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处死亲儿子弘时?

作者:爱学习历史的奶奶

雍正在八王议政逼宫事件后彻底清理了尹素一党,并最终从被捕的隆科多口中得知弘时牵涉其中。 此时的雍正已经对自己的儿子弘时产生了杀心,但他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雍正在杀还是不杀之间犹豫不决。 此时,护送弘历回京的两江都督李卫在关键时刻提醒了雍正,最终这促使雍正下定决心赐死弘历。 那么,真的是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要处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吗? 李伟为什么会这样?

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处死亲儿子弘时?

其实这部电视剧中真正了解雍正的人并不多。 至于了解雍正的人,一位是贤臣吴思道,一位是十三爷胤祥,一位是院士张廷玉,一位是李卫。

李卫之所以从一个少年乞丐被雍正培养成为一名封建官员,并且还深受雍正的信任和爱戴,完全是因为他太了解雍正了。 他跟随雍正多年,从未触犯过雍正的禁忌。

李伟在剧中虽然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但是他的头脑却非常聪明,是一个只要有一点知识就能把事情想通的人。 就像和他一起长大,因背叛雍正而被秘密淘汰的坎儿,他在和坎儿住过的房子里独自哭泣,吴思道见到他后对他说了几句话,让他保重他自己。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卫才明白,雍正四爷才是他的发家之本。 没有了雍正的根,他的叶子很快就会枯萎。 相比之下,文武双全的年羹尧始终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年羹尧最终是悲剧的。

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处死亲儿子弘时?

当雍正得知弘时暗中派人贿赂江湖刺客到江南刺杀弘历时,立即派涂离臣前往江南与李卫会合,保护弘历。 最终,刘墨林成了弘历的替罪羊。

李伟一路护送弘历回京城。 雍正召见他时,问他是否知道是谁派人刺杀弘历,应该做什么。 且看李卫如何回应雍正。 李伟说道:“主人,我可以为您做任何事,但是这件事我不能说什么。”

从李伟的回答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精明。 要知道,这是雍正两个儿子之间关于储位的事情。 无论李卫说什么,都有选边站队之嫌,而雍正一向痛恨党争。 李伟对于此事不发表意见是最正确的选择。 对于这件事情,只有雍正才能做出自己的决定。 所以李卫说完之后,雍正也说道:“我也知道我问这个问题让你难堪。”

不过,李卫虽然没有明说,但后来却给了雍正一个暗示。 当李伟抱怨银素一行人的时候,他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只听他道:“主子,不是奴才敢说自己的祖宗。” 不,先帝各方面都不错,只是他太宽容了。 他明明知道八爷等人不怀好意,却还是一一封了百乐太子的称号,把这些问题都留给了主人。”

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处死亲儿子弘时?

李卫虽然大胆地埋怨康熙,但他的话却触动了雍正的心。 要知道雍正继位后,因与殷肃党的争斗,身心俱疲。 雍正很清楚李卫的意思。 如果不早点做出决定,以后这种事情难免会再次发生。

所以李伟说完这句话之后,看着剧中雍正的表情,眼神里闪烁着光芒。 显然,他被李伟的话感动了,于是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管有多少困难,为了新政,为了我们祖先的祖国和国家。” ,我不能把这些困难留给子孙后代!”

既然雍正选择不把问题留给后人,那就意味着弘时必须死,所以最终弘时被雍正赐死。

不过,说红石被判死刑的悲惨结局是李伟的话造成的,也不完全正确。 红石被判处死刑的悲惨结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李伟的话充其量只是加速了事件的发展。

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处死亲儿子弘时?

红石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坚持争夺预备位置

事实上,弘时并不是注定要当皇帝的。 这从吴思道教导他和弘历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 吴思道教兄弟二人读书的时候,弘时总是耍小聪明,跑出去玩,弘历却没有。 认真听吴思道的讲授,我对吴思道所讲授的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

所以后来弘历才在康熙狩猎时惊艳亮相,半路出击,得到了本应属于胤礽亲王的玉如意。 因此,他被收入宫中,由康熙抚养和教导。 正是弘历听从了吴思道的教诲,当上了皇帝。 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开始。

弘时虽然小时候学习不好,但长大后还是想争夺预备职位,他的念头很快就被胤禩抓住,无限放大。

“考试舞弊”案发生后,胤禩在审问主考官张廷禄时,从张廷禄口中得知幕后之人正是洪氏。 于是,胤禩当机立断,将弘时视为对抗雍正的筹码。 他想利用弘时的野心给雍正带来麻烦。

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处死亲儿子弘时?

胤禩甚至直接对红石说道:“你和八叔不一样,八叔当时很多事情都不懂,也没有人指导我,所以我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机会。但是你不一样,八叔。”老八现在已经是老将了,八叔的失败就是你的财富,只要你振作起来,就绝对不会再犯和八叔一样的错误,明白吗?

随后,胤禩联手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关外旗主诸侯,上演了一出八王论政、逼宫的大戏。 最终,胤祥率部将他们全部解决了。 胤禩、隆科多等人都被他抓住了,成为了待宰的羔羊。

为了试探弘时、五子洪州、三弟胤禛是否与胤禛有关系,雍正特意安排三人按照命令检查胤禛的财产。 胤之是个老人了,关键时刻他只是站在一旁观望,连胤禩财产被检查的时候都没有进来。 周鸿祎更惨,甚至上演了一场“丧丧”的荒唐闹剧。 。

只有红石看似精明实则糊涂。 他擅自做出决定,将胤禩的家人和仆人全部派遣到偏远地区。 他害怕自己与胤禩勾结的事情败露,暗中派人差点杀了隆科多。 正是因为他的掩盖行为,引起了雍正的怀疑。 隆科多的解释直接证实了雍正对他的怀疑。

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处死亲儿子弘时?

当然,胤禩的作用也发挥得非常好。 最后,他进一步给了红石建议。 他告诉弘历:“你比不上弘历,有两点。第一,你不如弘历精明;第二,你没有弘历那么恶毒。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超越他,把他除掉!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的下场会比八叔还要惨!”

此时的胤禩已经知道自己永远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所以他要做的就是最终激励弘时去争夺储位,让弘时继续给雍正制造麻烦。 这样一来,就算他输了,雍正也不算了。 赢。

只要红石有一点自知之明,再清醒一点,他就不会听尹素的话,立即放弃了争夺皇位的念头。 以雍正对父子的感情,他好好死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当时的替补位置,红石已经看花了眼。 他最终听从了胤禩的建议,贿赂刺客刺杀了正在江南出差的弘历。 最终他失败了,最终赢得了父亲雍正的青睐。 赐下一杯毒酒。

可笑的是,红石直到临死时才知道,自己错信了银素的话,临死时还喊着“八叔,阿其那”。 其实,每当他动脑子的时候,他就应该想到胤禩一生都在和他的父亲雍正打仗,而且每次都是他赢了。 胤禩打不过雍正。 他还是坚持要听胤禩的话。 这不是自觉吗? 该由你来承担责任。

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处死亲儿子弘时?

胤祥临终前对雍正的忠告

胤祥临终前告诉雍正,他在红石身上看到了胤禩的影子。 胤祥的话提醒雍正要重视弘时,决不能让他们这一代的悲剧在下一代继续下去。 这发生在这一代人的身上。

雍正当然很重视胤祥的话,所以从那时起他就对弘时产生了怀疑。 此外,红石随后的掩盖行动也被彻底曝光。 雍正审问隆科多后,彻底确认了弘时与胤禩勾结,此时雍正已经对弘时产生了杀心。

胤禩故意怂恿弘时,逼迫雍正赐死弘时。

殷肃最终的八王论政、逼宫计划失败后,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他却故意煽动弘时争夺皇位,助长弘时夺取皇位的欲望。 这是他故意做的。

因为胤禛一生从未打败过雍正,而弘时有多重,胤禛心里清楚。 他知道弘时最终肯定会被杀,但他拼命怂恿弘时争夺皇位,就是为了逼迫雍正杀掉自己的儿子。 于是他在临死前给雍正的遗书中说道:四弟,我输了,但你没有赢。 你得到的只是你之前和之后的恶名。 其实,无论输还是赢,最终都只是过眼云烟。 。

红石是胤禩的最后一招,也是胤禩厌恶雍正的最后手段。 就算不能拿下雍正,也不能让雍正太舒服。

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处死亲儿子弘时?

弘历的提示

雍正决定杀掉弘时,弘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弘历在屠历臣、李卫的护送下回到京城,雍正立即召见。

弘历见到雍正后,主动对雍正说道:“承蒙皇上保佑,我已平安归来,请您不要再追究此事了,皇上是英明的!我实在不愿意去。”因为这件事坐牢,我不想因为我的儿子,让黄阿妈和黄二娘伤心。”

这番话说明弘历其实知道是谁派人刺杀他的,但他不想让父母因为兄弟之间的事情而难堪,所以才说出这番话来向雍正表明自己的立场。

听到这句话,雍正立即叹了口气。 弘历见雍正有些犹豫,连忙补充道:“只是可惜了刘墨林。” 弘历这句话的含义是提醒雍正。 ,这一次是刘莫林为他而死。 如果没有刘莫林,死的就是他。

所以弘历的话也彻底坚定了雍正赐死弘历的决心。 雍正也会想,如果这次有刘墨林,那么下次没有刘墨林,就轮到弘历了,所以只能给弘时死。 保存弘历。

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处死亲儿子弘时?

李卫还暗示雍正想处死弘时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李卫向雍正暗示要处决弘时,其实是出于自保。 要知道,“考试舞弊案”的始作俑者就是李伟,而“考试舞弊案”的幕后主使正是洪石。 那个时候,李伟就已经得罪了红石。

这次李威联手屠历臣前往江南营救弘历。 这等于是又得罪了红石。 李伟连续两次得罪了红石。 所以如果红石没有死,李卫以后也不会太幸福。 。

精明的李伟当然明白这个问题,所以他抓住了机会。 要知道这并不是他主动向雍正暗示的,而是雍正先提到的。 他是一个被动的暗示。 因此,李卫出于自保的目的,也适当向雍正暗示,提醒弘时应该消灭弘时。

李卫的话让雍正下定决心处死亲儿子弘时?

写在最后

所以,雍正决定处决弘时,是出于多方面的因素。 李伟的暗示只是起到了催化作用。 雍正询问李卫只是因为想找人倾诉苦恼,寻求安慰,而雍正并没有轻易做到。 作为一个可以接受别人建议的大师,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雍正手中。

#文章第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