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作者:观史惜今

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1945年11月至1947年1月)

陆 棣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陆 棣:加强战备,肃清土匪——回忆经棚县的开辟工作(9)

1946年元月10日,国民党和共产党签订了“停战协定”。同年元月31日,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但不到半年时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治协议,勾结美帝发动全国内战,向我解放区全线出击。

热河是华北与东北的枢纽,战略地位重要。美国特使马歇尔来华,在他的办公室内挂了两张画,一张是承德离宫,一张是沙漠骆驼,可见十分重视热河。1月中旬,蒋介石密令国民党军队侵占凌源,抢占平泉。

8月初,杜聿明调遣十三军、九十三军、七十一军等部三个多师的兵力进攻热河。为了消灭敌人的优势力量,我军于8月28日有计划地撤离了承德市。主力部队留在热河南面采取游击战为主,后来改为运动战为主,配合游击战打击敌人。

10月间冀热辽分局和热河省政府由围场迁至林西。经棚便成为冀热辽领导机关驻地的前哨。

坚持经棚地区的斗争,对巩固冀热辽根据地,保卫党政首脑机关有着重大意义。

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加强军事建设,加强战备,准备对敌作战。首先要加强地方军和民兵的建设,同时要保证主力军的满员。9月1日分区干部会议上讨论了战争动员与征兵工作。

决定我县动员参军名额除8月布置300名外,再动员600名。条件是年龄18岁以上,30岁以下,成份要好,没有当过警察特务者,无大烟嗜好者为合格。

9月4日我们召开了县主要干部会议布置征兵工作,要求党政军民一齐动手,掀起一个参军热潮。口号是“八路军是人民子弟兵”,“参加八路军光荣”,“保卫家乡,保卫胜利果实”。有的区由区小队战士串连新兵收效较好。给新兵戴光荣花,敲锣打鼓,非常热闹。有人说比娶新媳妇还要热闹。

这项工作,八区(热水塘区)搞得比较好。对新战士热情照顾,干部吃素,让新战士吃肉,干部腾房让给新战士住,没有鞋的发给鞋穿,没有钱的还发给零花钱。同时加强拥军优属工作。

乡长专门召开军属会议,说明如有困难由政府帮助设法解决,10月底基本完成了征集新兵任务。

支援前线的任务紧迫而繁重。动员一定的人力、物力保障军事需要,是广大人民应尽的义务,也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责任。分区确定在我县征集军马300匹,一律要骟马,骡马病马都不要。

为此,要求把区小队的骑马除留通讯用外,全部上交,支援前方和主力军,不足部分采取向大户征集或借用等办法加以解决。

另外动员征集活羊3000只,羊皮6000张,羊毛3万斤,限期完成,全部上交热北军分区,以解决战争之需要。

当敌人侵占围场、多伦、赤峰前后,经棚已处于战争戒备状态。县城西南地区,土匪和反动地主武装相互勾结,活动频繁,实际上国民党的别动队已进入经棚境内。

我们自上而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战争动员,要求县干部不离县,区干部不离区,坚持战斗,抓紧扩充部队和整训队伍,对不纯分子坚决进行清洗。要求区小队发展到30至50名。

加强民兵自卫队建设,组织军训,主要学习射击,敷设地雷等技术,建立通讯联络网点,加强侦察保卫工作。

加强站岗放哨,密切注意敌人动向,配合部队作战,搞好后勤支援等工作。在经棚东部木石匣区,建立县后方根据地,准备坚持长期斗争。

为了适应战备需要,我们在总结一年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评选模范工作者活动。根据干部和工勤人员不同情况规定了不同条件。

对干部的要求是坚定勇敢,积极负责,努力学习,联系群众,团结互助,搞好工作。对工勤人员要求是工作好,学习好,遵守纪律,服从领导。

经过群众评议,领导批准,选出模范工作者38人,于11月20日召开了奖励大会。政府机关各部门和直属生产企业单位,共100多人参加。

会议由我主持并讲了话,在发奖大会上,政府机关模范饲养员孙成义发言,他很兴奋而感激地说道:“我从前要饭吃,现在八路军让咱穷人翻了身,如今不光有吃有穿,还能得到奖励,往后更应好好干!”

通过选模评优工作,提高了干部和职工的阶级觉悟,树立和发扬了优良传统,推动了各项工作。

肃清土匪是加强战备工作中的紧要任务。经棚县土匪在承德陷落后特别猖獗。那时约有近千人,其中在大和与白岔两区各有300多人。

解放前夕,他们活动在经棚、围场、多伦交界的地方,如张桐轩、四海等。他们都与地主有联系,实际是汉奸、官僚、地主等勾结在一起的反动武装。

正如有人所说;“经棚三将,东有孙鸣九,南有白金辉,西有王玺堂。”他们早在军阀时代,即拥有武装,担任自卫团长。当张桐轩第二次进攻经棚县城时,许多地主武装公开投降了“中央军”。

他们的口号:“土匪不抢,军队不管晌,专打八路穷人党。”我军再度收复经棚后,曾乘胜追击土匪,在白岔以南初战取得了胜利,消灭和收降了一部分土匪,后来热河形势吃紧,敌人已向叶柏寿进攻。我军剿匪主力部队调走,剩下清剿任务由县支队、区小队负责。

围场失陷后,经棚形势非常紧张。土匪和反动地主武装疯狂挣扎。我区地方武装和区小队许多新战士思想波动很大,其中一些不坚定分子在敌人的威胁利诱下,有的逃跑,有的投敌,有两个小队和一个排叛变投敌了。

如二区(大和)区小队杀害我区委书记席学信同志,叛变投敌。又如县支队回民连的一个排,在土匪出身的副连长史荣策动下,在白岔沟驻地杀害回族连长马守仁同志后叛变投敌了,后来被我军追捕归案,处以极刑。

那时我们有几个区转入打游击,很多干部、战士在艰难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如县委组织部长赵芝瑞同志在白岔一带搞土地改革时被土匪包围,光荣牺牲了。

后来还有一些干部和战士在土地改革和剿匪中英勇牺牲。如三区区长潘书声同志和数十倍的敌人进行战斗,他率领几名小队战士坚持阵地,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了。

根据上级指示,清剿土匪与发动群众必须密切结合进行。在军事战术上采取夜袭、奔袭办法打击和消灭敌人。更重要的在政治上进一步发动群众,深入搞好土地改革,树立基本群众优势。

进行政治攻势,瓦解和分化土匪队伍,通过其家属进行争取工作。随着全国形势好转,我军前线捷报频传,土地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经棚县的土匪随之分崩离析,有的投奔国民党军队,有的洗手不干了,有的投诚起义了,全县境内社会秩序日趋安定。

一年多来,我们在开辟经棚县的工作中,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从总的方面看,经过反复的斗争,建立和巩固了民主政权,开辟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成绩应当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和各族人民的支持,也是很多干部和战士努力奋斗的结果。

在极为复杂和剧烈的斗争中,我们的许多优秀同志为了追求社会进步,为着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把最后一滴血洒在内蒙古的广大土地上,这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我们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贵品质。

我们应当循着前人未竞的事业,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奔向未来的光辉灿烂的明天,再接再励,奋勇前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