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倭文化”入侵国产剧!皇后穿和服,大臣戴天皇头冠,以倭代华?

作者:企鹅聊世界

最近一部国产古装剧明显“倭化”,引发热议

日前,一部名为《我叫刘金凤》的古装轻喜剧热播,剧中女主角辣目洋子及多名配角的服装打扮明显带有浓浓的日式风格。在先期曝光的宣传海报上,辣目洋子就已穿着红色和服与日式发型出现。

这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纷纷质疑剧组这样设计是否有意在“以倭代华”。

“倭文化”入侵国产剧!皇后穿和服,大臣戴天皇头冠,以倭代华?

该剧改编自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同名小说《皇后刘黑胖》,讲述的却全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内容与日本无关。但剧组在视觉呈现上独树一帜,辣目洋子及其他演员的服装、发型从头到脚都散发着浓郁的日式风格,丝毫找不到中国古代服饰的影子。

观众们也对这样的背景戏剧表现提出了质疑。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就连饮食方面,剧中的演员们吃的居然是日本寿司。这种异国 элемент的大量渗透使人不禁要问,到底是出于无心的粗制滥造,还是有意借古喻今、渲染日式氛围?无论如何,这都与历史常识相违背,也有悖大陆主流文化价值取向,判断失误的成分过大。

早有前车之鉴,多部国产剧均存在“倭化”

事实上,在《我叫刘金凤》播出之前,已经有多部国产古装剧在人物形象设计上出现了“倭化”的情况。比如去年热播的《星汉灿烂》,女主角身着汉服,腰间却系着一个日式打结腰带,这在先期曝光的剧照中就引起了网友们的批评。

“倭文化”入侵国产剧!皇后穿和服,大臣戴天皇头冠,以倭代华?

知情人士指出,中国古代丝毫没有这种打结腰带,这是日式和服特有的元素。

对此剧组并没有狡辩,而是在之后顺势做出了修改。然而这到底是无心之失还是故意为之,我们无法得知真相。类似的案例还有《苍兰诀》中出现的日式发簪、夸张妆容,以及表演日本艺妓舞蹈的剧情等,在国产古装剧中屡见不鲜。

这使人不禁想问,华丽绚烂的中国汉服与这些“外来导入”相比又有哪点不足,非要放进些日式装饰品?是否是刻意迎合所谓“新潮”审美而轻视了本国文化内涵?无论出于何种考量,这种“以倭代华”的做法都是值得反思。

更多国产剧中的细节透出“倭风”

不仅是人物造型上出现倭化元素,一些国产古装剧中的场景细节也常常透露出浓浓的“倭风”气息。比如在去年热播的《风起洛阳》中,剧中设定的武则天形象为一位披头散发的美貌女子。

“倭文化”入侵国产剧!皇后穿和服,大臣戴天皇头冠,以倭代华?

这与中国历史上端庄大方的妇女形象截然不同,反而更接近于日本平安时期艳后中的妃嫔形象。

类似的案例还有《梦华录》中出现的点心种类。该剧以展示唐朝风物作为卖点,却在点心的设计上严重违背历史常识——剧中出现的点心五花八门,色彩绚丽,形状各异,而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点心以简单的面食为主。

这种的表现手法同样引发了众多观众的不适。

上述种种表现手法,不管出于导演刻意还是无心,客观上都是在影响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认知,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和深思。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当成为吸睛的商业手段,而要从根本上警惕和反对这种“以倭代华”的做法。

“倭文化”入侵国产剧!皇后穿和服,大臣戴天皇头冠,以倭代华?

“倭风”就是日本文化,我们须警惕

事实上,日本民族自古就善于从周边国家和地区汲取优秀文化因素,加以消化吸收后并入自身文化体系中。中国的汉服、饮食、园林艺术在日本历史上都有广泛影响和借鉴。

日本人在汲取这些元素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日式化”的处理和改造。

所以,这些国产剧中出现的种种“倭风”,其实就是在给观众灌输日本文化认同。它们大多是建立在中国元素基础上的日式改编版本。如果我们不加警惕,长期处于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之下,很可能会不经意间改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

面对电视荧屏上这种悄无声息的文化渗透,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警惕日本及其他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侵蚀性影响,同时自信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

“倭文化”入侵国产剧!皇后穿和服,大臣戴天皇头冠,以倭代华?

呼吁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抵制“倭化风”

面对国产剧中“倭化”现象的泛滥,我们有必要正视其对民族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这些剧组加入日式元素,目的虽或出于吸引眼球,但其结果很可能误导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以辣目洋子在《我叫刘金凤》中的形象为例,其举手投足间的日式韵味根本就是在刻意营造出一种“改朝换代”的氛围感。如果长此以往,观众很容易误以为那就是中国古代的真实写照。

我们不能容忍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文化异化行为出现。

所以,我们呼吁广大观众群体提高警惕性,应抵制各种“以倭代华”的倾向。国人不应该因电视剧的轻佻浮夸而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华夏文明那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绚丽多彩的服饰语汇,才是我们的泉源活水。

“倭文化”入侵国产剧!皇后穿和服,大臣戴天皇头冠,以倭代华?

同时我们也恳请剧组不要再刻意迎合某些所谓的“审美趋势”,而应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在创作中准确反映其本来面貌。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自信地弘扬光大。

剧组应传递正能量,国产剧的使命

这类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决不容小觑。我们必须认识到,它们在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导和引导着广大观众群体特别是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如果长期处在那些散发着“倭风”的作品氛围之下,他们很容易在无意识中就接受了那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歪曲解读。

所以,无论出于商业还是其他什么目的,这些散布着“倭风”的国产剧都是值得反思和警惕的。它们不仅无法反映中国文化的本原风貌,反而在一定程度消解着观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这是危害巨大的。

“倭文化”入侵国产剧!皇后穿和服,大臣戴天皇头冠,以倭代华?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国产剧更应承担起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这一历史使命。

具体来说,我们呼吁广大影视从业者要用心和智慧来挖掘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元素,以积极阳光向上的价值取向来展示我们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精心设计、匠心打造,让中国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绽放出璀璨光芒,使之成为豆本民族文化认同和自信的源泉。

这是国产影视剧的神圣使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