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到春天就过敏,3个好习惯有助于远离过敏“元凶”,轻松预防

作者:有来医生

佳佳是一名10岁的小男孩,常年受到鼻痒、鼻塞、眼痒的困扰,家长误以为是感冒,自行口服感冒药治疗,但病情常反复发作,难以忍受,于是家长带他前往医院就诊。

佳佳随家长一起进入诊室后,一副痛苦的模样,不停地揉着眼鼻,家长满脸愁容,告知佳佳常年不停的鼻痒、眼痒、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及鼻塞,无明显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感冒药没停过,一停就反复,不能受凉,受凉后就会加重,既往有湿疹史。

根据佳佳的病情,初步可诊断过敏性鼻炎,为其进行过敏原检查,提示:屋尘螨及粉尘螨过敏。

随后,医生给予鼻喷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及口服孟鲁司特钠颗粒对症治疗,好转后停用口服药物,逐步减少鼻喷激素,同时进行螨虫脱敏治疗。

经过1个月的治疗,佳佳的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其过敏性鼻炎症状视觉评分显著降低,由就诊时的7分降至2分。

医生提醒,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及工作生活,给患儿造成很大负担,并且病情持续发展容易形成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在受冷、空气污染及感冒后容易加重,平时要注意加强防范,虾蟹、贝壳类食物与螨虫存在交叉过敏原,应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同时饮食中还应尽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一到春天就过敏,3个好习惯有助于远离过敏“元凶”,轻松预防

春暖花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晒太阳……遇见人间春色。

有人说,春色有三分,一分懒,一分愁,还有一分悠悠。

对于过敏体质人群来说,悠悠春色中确实伴有一分愁绪,春天是过敏的高发季节,皮疹、流涕、咳嗽、眼痒等不适随之而来……

春季易发的7种过敏症

01 过敏性鼻炎

症状:鼻痒、鼻塞、流清鼻涕、连续打喷嚏等,早间和晚间会加重。

过敏性鼻炎主要由环境因素引起,如灰尘、螨虫等,另外空气污染及患儿维生素缺乏等也可引起过敏性鼻炎。

临床上一般分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一般冬季易发病,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多在春、秋季发病,迅速出现症状,发病时间可为数小时、数天至数周不等,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

春季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春季花粉引起的,花粉作为过敏原之一,患者在吸入过敏原以后使鼻腔黏膜出现过敏反应,从而引起春天过敏鼻炎发作的情况。

常见症状主要有发作性喷嚏、清鼻涕、鼻塞、鼻痒等,通常在早间和晚间会加重,白天和运动后出现缓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乏力等身体不适。

应对方法:减少接触过敏原,如佩戴口罩、勿将衣物晾晒在外面、每周用热水清洗或紫外线灯消毒床上用品、保持环境清洁等。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鼻腔盐水冲洗、鼻腔喷药、口服抗过敏药进行治疗,如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

02 过敏性皮肤病

症状:时有时无,形状不规则的风团、红斑,伴有丘疹、水肿。

荨麻疹为过敏性皮肤病中最为常见一种,而春季是荨麻疹的高发季节。

空气中花粉浓度高,气温升高,室内霉菌、尘螨增多,以及春季更容易接触如日光、冷、热或吸入花粉、霉菌、尘螨等,可诱发过敏体质人群出现荨麻疹。

其主要症状是局部皮肤突然出现界限清楚、突出于皮肤的红色或苍白的肿块伴剧痒,风团大小不一,小的仅粟粒大小,大的直径可有几厘米,一般数小时会自行消退。

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应对方法: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并且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用手抓挠患处。

遵医嘱用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治疗。

一到春天就过敏,3个好习惯有助于远离过敏“元凶”,轻松预防

症状:局限在接触部位的红斑,伴随丘疹、水疱,伴有瘙痒、灼热、胀痛感。

接触性皮炎的发生主要与空气中的花粉有关,春季最为常见,好发与女性一般在衣服遮盖处没有症状,只表现在暴露部位比如脸部发红、发痒,摸起来比较粗糙,还有小疙瘩。

触性皮炎的病程通常为数天至数周,有时也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如果症状较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质,可以逐渐好转,如果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可能需要就医诊治。

应对方法:避免各种刺激物剐蹭皮肤,可用毛巾湿敷皮肤损伤处。

遵医嘱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钙剂、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等。

症状:较多的红斑,伴随丘疹、水疱、渗出、脱屑,伴有瘙痒、灼热感。

春天空气中可漂浮较多花粉、灰尘、柳絮等,患者接触此类过敏原可发生过敏反应,机体免疫功能可能发生紊乱,诱发湿疹。

另外,由于春天早晚温差较大,空气较干燥,导致皮脂腺和汗腺发生变化,加之衣物摩擦,可能出现一到春天就起湿疹的现象。

湿疹可表现为自觉剧烈痒,皮损对称分布,皮肤上出现大量的红斑、丘疹,并伴有糜烂、渗出易反复发作,一般好发于手部、耳朵或者隐私部位。

应对方法:强皮肤保湿工作,避免长时间处于温度、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出门可佩戴口罩,避免过度接触外界致敏物质。

患处不过度洗烫、日晒,也不要用水浸泡。

遵医嘱用糖皮质激素霜、他克莫司软膏、尿素软膏、硼酸溶液、炉甘石洗剂等药物。

症状:边界清楚,先红后黑的斑,伴随水肿、水疱、脱屑,伴有瘙痒、灼痛感。

很多人以为只有夏天紫外线才伤人,但其实春天的紫外线也容易诱发日光性皮炎,被称为“桃花癣”,常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也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

因为人的皮肤在经过了冬天的养护后,角质层变薄了,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较差,春天虽然和煦,但紫外线还是会刺激皮肤引发日光性皮炎。

应对方法:将纱布或毛巾浸泡冷水后冷敷,晒伤越严重,越要注意多喝水。

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氧化锌等药物。

皮肤发红和疼痛消失前,避免再次暴露于阳光下。

一到春天就过敏,3个好习惯有助于远离过敏“元凶”,轻松预防

03 过敏性结膜炎

症状:揉眼睛、眼睛痒、流泪等。

春季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双侧慢性外眼疾病,特应性个体对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抗原可以发生反应。

主要表现为外眼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瘙痒、流泪、羞光和黏性分泌物,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常揉眼睛,喊眼睛痒,晨起眼部有较多白色分泌物,有异物感,就很可能是患上了过敏性结膜炎,应及时就医。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往往和过敏性鼻炎同时发作。

应对方法:及时脱离致敏环境,给予局部冷敷。

用清水清洗眼部,不要用手揉眼,注意保持眼部的清洁卫生,及时擦去眼部分泌物。

使用抗组胺药物或者非甾体消炎药,如普拉洛芬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等。

在花粉或是其他过敏原增多的时段尽量减少外出,配戴护目镜。

04 过敏性哮喘

症状:咳嗽、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等,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

春季通常较为潮湿,容易滋生螨虫,春季又是百花盛开的季节,空气中的花粉含量也比较大,都易造成呼吸道过敏,导致过敏性哮喘发作。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但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

过敏性哮喘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

应对方法:查清引发疾病的过敏原(如螨、花粉、猫毛等),并尽量远离过敏原。

遵医嘱使用β2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药、茶碱类药进行治疗,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

过敏性哮喘较严重的患者,如果使用药物效果不佳,可以遵医嘱进行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

一到春天就过敏,3个好习惯有助于远离过敏“元凶”,轻松预防

为什么有的人会过敏,有的人就不过敏呢?

过敏又叫变态反应,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

据统计,有30%~40%的人都曾经患过过敏性疾病,临床变态反应科每年约接纳4万多病人,其中鼻炎、哮喘、皮肤病病人约各占三分之一。

有些人会过敏,可能与遗传因素、精神因素、饮食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有关。

其中,过敏体质主要与先天遗传有关,当过敏体质的患者,接触了具有某些致敏能力的物质(过敏原)后,自身免疫系统就会产生过度反应。

接触过敏原的常见方式主要有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饮食、注射等。

如何预防春季过敏?这3点要做好

1

远离过敏原

由于春天风沙偏大,气候比较干燥,春天容易过敏的人群需要远离充满粉尘、尘螨等不良环境。

尤其是对花粉过敏的人群,春天一定要注意远离花粉环境,还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以及温度、湿度适宜,避免不良因素干扰。

2

做好个人防护

针对于春天容易过敏的人群,春天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穿长袖、长裤等,防止过敏物质刺激,有助于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外出回家后,认真清洗手和脸,去除身上可能携带的花粉、柳絮等,避免沾有花粉的手在触碰身体各部位时发生皮肤过敏反应,尽量不要用碱性的化妆品和香皂。

3

增强身体素质

针对于春天容易过敏的人群,建议平时加强饮食结构调整,多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蛋以及牛奶等,确保营养均衡摄入。

同时要坚持每天进行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跳绳、游泳、骑自行车等,还要保证睡眠充足,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预防春季过敏反应的发生。

一到春天就过敏,3个好习惯有助于远离过敏“元凶”,轻松预防

#春季过敏##春季过敏怎么办?##过敏##关爱过敏人群#

@有来医生,掌握更多健康、情感心理科普知识,有健康,享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