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白:明明是个诗人,却就想当个政治家,一生都在和自己作斗争

作者:历史三两说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唐代诗人,是大陆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诗人,才华横溢,随口吟诵就是千古名句,有“诗圣”之称。可是在李白看来,自己的一生是苦闷的,他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在遗憾中离开了人世。那么在人眼中恣意潇洒的李白为何会如此呢?

李白:明明是个诗人,却就想当个政治家,一生都在和自己作斗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人们都说他是被贬下凡的仙人。可是仙人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恃才傲物的,李白自然也是如此,而且他更骄傲,更自我。有如此才华的李白,并不是只想当一个诗人,而是想要做一个济世安民的政治家。“位列朝堂之上,为吾皇分忧,与三公同朝”是他最初的愿景,也是他最终的伤痛,因为李白用一生去追求这个目标,却求而不得。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步就是要当官。但这一步对李白来说就难如登天,因为他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至于为什么不可以参加科举,历史上也有好几种说法,有两种猜测比较贴近事实。第一种是说李白出身在商人的家庭,而当时的大唐是不允许商人之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另一种则是对李白身世的猜测,因为历史上关于李白父母的记载非常少,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所以有说李白是因祖上犯了而错误流落民间的宗室之子,科考会对学子的身份进行考察,他不敢去考试,怕暴露身份。不管是哪种说法,总之李白通过考试得到官职的路是走不通的。

李白:明明是个诗人,却就想当个政治家,一生都在和自己作斗争

不过当时除了考试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被人举荐,如果有官员看重了李白的才华,就可以举荐他当官,所以李白便开始了四处投诗,希望能有伯乐发现他,不过都以失败告终。在求职的旅途中,李白结交了许多和他志气相投的人,写下了更多的诗句。因为数次的失败,李白几次也有了隐居山野的想法,但是都敌不过自己满腔的抱负之心,一次次的出山寻求机会。最终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举荐下,唐玄宗看到了李白的诗,大加赞赏,给了他一个翰林的职位。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

李白:明明是个诗人,却就想当个政治家,一生都在和自己作斗争

虽然用了很久的时间才完成了第一步,但是终究是有了官身,还是在天子身边。那么为什么李白还是落寞离场了呢?

首先李白当官的时机不对,当时的大唐已经处于开元盛世的末期,唐玄宗对朝政早已失去了热衷,在皇帝的心里只有这首曲好不好听,这支舞好不好看的想法,他对李白的诗感兴趣,但是对于李白其他的想法,唐玄宗并不在乎。

其次就是先前说的李白恃才傲物的性格,在他当官这段时间里,他能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起舞,甚至于对于唐玄宗的召见也可以置之不理。这哪是一个当官的人该做的事情,李白的这种性格,得罪了很多人,后来唐玄宗也就对他疏远了,所以当李白辞职的时候,唐玄宗才没有挽留他,就让他离去了。

李白:明明是个诗人,却就想当个政治家,一生都在和自己作斗争

最后就是李白真的想当官吗?他懂当官吗?李白想做的只是历史上那些名垂青史人物,他只看见了那些人物的辉煌,而忽视政治家要具备的审时度势,忍辱负重。其实李白是没有政治才能的,他是个天生的诗人,他所有的才华都在作诗上了,只是自己不承认。李白一生都在求官,其实他在很早之前也做过小官吏,虽然官职不入流,可谁说只有大官才能为民做事,但在那段经历中并没有听说过李白有过什么实干的表现。

再说说唐玄宗给李白的这个翰林官职了,本身就是一个文职的工作,但是李白干着干着觉得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就辞职走了,放弃了他好不容易得到的官位。他没想过换种方式,等待时机再去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且李白的政治眼光也不行,在后来被卷入永王谋反案中就能看出来,永王征召李白到麾下,他就乐不得的去了,丝毫没分析一下永王是个什么样的人,结果人家造反,他还给写诗鼓励,稀里糊涂的就卷入谋反案里了,被流放到夜郎去了。所以看着李白是想当官,但是他根本不懂官场。

李白:明明是个诗人,却就想当个政治家,一生都在和自己作斗争

李白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颠沛流离,潦倒困苦中,而且他不止物质上匮乏,心理上也一直有着怀才不遇的痛苦。明明可以作为一名诗人,寄情山水,潇洒生活,却就是要投身官场,做与自己性格不相符的事情。李白这一生都在与自己作斗争,他不肯放弃心中的执念,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坚定的走下去,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但是我想正是这份执着,才配得上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的气魄吧!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