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作者:毒舌电影

这个新闻你应该还没忘记。

在上个星期三,一名央视记者正在报道河北燕郊一小区底商爆炸的新闻,突然遭到驱离。

工作人员喊着“不安全”,就将记者与摄像机向外推搡。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这个画面看懵了央视直播室里的主持人。

也被网友看得一清二楚。

没过多久,三河市人民政府出来道歉。

他们说是,“为防止发生次生危害,要求包括媒体记者在内的非专业救援人员进行劝离,期间,对仍坚持在现场采访的记者朋友进行了强行劝离。”

而在同时,另一个视频也被发了出来。

是同样的地点,央视记者许梦哲在自己的视频号上发布一则短视频。

画面中,一群人在爆炸现场推搡着记者离开现场。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危险,新闻。

当时的情况是否有必要清场,我们无法确定。

但可以感受到的是,危险的,或许是新闻。

01

还记得什么是新闻吗

这个问题你或许感到奇怪。

我们不是天天在看新闻?

但我们常常忘了分辨,那是真正的新闻,还是充斥耳目的白噪音。

今天,新闻越来越“新”了。

《新闻女王》除了每一集的开头,将“新闻”以好词好句的方式红底抄送。

本质上,还是以“新闻”外壳,包裹“宫斗”剧情。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去年上映的大热片《热搜》,看似是让自媒体发挥了“调查”真相的力量,一个制造“热搜”的公众号,编辑部的人突然良心发现,准备去报道少女被性侵的新闻。

新闻以自媒体的形式出现。

但自媒体最终只能承认,自己没有资格报道新闻。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再看,去年的《不止不休》,以记者为主题的好电影,拍出了记者不要命的冲劲。

但,在电影后半部分真正切入医院默许待检的存在的话题时,又像是踢到了棉花,打得有气无力。

而且,为什么,只将故事放在了21世纪初?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今年准备要上的《白日之下》,Sir之前在香港看过。

由真实新闻改编,女记者卧底福利院,最后踢爆它内部隐藏着的暴力看护与院长性侵病人一事。

其中,余香凝扮演的记者,卧底在福利院里,收集新闻素材。

此时,Sir才终于看到了一些属于当下这个时代的“记者”还带有狠劲的模样。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新闻是什么。

这个似乎很难回答。

但,我们日益清楚它不是什么。

当点开微博时,看到明星八卦,被热搜顶上去的无聊话题,或是一句无关痛痒的“被创造”出来的新闻时。

这就是新闻么?

当一场贵州的大火,还不如一句“秦朗你的作业”更受人关注时。

这是新闻么?

当一次次求救的网民要靠上热搜,才能获得舆论的关注时。

新闻又在何处?

终于。

张雪峰的那句话,又被他不幸言中了。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02

新闻现场在哪里

前几天,微博央广网发出了一则记者在3.15日来临前,调查淀粉肠的新闻登上热搜。

说是通过淀粉肠生产厂家的员工透露,里面用的肉部分是鸡骨泥。

网上舆论一时间爆炸。

毕竟淀粉肠刚刚成为地摊小吃的宠儿,如今却又因为“鸡骨泥不建议人吃”,又一次成为“黑心肠”的代表。

而中国食品报融媒体第一时间找到了这篇报道里的漏洞问题。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而这样的一则没经过严谨考证的新闻一经发酵,马上让淀粉肠小摊不得不自证清白。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人间

接着,就有许多媒体就跟着热度,发布另一则新闻#老人出摊卖淀粉肠无人问津#,并炒上热搜。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视频表示,老人在2小时内没有人来买淀粉肠,只能自己把淀粉肠吃了。

媒体是否去求证这个新闻的真实性?

今天的新闻好像不需要到现场了。

编辑一个话题。

截取一下网络素材。

在连线一下身份不明的网友:

好像就能够以“新闻”的名义登场。(很难想象你能在现实里遇到一个姓“皇甫”的先生)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我们当然需要关注食品安全。

但新闻的质量问题,也到了和食品安全同样迫在眉睫的程度。

就还是拿3.15晚会来说。

过去都能拿出一手的现场报道。

2016年,央视网报道的调查记者,为了卧底,连父母妻儿都断绝来往。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2011年,315揭露了“美赞臣奶粉吃出肉虫子”一案;

2007年,揭露“郭德纲代言藏秘减肥茶广告”一事;

2006年,揭露“医疗垃圾流入医院”;

2000年,韩红的一首《天亮了》唱哭所有观众。

这首歌背后却有一个血淋淋的案例——因为风景区的缆车质量不合规,导致一家三口在乘坐缆车游玩时,从一百多米的高空坠落。父母为了让2岁半的儿子活下去,在最后一刻,用尽全力将儿子举起......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这,是20多年前的3.15。

我们会发现,在那时候3.15晚会里的新闻,条条与民众生活有关,件件都踩在了健康安全的痛点上,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暗访得来的新闻,只等着在3.15晚会上被公之于众。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但今天的新闻现场哪里呢?

你常常会误以为,现实是一个巨大的抖音现场:

几十秒的内容。

一段煽情的配乐。

几句话的文案。

一个未出镜的“声音来源”。

这居然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新闻”。

Sir想起了《新闻编辑室》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战地记者在抗议人群中冒着危险,拍摄视频画面,却被人打了还被石头砸伤,导致肋骨断裂,一只手骨折。

总台主管问,这记者到底在想什么?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主持人威尔答:

他在想“那有新闻”。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一句简单朴实的回答,道出了所有记者内心的职业理想。

03

恶的消失

我们在失去“专业”的记者同时,新闻也逐渐放缓了对人性的记录。

在吴谢宇弑母案后,《三联生活周刊》专门出版了一期关于这个案件的专题。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在这个有预谋的谋杀案背后,媒体是否有必要要去剖析一个杀人犯的心理。

是否在为他拉同情分?

这也是《三联》这期专栏发出后,也有人认为不合适的地方,是在为杀人犯背书、洗地。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也许我们现在很少看到,这样一个非常有分量,有深度的报道,也是当下社会我们最需要的新闻。

它从吴谢宇的童年到与母亲的生活故事,最后,到杀人后逃亡阶段的想法与他选择的生活,事无巨细,刨根问底。

我们需要新闻对“人”的深度剖析,不单单将他视为“罪人”,还要把他看做一个“人”。

去追问一个为什么。

一如《我们与恶的距离》里。

那个一直想要寻求真相的律师,他想要的,就是让大众去知道,在那个凶残的杀人犯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知道,这种报复社会的人,在道德层面绝对是罪无可恕。

但,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家庭,是社会,还是他自己,让他走上了这一条极端的道路。

只有当我们真正知道了这些时。

我们才有可能真正避免下一次悲剧的再次发生。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这就是新闻的细节,也是它存在的必要性,相较于警方的蓝底通报,我们能在这样深度的、有血肉的新闻里,引发思考,而非一股脑的简单站队。

甚至,它也会让真正的犯罪,无影遁形。

李玫瑾之前说过一则新闻。

2004年,石景山四少年绑架案。

因为没钱去网吧,这四名少年想绑架一名有钱的同学,其中有一个提议说:我们可以做个大案,反正我们都不到18岁,法律不能判死刑。

之后,他们将那名同学骗到偏远地带,残忍的杀害了那名16岁的同学。

四个孩子从法庭出去后,在法庭之外相视而笑。

这一幕正好被北京电视台拍了下来,并在当天晚上就报道了这个消息,标题是《四少年躲过死刑,竟相视而笑》。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也是这“笑”,引发了众人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里“12至14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免刑责,产生了讨论。

就像最近群情激愤的,13岁邯郸初中生被三名未成年人霸凌杀害案件。

我们需要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疏漏的地方?

当我们的孩子遇到校园霸凌,应该告诉他们如何应对?

而面对这些问题,目前仍然缺少一篇对案件深入的报道。

如果没有清晰的认知。

那么再多的愤怒,都会像流动的沙丘,总有被时间吹散的一天。

如果没有新闻。

一切都只会白白发生。

一切都会重演。

04

人像的消失

还有人记得《人物》发布的《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文么。

当记者将每一个人生前的形象刻画地如此鲜明,在登机前,与朋友发的信息充满无限期待。

没有人不会为这些文字共情。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在众多人说,它吃“人血馒头”时,也有记者媒体站了出来,这关于以人为核心的采访与记录,比官方通告里念出冰冷数字,更有意义的存在。

也许没有记者的报道。

我们永远都无法如此近距离的感受到这种悲痛,来自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下的共鸣。

都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而这初稿,也都是由一个又一个面孔,活生生地组成的。

曾经,央视新闻策划了一个专题——你幸福吗。

记录了无数不同的人群。

在人群里匆匆走过的人,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摆摆手,敷衍地说一句:“我很幸福,我很幸福”,连脚步都不舍得为记者停留。

来到清华,随机采访的男学生,手里抱着运动专营店的包装盒。

他说,自己不幸福,因为刚跟女朋友分手。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在天津,摊主发挥当地人爱捧哏的特点。

“不姓,姓什么?”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到了山西太原,摄影机和话筒刚对准采访者,他的第一反应是,我是打工的,你不要问我。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问到建筑工人幸福么,小哥回答是,“在家不干活,有钱花就幸福”。

唯一遗憾的事,就是上班最遗憾。

逗得后头的工友乐不可支。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除此之外。

他们还有各种专题,“您认为GDP增长跟自己有关系吗?”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人间百态,五味杂陈,就算是插科打诨的人也好,仔细回答的人也好,记者与镜头,都将其记录了下来。

这群人真的幸福么?

也都并非如此。

不然怎么会在“幸福”之下,又有着另一幅面孔,那些欲说还休的话,那些躲藏在背后的闪烁,那些敷衍之下的三言两语.......

你能看出来许多许多不能说的故事。

虽然这个专题,常被网友当做一乐。

但,这种有真实生活感的新闻,让人感受到亲切。

新闻是对人群、社会的一种记录,他们并非是一个数字,一则通报,一个热点。

《新闻编辑室》里,为了确定一则“死亡通知”,在所有电视台都在通报死讯时,唯独ACN坚持了下来,等待来自医生的信息。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这也是因为,每一条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被看到的。

这更是为什么在《不止不休》里,韩东一定要搞清楚真相的缘由。

它关切着几千万乙肝患者的权利。

他们也需要被看见,需要被记录在社会历史中的。

但,电影里却是很可惜地将这事儿给和稀泥了——有些事,不是你想说清楚就能清楚的。

《新闻女王》只是宫斗剧,自媒体只能制造“假新闻”?网友:悲哀

我们无法预知,在新闻消失后,这一连串的反映之下,未来的我们即将会来到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我们在吃瓜翻车后,养成了让真相“飞一会”的习惯;

在某地暴露出社会问题时,养成了以“等待警方”通报就尘埃落地,不去深究的惯性思维;

当大S的离婚事件成为舆论中心时,却又让更多社会议题的讨论,成为自然而然的盲区。

新闻到底是什么时候不再变得犀利,与针砭时弊的。

它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与我们慢慢疏远,逐渐沦为一条实时通报,又与我们再无关联的。

也许,这个模糊的时刻,我们早已心知肚明。

当网民们上网断案,自主希望让某件事上热搜,不惜自己充当“暗访记者”时,这背后的荒诞与辛酸。

这种慷慨激昂的正义感来自何处,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坚持又是来自何处。

也许一句“懂得都懂”,大家也都不再明说。

但,我们无法忽视的是,一条新闻,一位优秀的记者,一个我们追求了许久的真相,曾经给我们带了怎么样的震慑与安慰。

所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

只需要想一想:

我们准备为未来留下什么?

到底是今天四处纷飞的空洞讯息。

还是等待着有一天:

它会构成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画面。

它会是人民说出的每一句话。

它也是组成历史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标点符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精品长文创作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