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界森林日,中国石化亮出7家企业绿色成绩单

作者:和平编织

中国石化绘就绿色千里江山图

编者按

一湾江波荡漾,一角天空湛蓝,一方山脊碧绿,一片落红成阵。长江两岸的生态廊道、渤海湾畔的万亩林场、储罐矗立的码头、三角梅热烈绽放的厂区、展翅翱翔于塔林间的白鹭、游弋在废水池中的鲤鱼,勾勒组合成中国石化流动的绿色生态风景线。

今天是第十二个世界森林日。中国石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持续推进绿色企业行动计划,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绿化建设工作力度。截至2023年底,中国石化绿地总面积达1.2万公顷,自“十三五”以来,累计绿化资金投入33.5亿元,新增绿地面积1493.6万平方米,企业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9%。今天带来7家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胜利油田:盐碱滩种下绿色希望

世界森林日,中国石化亮出7家企业绿色成绩单

胜利油田青南管理区标准化示范井场绿树成荫。

王彦磊/文 朱克明/图

在通往孤东油区的柏油公路旁,矗立着一块刻着“一棵树”的石碑。在胜利油田,“一棵树”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一个地名,一处地理坐标。

树,对于石油城东营而言,是生态的代言。因土壤含盐量高,东营植物成活率低。有人说,在东营,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孩子还难。

昔日盐碱滩,今朝满眼绿。走进胜利油田,怡人的生态绿举目可见:白鹭湖井工厂,呈现了“蓝天碧水白鹭飞,绿地青松‘井’色美”的美丽景象,这里是胜利油田绿色低碳高效开发的典范;“花园式管理区”——现河采油厂六户采油管理区,成片的绿地和树木为油气生产区披上新衣,井景相融、景中见井,实现了“地下高效采油,地上观光旅游”;胜大万亩生态林场,一片绿意盎然,160多万株树木尽展绿色发展的绰约风姿……如今,在胜利油田,到处能看到这种向绿而生的蝶变。

近年来,胜利油田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建立了覆盖绿地建设与养护管理全过程的绿化工作标准体系。截至2023年底,胜利油田共建成各类绿地面积291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0.8%,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

茂名石化:绿意盈盈“植”春天

世界森林日,中国石化亮出7家企业绿色成绩单

茂名石化厂区内繁花盛开。

张亚培 吴婷荣/文 梁培茂/图

“遍地青绿、满目繁花,与其说这是一个工厂,倒不如称其为一座美丽的花园。”今年3月,茂名石化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时,众多记者被满眼的绿惊艳。

近年来,茂名石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生产,造林绿化,使有着69年历史的企业焕发出新绿意,厂区内随处可见木棉花、三角梅热烈绽放。

水务运行部炼油作业区制水场绿树婆娑,成群结队的白鹭在清澈的池水上飞舞嬉戏。化工净化水装置中处理过的废水可以养金鱼,池鱼嬉戏、鸟语花香引得前来参观的社会公众阵阵惊叹。茂名石化利用化工净化水装置作为环境教育平台,为社会公众讲解科普知识,该装置被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茂名石化持续增强广大员工的绿色发展意识,“从浅绿到深绿、全绿,让企业绿意盈盈”成为干部员工的共识。在深化绿色企业创建的同时,公司积极开展植树活动,充分利用好每一块能绿之地,组织员工参加茂名市“好心林”公益植树等活动。2023年,厂区、办公庭院区绿地率30.1%,花草树木保存率98.5%,公司义务植树2.1万棵。

江苏石油:写在长江边上的绿色答卷

世界森林日,中国石化亮出7家企业绿色成绩单

江阴石油长山油库员工巡检码头引桥。

王雁锦 何 康/文 王雁锦/图

在长江黄金水道的“江尾海头”,屹立着一座有着50年历史的老油库——江苏江阴石油长山油库。这是一座拥有两座大吨位级码头和21.7万立方米库容的油库,是江苏石油一级配送中心库。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经历了一场绿色创新的变革。2023年12月18日,长山油库顺利通过江苏省“三星级”绿色港口认定。

近年来,长山油库“见缝插绿”,不断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库区里由废旧轮胎改造的绿色小花坛随处可见,员工定期对绿植进行维护,吸引大量鸟儿来此觅食、栖息,一到春夏时节更是花香四溢。

长山油库毗邻长江,最近距离仅有50米。为了让码头水体环境不受污染,油库在码头作业水域安装水面溢油监测预警系统,在陆路发货区和码头安装高效油气回收装置。对于所有靠泊码头的船只,油库进行生活污水接收,并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处理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清洁雨水。

与此同时,长山油库推行节能降碳和资源集约利用发展措施,装卸设备均由电能驱动并安装变频装置,节约能耗;长输管道收付油功能安全性能高,对环境污染小;码头、罐区照明均采用太阳能灯,并实施分区定时控制,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

上海石油:助力城市“水更清、天更蓝”

世界森林日,中国石化亮出7家企业绿色成绩单

樱花相伴,上海石油加能站员工为车辆提供洁净油品。

陆佳宏 葛瑞明 文/图

莺飞草长的季节,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石油高桥油库院内生机盎然,长年绿植葱茏繁茂,各色花卉争相绽放。

植树节前夕,上海石油在高桥油库组织开展了植树造林行动,同时发起“我为雪域高原植新绿”互联网植树行动,并组织爱心捐助,将绿色理念和措施落实到库站,推进基层库站减碳扩绿建设。目前,上海石油4座在营油库绿化率达45%,改建新建加能站站均绿化率在30%以上。

将“能源至净、生活至美”理念融入城市血脉,不断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石化在上海的生动实践。早在20年前,上海石油便推出了98号高品质清洁汽油供应,从最初的22座站日均供应5吨,发展至如今230座站日均供应百余吨。

在生物柴油的市场化、规模化应用上,上海石油是唯一处置利用“地沟油”的销售企业。2017年11月以来,上海石油已累计消纳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达8.5万吨。

近年来,上海石油在擦亮绿色城市建设底色中,加快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供应,建成油氢合建站5座,累计向社会供应氢气超千吨;运营充换电站46座,累计向车辆供应电2500万千瓦时;安装分布式光伏项目40个,年发电量可达220万千瓦时。一路走来,上海石油驰而不息,助力城市“水更清、天更蓝”。

润滑油公司:积极推动绿色运营

世界森林日,中国石化亮出7家企业绿色成绩单

绿荫环绕的润滑油公司重庆生产基地。

钱志勇/文 佟 炜/图

润滑油北京有限公司灌装厂房内,亮橙色的机械臂不知疲倦地转动飞舞,快速把一箱箱刚下流水线的成品包装油码垛到货物底托上,AGV无人驾驶小车按预设路线将油品精准运送到立体库,再由高速运送带直接送上提货车辆。这家智能工厂不但成功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还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这一场景,是润滑油公司拓宽途径探索创新,强化治理提升效能,促进润滑油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又一成果。

2023年,润滑油公司通过节能降耗、建设风光电项目及提升绿电使用比重等措施,提前完成集团公司“十四五”降碳要求。公司目前全部采用天然气、电、蒸汽等,太阳能、风能自供电比重逐年提高,累计风电光伏装机总容量8.32兆瓦,年自供绿电932万千瓦时,降低碳排放0.53万吨。采用SMB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较传统工艺提升效率70%、节能75%。

公司不断扩大绿色技术应用范围,积极推进润滑油向低硫、节能、可生物降解、长换油期等方向发展。该公司的油、脂、液产品广泛应用于氢能发电、风电、水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等清洁能源领域。

天然气分公司:走进LNG接收站“绿色工厂”

世界森林日,中国石化亮出7家企业绿色成绩单

晚霞映照下的天津LNG接收站。

王卓然 王嘉琪/文 王 军/图

海风习习,涛声阵阵,在渤海之滨的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现场,管廊蜿蜒、储罐矗立、火炬高耸……忙碌的码头生机勃勃,这是国内目前储气能力最大的LNG接收站,年接转能力达1080万吨。在青岛,国内首座27万立方米LNG储罐矗立在黄海之滨,为清洁能源的稳定供应再增新动力。

2023年,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青岛LNG接收站双双被评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也是国内首批获此殊荣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公司创新建设湿地示范区,开展增殖放流。天津LNG接收站立足循环经济理念,构建水资源利用新模式,营造出春花秋果、鸟鸣蛙叫的生动局面。同时,公司持续优化用能结构,将新能源稳步引入生产经营全过程。“我们在LNG接收站首次开展‘绿电’采购工作,对降低用能成本、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天然气分公司安全环保部相关工作人员说道。2023年,公司累计在两座自有LNG接收站购入绿电超2000万千瓦时,可减排等效二氧化碳1.14万吨。此外,天津LNG接收站正自主建设冷热能互换站,建成后可实现能源互供,是国内首个冷能利用产业链项目。

南化公司: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世界森林日,中国石化亮出7家企业绿色成绩单

南化-华东碳捕集示范基地。

郑 瑞/文 裴 昱/图

每到夏秋时节,南化公司员工的微信朋友圈内就会被白鹭刷屏。照片上,成群的白鹭栖息在生产装置前绿油油的草地上,或低头觅食,或翩翩起舞,或展翅翱翔于塔林之间……近年来,南化公司坚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持续绿化厂区环境,积极打造企业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垂柳、落羽杉、桂花、香樟、广玉兰……三年来,南化公司以厂区道路为网格,美化生产区域,治理污水处理装置、排渣场地环境,陆续种植各类树木3万余株,生产装置区域绿色颜值不断提升。南化公司拆除沿江废弃建筑物14座,清理防洪墙外1.2万平方米区域内杂物,种植江堤树木,推进长江堤岸绿化美化工作。截至2023年底,厂区绿地率达33%,绿化覆盖率达37%,绿化覆盖总面积97.5万平方米,获得“集团公司绿化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既要绿色生态,更要绿色发展。南化公司聚焦源头减排,成功实现橡胶防老剂产品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深耕CCUS技术研发,开发多种碳捕集溶剂,配套碳捕集橇装化设备,推进碳资源高效回收利用,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此外,公司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全国首个珍稀植物司法保护基地捐款,栽种培育国家重点保护及濒危植物品种。

90年前,长江边的一片滩涂之地,“远东第一大厂”建成投产;如今,一幅幅绿意盎然、温馨和谐的美丽画面,生动地彰显着南化公司矢志绿色发展的追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