和手机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现场指挥

(二)应急专业组一览表

专业组名称 组长 职务 联系电话
当班抢险组
疏散警戒组
救护安置组
后勤保障组
抢修保障组
抢险支援组

(三)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处置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设在项目部办公室,或根据事故实际情况需要另外选择适合地点。

应急处置指挥部职责如下:

①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②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③协调和指挥事故现场处置有关工作;

④批准本方案的启动与终止;

⑤负责发布终止应急处置行动的指令;

⑥负责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2)总指挥职责

①组织制订本单位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②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协调与调动;

③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④批准本方案的启动与终止;

⑤授权在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⑥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及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3)副总指挥职责

①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②指挥协调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

③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总指挥汇报抢险处置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④总指挥不在时代替总指挥负责指挥处置;

⑤及时落实总指挥关于应急处理的指示。

⑥组织应急处置方案的定期修订及演练。

(4)现场指挥职责

①复工复产现场处置方案的初步拟定;

②具体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的协调;

③副总指挥不在时代替副总指挥负责现场指挥处置;

④及时落实总指挥及副总指挥关于应急处理的指示;

⑤积极参与应急处置方案的修订及演练;

⑥现场处置结束后的分析、总结与专项报告。

(5)当班抢险组

①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按预定方案实行抢救伤员、进行消防控制以及抢险救灾;

②负责固定消防系统的启动使用和保障其运行;

③负责危险化学品泄漏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④负责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⑤负责执行其他现场事故抢险中消防、工艺处置工作。

(6)疏散警戒组

①负责事故现场周边交通管制和疏导,开启处置车辆进入的消防通道门,保障处置交通顺畅,维持现场秩序;

②负责警戒区域内重点目标,重点部门的安全保卫;

③负责警戒区域的治安巡查,依法制止打、砸、盗的非法行为;

④疏散事故地点无关人员和车辆,禁止一切与处置无关的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⑤维持疏散集散地和安置地点的治安秩序。

(7)救护安置组

①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护;

②对本单位应急疏散安置工作负责;

③引导必须撤出的员工有秩序地撤至安全区或安置区;

④维护安全区域或安置区内撤出公众的安全,稳定人心和社会秩序。

(8)抢修保障组

①负责保障事故现场、周边灾区的抢救、洗消用水及安置地点的用水,及时处理消防供水设施和管网的故障;

②负责处理事故现场、周边灾区供电故障及实施临时断、送电作业。

③负责用堵漏器具的堵漏抢险和有关工艺设备设施的抢修;

④负责保障通讯设施使用良好。

(9)后勤保障组

后勤保卫组为事故处置的机动人员。后勤保卫组人员在接到事故报警后,负责组织应急处置过程所需物资器材,保障物资器材供应和现场抢险人员饮水用餐。

(10)抢险支援组

抢险支援组人员在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与当班抢险组人员一起共同做好事故现场的工艺处理、消防灭火、现场控制、人员救护等工作。

三、应急救援措施

1. 当发现事故,从业人员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现场管理人员(救援小组组长)立即暂停现场的生产活动,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

2. 项目负责人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奔赴出事地点迅速组织抢救伤者,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救护。

3.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并送往医院。

4.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

5. 项目安全负责人组织人员对出事地点的范围进行现场保护及安排人员作警戒。根据出事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程序,用交通工具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四、应急救援措施应急响应程序

(一)一般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当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报告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组长的指挥下,按分工各施其责。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 当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发生者应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及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或公司负责人公司主管部门。
  2. 立即启动公司制定或项目部制定的应急救援程序,
  3.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上级应急救援小组还没有来到前,由组长指挥,按分工分别同时完成以下工作:a.尽全力抢救伤者,尽可能找有利伤者医治的指定工伤医院;b.判断事故发展的可能性,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发生二次伤害;c.保护现场;d.向上级报告事故概况,保持与上级的联络;e.按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紧急疏散人员;f.接应上级和政府救援组织;g.落实现场警戒工作,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
  4. 救援工作结束,险情控制后,现场管理人员要做好在场工人的组织管理和安全教育,协助事故调查组和善后工作组的有关工作;
  5. 在调查组没有指示前,不得破坏现场;加强对事故现场的治安管理。

五、现场处理与事后生产恢复

工程项目安全负责人接到突发事故情况后,认真保护事故现场:

1. 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 应积极妥善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及恢复生产工作。

5. 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清理事故现场应在调查组确认的情况下进行,并充分记录后才能进行;不得借口以恢复生产为名清理现场造成掩盖真相。

6. 项目安全负责人负责对事故发生全过程向公司及有关部门作书面汇报。

7. 当出现重大事故时,同公司生产经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全公司属下各单位召开现场会议。

六、附应急处置响应流程图

接警

级别判断

应急响应

启动应急响应

信息收集

联络、上报

扩大应急

应急资源到位

应急处置

处置组赶赴现场

事态控制

应急增援

应急恢复

应急结束

总结评审

现场清理

解除警戒

善后处理

事故调查

现场抢险

医疗救护

人员撤离、疏散

信息传递

不可控

指挥人员到位

报警

119、120

是i

事故发生

应急避险

事故影响周边

报政府应急部门启动场外应急

通知受影响单位、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