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三秦· 漢長安城及漢服漢禮

作者:好旺傳媒全媒體中心

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是西漢王朝的都城,是大陸古代第一個建制完整的統一帝國的都城,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漢民族、漢文化形成過程中的中心。漢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市,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古代東方文明的重要标志。 漢長安城始建于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至漢武帝時,城市規模基本完備。漢長安城平面略成方形,四面各開三門,共十二座城門。城牆為黃土夯築而成,高約12米,周長約25公裡,城牆外有壕溝,城垣内面積36平方公裡。城内主要建築有長樂宮、未央宮、北宮、桂宮、明光宮等;城西有建章宮,城南有宗廟、辟雍、社稷等禮制建築。

文化三秦· 漢長安城及漢服漢禮

▲漢長安城鳥瞰

漢長安城遺址位于今西安市西北,是大陸現存規模宏大、遺迹豐富、格局明确、儲存較為完整的古代都城遺址,也是中國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遺址。先後有西漢、新莽、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及隋(文帝初年)等十個朝代在此建都。沿用近800年,作為都城的曆史達360年。現存地面的城牆遺址及未央宮前殿、天祿閣、石渠閣等遺址,曆經兩千年的風雨依然高大雄偉。1961年,漢長安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文化三秦· 漢長安城及漢服漢禮

★漢服知識

漢服的基本形制

衣裳分體制:上身為衣,如襦、半臂等;下身為裳(指裙子)、褲或褲褶。包括襦裙,襖裙。衣裳連屬制:上衣下裳合二為一,又稱深衣、包括袍、衫、 褙子、直裰等。

文化三秦· 漢長安城及漢服漢禮

漢服的顔色與材質

西漢建立時延用秦朝服飾制度,多以黑色為主,忌用明黃色,因為黃色為皇室專用顔色。漢服不能全白,如用白色為主色,必須有暗紋或異色邊緣,平時忌用白色腰帶,否則就成為素服喪服。材質多選用绫羅綢緞,普通百姓則多選用粗布麻衣。

文化三秦· 漢長安城及漢服漢禮

穿漢服應該注意的問題

正衣冠:所謂“衣冠要整”,衣冠不整古往今來被視為最大失禮。穿好漢服後要檢查以下三項。一是若戴帽,要合乎大小,不要“側帽風流”,男女都不可披散頭發;二是随身攜帶的物品可将其藏于袖中,不要将多餘物品暴露;三是漢服裡面一定要穿中衣,夏季天熱也可以用衣領來代替。

★漢代傳統禮儀

立姿

立姿意思是說站立時要目視前方,肩膀放平,後背挺直,雙臂抱于胸前,好像抱了一隻鼓一樣,保持立正的端莊姿勢。

坐姿

(1)坐椅子時隻要坐直,坐端正就行了,雙手放在膝上,不要翹二郎腿,不要東倒西歪。注意裾擺,一定要整理下衣裾蓋于腳面上。(2)漢代的跽坐是膝蓋并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雙手放在膝蓋上,目視前方。

文化三秦· 漢長安城及漢服漢禮

▲唐閻立本《孝經圖卷》坐姿

行禮

(1)輯禮(小禮、中禮、大禮 )

小禮:在見到朋友和平輩時可行小禮,兩人見面時,點頭緻意,或微微鞠躬即可。平輩見面還可以行拱手禮,行禮時,身子不動,雙手前揖。

文化三秦· 漢長安城及漢服漢禮

▲時輯禮(小禮)

中禮:在正式場合,朋友見面,就得使用揖禮中的中禮。身體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起身,手放回原位。

大禮:在祭祀或叩見長輩時使用的正規揖禮。舉手到額頭,鞠躬九十度,起身,同時手再次齊眉,手放回原位。

拜禮:一般在朝見天子,叩見長輩,拜師等場合行此禮。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後直身(這叫鞠躬),同時手随着再次齊眉。然後雙膝同時着地,緩緩下拜,手掌着地,額頭貼手掌上(這叫拜),然後直起上身,同時手随着再次齊眉——然後根據禮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後手放下。

文化三秦· 漢長安城及漢服漢禮

▲天輯禮(拜禮)

(文獻整理/解啟成)

[責任編輯:梁紀委]

文化三秦· 漢長安城及漢服漢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