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力量 “ 陶”出创业新天地

作者:华亭发布

安口,甘肃四大古镇之一,旧称“安口窑”。这里陶土、坩坭、煤炭资源丰富,历史上常有全国各地陶瓷艺人来此安家,烧造日用陶瓷,最多时安口镇有陶工达2万人,“安口窑”之名由此而来。

说起“安口窑”的陶瓷烧制,砂器是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安口砂器又名夹砂陶,属陶器的一个分支,又被称为黑陶,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做工精细,烧制考究,已在当地薪火相传上千年。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袁奕和父亲袁安生、爷爷袁希昌,三代人都是安口砂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新”力量 “ 陶”出创业新天地

出生于陶瓷工匠世家的袁奕,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从小便“玩着泥巴长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与泥土打交道的过程中,袁奕对于陶瓷由起初被迫接受,渐渐转变为主动接纳并喜欢上了这门技艺。高考时,袁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陶瓷工艺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接过了祖辈的衣钵,成为安口砂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七代传承人。

如果说父辈们的言传身教,为袁奕传承安口砂器这门老手艺奠定了基础,那么大学和日后走南闯北的游历学习,则让他博采众家之长,全面了解中国传统的器物之美,为安口砂器重新走入千家万户找到了方向。

“新”力量 “ 陶”出创业新天地

“上学期间,包括刚毕业的几年时间一直在学习,参观了许多国内外的各类陶艺展,也专门走访了景德镇、淄博、禹州等地的老手艺人、非遗传承人,慢慢发现安口砂器所呈现出来的色泽,在整个陶瓷行业都是非常难得的,烧制方式和原料在全国也非常少见。”袁奕说,“这时我才意识到父辈们烧制出来的砂器的独特之处,只要有人用现代观念去引领,便能做得更精细。”

安口砂器所用的原料,是当地盛产的黑坩泥,通过“急速升温、急速降温”的独特烧制工艺,砂器中所含的活性炭及微量元素,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还有益于人体健康,这也是安口砂器备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科班”出身的袁奕,在父亲的帮助下大胆创新,取百家之长,把古法手工技艺和先进的现代工艺美学相结合,并运用到安口砂器的制作中,在烧制炖锅、熬药的砂锅、泡茶的砂壶、茶叶罐、砂暖锅等生活用品的同时,探索制作出了人物、动物、花鸟等摆件艺术品。

“新”力量 “ 陶”出创业新天地

在袁奕看来,安口砂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着一代代工匠的内在精神和审美追求。他说:“在把握传统砂器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制作工艺的革新,重新赋予安口砂器新的时代价值,才能让安口砂器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现在,袁奕的砂器厂主要产品有暖锅、炖锅、砂锅、花器、茶具5个系列近30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往兰州、西安、厦门等地,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为了更好地凝聚陶艺传承人,让安口砂器技艺传承下去,华亭市委统战部将陇上窑陶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命名为陶艺文化实践创新基地,袁奕在华亭市博物馆一侧开办了安口砂器工艺传习所,展示现代砂器的同时,开办少年儿童砂器制作体验学习班,向社会普及安口砂器制作技艺,坚持每年寒暑假,都会免费举办陶艺培训班,向青少年学生传授砂器制作和烧制技艺,还在华亭职业教育中心开设了陶艺专业课,向学生传授砂器制作技艺,让华亭瓷器重新“出圈”。(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