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作者:师傅肘子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超市的刘德华一年解冻一次,院线的刘德华倒是没冻过,年前就连上两部,春节档又来一部,两个月内都见他三次了。

这应该是刘德华第一次主演宁浩执导的电影,尽管十几年前《疯狂的石头》他就投了。这件事在《红毯先生》里也有提到。

这也是宁浩花了很多功夫去打造的影片特色,当然把演员在戏外的元素编进戏中的做法也不是很新鲜。《繁花》才刚看完,强总都直接让玲子姓马了。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宁浩这么做,首先肯定是出于商业卖点的考虑,这些东西就像彩蛋一样,让观众重温一遍这些年来刘德华的职业生涯,也包括他的八卦,比如隐婚什么的。

流量时代,梗很重要。且不说不吃牛肉的古天乐,TVB那些老演员但凡作品里有名场面的,都纷纷在短视频领域再就业了。比如经常请梁非凡吃饭的醒哥等等。

《红毯先生》用了这些方法,同时又在嘲笑喜欢这些东西的人,你可以说是讽刺,也可以说是背刺。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宁浩上一部长片《疯狂的外星人》,就疯狂地嘲讽所有人,上流的,底层的,中国的,美国的,总之出现在片子里的人,都嘲讽个遍。

《红毯先生》试图表达一个贯穿全片的主题,这些彩蛋也是主题阐述的一部分,影片开头是刘德华躺在一个像冬眠舱一样的仪器里,窗外的树被砍到,树可以看作原始和真实的象征。

之后刘德华从仪器里出来,就像一个旧时代的人被冻了很多年忽然醒来,这不就是物理意义上的解冻吗?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这片子还是拍早了,不然完全可以把年前的热梗利用起来,开头就是一个科幻片的场景,刘德华从冬眠舱里出来,然后就开始唱《恭喜发财》。

镜头拉开,原来是D站视频的拍摄现场。总之刘伟驰这个角色像美国队长一样,在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时代中醒来,非常不适应。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他踩上了平衡车在屋子里飙车,窗外全是钢筋森林,他适应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了,就是后真相时代嘛。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都没人关心了。所以把刘德华的元素注入到刘伟驰这个角色身上,也是在刻意混淆真假,呼应主题。

刘伟驰是个看上去很追求真实的人,但他迈向真实的步子,却只是小碎步。订一个三星酒店来体验农民生活,这小碎步得多久才能走到真正的农村呢?

而在他离真实最近的时候,也就是进入猪场看到杀猪刀和一地猪血那里,他却抗拒这个血腥的真相,只在门口拍了两张照片,就觉得自己很努力地体验生活了。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这种人物状态有点像《寄生虫》里面的富人,他们本身没有什么坏心眼,但跟底层之间有着天然的障碍。

宁浩在片中也讽刺《寄生虫》,讽刺奉俊昊,可创作上却用了同类型的方式,甚至我怀疑刘伟驰的家是不是参考《寄生虫》的场景设计,又一个背刺。

本来《红毯先生》保持这个状态就挺好的,但是后面的网暴事件为了贴近主题,拍得有点陈词滥调。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控制舆论什么的去年刚在忻钰坤的《热搜》上看过,并且是一次不怎么好的体验。当你想直接讲道理的时候,你的讽刺马上就弱了下去。

宠物猪大闹办公室那场戏无论节奏还是立意,也都能马上想到同款。节奏上比如《驴得水》最后的婚礼现场,也是大闹一通,然后以死亡收场。

用猪的惊慌来指代刘伟驰面对时代的失措,就像《老炮儿》里面用鸵鸟来表现六爷的处境。不过这里还是有一处妙笔的,他在猪场看不到血腥的过程,却在高楼亲眼见到了。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而且在猪场猪是被杀,在高楼猪是自杀,是触及精神层面的自我毁灭。刘伟驰不想落得跟猪一样的下场,只能踏上平衡车,顺应时代。

不过猪掉下去后的血腥画面,宁浩却没有直接拍给观众看,也不知道他是在同情观众呢?还是在嘲讽观众,觉得反正我们已经习惯回避残酷的真相。

如果说出现在宁浩电影里的人都逃不过嘲讽,那这次宁浩亲自上阵,自然也是免不了自嘲,用的方法跟刘伟驰一样,也是把现实中的导演身份挪过来。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片中就展现了一个导演在片场如何跟大牌演员相处,其实翻译一下就是一个导演如何在不得罪大牌的前提下把大牌骂得狗血淋头。

比如在帮演员调情绪的时候,趁机对着演员“顶你个肺”,或者是把骂演员的话拿来骂编剧之类的工种,演员在旁边也能接收到信息。

刘伟驰就是在导演骂编剧没体验过农村生活之后,才决定去农村的。除了炫耀这些导演技巧,宁浩对导演这个行当也不留情面。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他演的林浩这个角色,跟刘伟驰根本就是同一种人。他也对奖项很渴望,所以去当一个电影节做题家,拍一些满足国外评委东方神秘主义审美的片子。

他自认为对电影很有追求,有原则有底线。投资方一句“电影现在什么德行”就能激怒他。结果还是乖乖地拍植入。

还有那些行业内自嗨的梗,很难不想到魏书钧,宁浩花了这么大的功夫,请了这么大的演员,结果就只是当了一回小魏书钧。而且人家魏书钧还真去过戛纳,尽管不是主竞赛。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但他的片子也不拍农民,不是照样参展吗?《红毯先生》也参展,不过去的是多伦多电影节,还有国内的平遥。现实果然更加讽刺。

我觉得这个事情还可以再玩得疯一点,导演也别端着了,在电影上映之前,就直接拍几个竖屏的短视频,各种类似“老铁liao liao liao”的元素都往上整,越下沉越好。

片子本来就是想打通戏内和戏外的空间,但关于刘德华的那些梗,年代真的有点久远了,何不干脆主动造新梗,在现实中制造一条全新的通道,把观众吸引过去,然后被你一顿嘲讽。

《红毯先生》:躲过了超市的刘德华,没躲过电影院的

按目前的票房来看,观众似乎不是很买账,可能是片子没有那种直给的笑点,我作为一个能get到一些内部梗的影迷,也觉得《红毯先生》还不如孔大山那个《法制未来时》好笑。

与那些自我沉醉的艺术片不同,嘲讽本来就是想要引人关注的,《红毯先生》是奖项不关注,大众也没有很关注,宁浩这回是既没走上作者的独木桥,也没能踏上时代的平衡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