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三秦· 汉长安城及汉服汉礼

作者:好旺传媒全媒体中心

汉长安城遗址

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都城,是大陆古代第一个建制完整的统一帝国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汉民族、汉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汉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代东方文明的重要标志。 汉长安城始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至汉武帝时,城市规模基本完备。汉长安城平面略成方形,四面各开三门,共十二座城门。城墙为黄土夯筑而成,高约12米,周长约25公里,城墙外有壕沟,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城内主要建筑有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桂宫、明光宫等;城西有建章宫,城南有宗庙、辟雍、社稷等礼制建筑。

文化三秦· 汉长安城及汉服汉礼

▲汉长安城鸟瞰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西北,是大陆现存规模宏大、遗迹丰富、格局明确、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遗址。先后有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及隋(文帝初年)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沿用近800年,作为都城的历史达360年。现存地面的城墙遗址及未央宫前殿、天禄阁、石渠阁等遗址,历经两千年的风雨依然高大雄伟。1961年,汉长安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三秦· 汉长安城及汉服汉礼

★汉服知识

汉服的基本形制

衣裳分体制:上身为衣,如襦、半臂等;下身为裳(指裙子)、裤或裤褶。包括襦裙,袄裙。衣裳连属制: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又称深衣、包括袍、衫、 褙子、直裰等。

文化三秦· 汉长安城及汉服汉礼

汉服的颜色与材质

西汉建立时延用秦朝服饰制度,多以黑色为主,忌用明黄色,因为黄色为皇室专用颜色。汉服不能全白,如用白色为主色,必须有暗纹或异色边缘,平时忌用白色腰带,否则就成为素服丧服。材质多选用绫罗绸缎,普通百姓则多选用粗布麻衣。

文化三秦· 汉长安城及汉服汉礼

穿汉服应该注意的问题

正衣冠:所谓“衣冠要整”,衣冠不整古往今来被视为最大失礼。穿好汉服后要检查以下三项。一是若戴帽,要合乎大小,不要“侧帽风流”,男女都不可披散头发;二是随身携带的物品可将其藏于袖中,不要将多余物品暴露;三是汉服里面一定要穿中衣,夏季天热也可以用衣领来代替。

★汉代传统礼仪

立姿

立姿意思是说站立时要目视前方,肩膀放平,后背挺直,双臂抱于胸前,好像抱了一只鼓一样,保持立正的端庄姿势。

坐姿

(1)坐椅子时只要坐直,坐端正就行了,双手放在膝上,不要翘二郎腿,不要东倒西歪。注意裾摆,一定要整理下衣裾盖于脚面上。(2)汉代的跽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文化三秦· 汉长安城及汉服汉礼

▲唐阎立本《孝经图卷》坐姿

行礼

(1)辑礼(小礼、中礼、大礼 )

小礼:在见到朋友和平辈时可行小礼,两人见面时,点头致意,或微微鞠躬即可。平辈见面还可以行拱手礼,行礼时,身子不动,双手前揖。

文化三秦· 汉长安城及汉服汉礼

▲时辑礼(小礼)

中礼:在正式场合,朋友见面,就得使用揖礼中的中礼。身体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起身,手放回原位。

大礼:在祭祀或叩见长辈时使用的正规揖礼。举手到额头,鞠躬九十度,起身,同时手再次齐眉,手放回原位。

拜礼:一般在朝见天子,叩见长辈,拜师等场合行此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文化三秦· 汉长安城及汉服汉礼

▲天辑礼(拜礼)

(文献整理/解启成)

[责任编辑:梁纪委]

文化三秦· 汉长安城及汉服汉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