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烧纸钱是陋俗还是传统?多城禁令下的文化思考

作者:罗花花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如哈尔滨、兰州、青岛、重庆、上海等纷纷出台了关于禁止生产销售冥币纸钱的相关规定。其中,上海的规定相对宽松,主要要求殡葬服务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劝阻和制止在殡葬服务场所中妨害公共秩序或抛撒、使用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行为。其他城市则在一定程度上都含有禁止冥币纸钱的销售和生产。此次,江苏南通市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明确禁止了冥币纸钱的生产与销售。面对这些规定,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规定是否合理?我们普通民众是否应该支持?成了广为谈论的话题。

烧纸钱是陋俗还是传统?多城禁令下的文化思考

追溯历史,我们何时开始使用冥币纸钱来祭祀逝去的亲人呢?

据唐代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古代人们曾用实物祭祀逝去的亲人,这些东西可都是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贵重物品。汉代则开始使用宝钱陪葬。从魏晋时期起,纸钱逐渐成为送葬的用品。到了唐代,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盛行烧纸钱送葬。由此可见,使用冥币纸钱进行祭祀在大陆已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且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烧纸钱是陋俗还是传统?多城禁令下的文化思考

接下来,我们需要审视这些规定的依据是否站得住脚。

以南通最近发布的内容为例,其主张“摒弃丧葬陋俗,倡导文明祭祀”,将烧冥币纸钱视为陋俗和封建迷信。然而,这一观点在我看来并不成立。首先,从大陆的历史文化来看,祭祀逝去的亲人是对孝道的体现,这不仅是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更是对后代进行孝道教育的重要方式。我们自古有训,百善孝为先,其实祭祀去世的亲人也是孝的一种,这不仅仅是我们大人在怀念已去世的亲人,这是在教育后一代人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让我们想想,父母亲人过世了都要花钱买冥币纸钱孝敬,那么对活着的长辈亲人是不是更应该逢年过节要买些东西去看看,孝敬一下?

烧纸钱是陋俗还是传统?多城禁令下的文化思考

其次祭祀逝去的亲人也体现出了对生命的尊重。想想我们在给亲人烧纸钱祭祀时,谁不是庄严肃穆,有谁是嘻嘻哈哈的。我小时候不懂,在这个时候嘻嘻哈哈,结果迎来两个大巴掌。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对于生命要尊重,要敬畏,对长辈更要尊敬。最后就是说白了我就是想我的亲人了,哪怕他已经去世我也希望他过得好,烧纸钱是我们寄托哀思的而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烧纸钱是陋俗还是传统?多城禁令下的文化思考

当然,另一方面,文中提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点确实是一个有力的论据,我们也必须正视烧纸钱所带来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在城市中,大量烧纸钱会导致烟尘弥漫,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在农村是到坟上烧纸钱冥币,还容易引发山火,俗话说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禁止烧纸钱,毕竟这并不是一个日常行为,其影响与燃放烟花爆竹类似,可以通过对购买或者出售冥币纸钱数量的合理限制以及宣传来减少其负面影响。

烧纸钱是陋俗还是传统?多城禁令下的文化思考

最后对于这样的一刀切规定,如果立即执行,我们需要解决几个问题。首先,对于已经生产完成的冥币纸钱等祭祀用品,不能简单地一收了之,应该给予一定的缓冲时间,让红白喜事店主有机会消化这些财产。其次,随着清明节的临近,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祭祀方式,既要文明又要体现对亲人的思念。相关部门应该提供指导性的方案和意见,而不是简单地禁止祭祀。毕竟,清明节的意义在于缅怀先人,传承孝道,是中华民族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烧纸钱是陋俗还是传统?多城禁令下的文化思考

结束语:虽然这些城市出台了禁止生产销售冥币纸钱的规定,但但是目前执行肯定有难度。当然去强制执行的更是很少,只能说有了明文规定,有了更加强硬的劝阻理由。完全禁止烧纸钱,个人认为是行不通的。但我们可以考虑限制数量或寻找替代方式,如用纸花代替纸钱,不要烧。祭祀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在传承中体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

烧纸钱是陋俗还是传统?多城禁令下的文化思考

最后的最后,清明节将至,我们不仅仅缅怀自己的亲人,更向为我们中华民族之和平、社会稳定而牺牲的先烈们致敬,先烈永存,家国永念。

烧纸钱是陋俗还是传统?多城禁令下的文化思考

#清明祭英烈##全面禁止烧纸大家支持吗##南通禁止制造、销售冥币等殡葬用品,违规将处3倍以下罚款##清明节祭祀##清明追思家国永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