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郝万山理论水平高,临床水平如何?学习郝万山咳嗽证治的三点心得

作者:本草探微

春节期间,观看了郝万山先生的《精讲伤寒论20小时》,更是对其末四节的“咳嗽证治”进行了反复学习。

这么多年,观看郝万山先生的视频已成为一种习惯。

注意到《精讲伤寒论20小时》视频的发布时间是2022年1月,视频中的郝万山先生虽然依旧是温文尔雅,令人如沐春风,慢条斯理地侃侃而谈,但满头的银丝、难掩的倦容,迥然于原来节目中的神采奕奕,令人难免产生莫名的伤感。

查了一下资料,郝万山先生是1944年生人,今年已是八十高龄,难怪乎。

虽然对《伤寒论》进行讲解注释的有诸多版本,但郝万山先生版的也是很值得一看的。

郝万山理论水平高,临床水平如何?学习郝万山咳嗽证治的三点心得

郝万山先生的讲解,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却中规中矩,绝少哗众取宠,而不像有些人的讲解,内容讲得不多,牢骚却发得不少。

郝万山先生的讲课,贵在平和的讲解伤寒论的基础知识,而不是以奇取胜,剑走偏锋。多听多想,自然有润物细无声之功。

特别是对于缺少在正规中医院校学习经历的朋友,听郝万山的讲课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点。观看郝万山的讲课,可以领略在最好的中医院校是如何学习中医的。

学习中医最深的体会是,要学好中医,既要精研经典,又需反复实践,二者不可偏废。

在实践中领悟经典,在研读中感悟实践,二者缺一不可。没有经典的指导,实践则如无头苍蝇;缺少实践的佐证,学习则易误入歧途。

虽然熟读经典十分有必要,但如果缺少实践,更缺少实践与经典之间关系的思考,也多是归于纸上谈兵的。

郝万山先生的讲课视频常见,但其医案类的资料却知之甚少,只是在其讲课中偶尔流露出零星几个。而在《郝万山精讲伤寒论20小时》中咳嗽证治中可以看出郝万山先生的实践思路和水平。

对于常见咳嗽的诊疗,郝万山先生的主要治疗方案如下:

郝万山理论水平高,临床水平如何?学习郝万山咳嗽证治的三点心得

一、外感咳嗽:

1、 风寒咳嗽: 三拗汤加减;

2、 风热犯肺:桑菊饮加减;

3、 风噪咳嗽:偏热用桑杏汤加减,偏凉用杏苏散加减。

二、内伤咳嗽:

1、 痰湿蕴肺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 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加减。

3、 肝火犯肺: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4、 肝肾阴亏:沙参麦冬汤或百合固金汤加减。

5、 脾气虚弱:补肺汤加减。

通过学习郝万山先生的“咳嗽证治”,我有如下思考:

郝万山理论水平高,临床水平如何?学习郝万山咳嗽证治的三点心得

一、 论中涉及的12个方剂,无一出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桑菊饮、桑杏汤、沙参麦冬汤等更是出自温病著作《温病条辨》。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对于咳嗽的治疗是否确实不及后世之方呢?

郝万山先生对《伤寒论》自然是烂熟于心,但对温热派方剂却也能运用的如此纯熟,确实意想不到。

二、郝万山先生在开篇中讲到:新冠肺炎以干咳无痰、发热、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而据我的观察,无论是新冠肺炎,还是之后的甲流和支原体肺炎,有痰咳嗽反而多见,干咳虽也常见,但只是在患病初期有阶段性表现,疾病中后期痰多会出现。

更常见的是,在患病初期的干咳阶段服用镇咳药,反而容易坏事。

郝万山理论水平高,临床水平如何?学习郝万山咳嗽证治的三点心得

三、 郝万山先生这次没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去分析咳嗽是很遗憾的。

虽然郝万山先生也提到主要是面对专业人士讲解,但可能是为了照顾不同层面的人群,本段“咳嗽证治”相比较于《中医理论基础》并没有更精彩的发挥。

我个人觉得,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专业医药人士,对新冠、支原体等肺炎最大的困惑在于:这些肺炎与普通感冒是否有区别。

西医一直致力于解释这些肺炎与普通感冒是完全不同的,发病原因完全不同,治疗方法和用药也完全不同。

而中医的思路则完全相反,只要证相同,用药就是一样的。

其实郝万山先生大可以直截了当的说明新冠肺炎属寒还是属热,以哪一经为主,以哪一经为辅,让大众不再被西医名词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便善莫大焉了,更何况,这还是郝先生的专长。

郝万山理论水平高,临床水平如何?学习郝万山咳嗽证治的三点心得

虽然经过了漫长而严酷的洗礼,但更多人,包括专业医药人士,对支原体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正确治疗还是不明所以,这与郝万山等中医界的诸位权威,没能很好的宣传和践行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是不无关系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