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作者:雷伊数码

到2024年X1 Nano系列被砍为止,X1 Nano共计发行了3代,Gen1是2021款,采用11代酷睿处理器,Gen2是2022款,采用12代酷睿处理器,Gen3是2023款,采用13代酷睿处理器,没有锐龙版本。介于搭载12和13代酷睿的X1 Nano续航血崩,淘机的意义更小,所以本文主要描述对象选定为初代X1 Nano,基本Gen2和Gen3相比Gen1也没有本质变化,如果有必要提及Gen2和Gen3的特点,会专门注明。

提示:本文素材机较少,观点结论受素材机个体差异影响很大,读者需要多看各家观点去更全面地了解该机。

正文

一丶Thinkpad X1 Nano的整体印象

万元高端超轻薄本在X1 Nano之前一直没有什么新的进展,仿佛X1c就是这个细分市场的最优解,这种情况下,ThinkPad能再进一步,折腾另外一条路,总归勇气是值得赞美的,毕竟13寸超轻薄本向来是暴毙重灾区,没有多少玩家能一直留在场上。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二丶配置选择思路

没有i3,每代都是i5和i7两个型号。

Gen1:i5-1130G7,i7-1160G7,都是四核心八线程

Gen2:i5-1240P(Xe80),i7-1260P(Xe96),直接上了P28处理器,4大8小12核心16线程。

Gen3:i5-1340P(Xe80),i7-1360P(Xe96),规格同前代,也是4大8小12核心16线程。

屏幕有两种,但是分辨率只有一个,2160 x 1350。这个屏幕应该是定制的,屏幕坏了更换一块不便宜,比X1c 那种2K HDR贵一大截,还不好找。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上2K屏幕更像是为了对得起价格必须上的一个抉择,我个人觉得在无法解决续航的前提下,上一块很棒的1080低功耗的屏幕更实用,而不是2K。

其实这时候已经有上凸起的苗头了,只是不太明显,到了22款上凸起基本成了联想系家族化的设计。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还有一件事,这个屏幕挂了好像得直接换AB面这个总成。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Gen1是板载16G LPDDR4x-4266,没见过别的SKU,但是Gen2是有最高32G的LPDDR5内存版本的,到了Gen3,嗯,最高16G的LPDDR5X内存。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锐炬XE显卡,不过这小显卡也别指望能干点啥了,散热不允许,也就是稳定打个LOL的水平了,稍微强度大点的游戏,比如吃鸡,一开始能进去能玩,但是持续性就很差,撞墙之后需要很久才能把帧数提上去,跟没法玩没什么区别。不怕它稳定30+帧,就怕40帧一下,15帧一下,这种比全程30帧还难受。

倒是特效啥的别多的情况下,还能凑合剪辑一下轻度的1080p视频。

硬盘是2242规格的,但是和T480s等一众可以双硬盘的电脑不同,X1nano的2242硬盘是需要单缺口的硬盘,能用的是SN530之类的Gen3 x4硬盘,不是SN520之类的pcie3.0*2,更换硬盘的话不要买错接口类型。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目前最大容量应该就是1T了,2T的大厂产品印象里没有这种的,这个难受一点,不像18款开始的那些采用2280硬盘位的Tp们一样,可以装上去单面2T的2280硬盘。不过现在硬盘涨了好多,换硬盘也不适宜。

硬盘也自带散热铜片,这个在21款上比较普遍的应用了。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X1 Nano从联网方式的角度,应该可以分为三类:一种WiFi版,一种5G版本,还有一种4G版本。

最初X1 Nano Gen1只上市了WiFi版本与5G wwan版本的,当时21年时候吵吵嚷嚷以为5G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吧,联想大笔一挥直接上了5G模块,然后就因为5G版本价格与同配置的WiFi版差价达到了3000元,再一个慢慢大家也发现5G多少有点扯淡,所以市场上就不叫好也不叫座。

于是联想把菜端回去又热了一遍,换上4G模块又端上来了。

令人捧腹的是,这个操作发生于Gen1和Gen2同台竞技的时候,所以差不多相当于Gen1在Gen2的当打之年,狠狠背刺了一波Gen2,后来Gen3上市价格又背刺了一波Gen2,Gen2是真不容易啊。

另外我没有用过非5G版本的X1 Nano,不知道WiFi版本改5G版本能不能顺利改好,很遗憾这块内容缺失了,包括5G能不能改4G我也不清楚(这个似乎也没有什么必要)。

键盘与触控板的手感就一言难尽了,键程到了1.35mm,背装键盘,也是小尺寸的键盘,触控板上面的实体三键手感也和常规的实体三键有所区别。

重度文字办公使用者,长时间用会很难受。

几乎没有什么手感可言,新鲜感过去之后,我自己会反复怀疑为什么不用X1 Carbon?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三、其他事项

机身是黑色类肤质涂层包裹的碳纤维材质,很容易留下划痕,再加上用X1 Nano的重度差旅用户居多,装在包里跑来跑去,成色大概率好不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触屏版会碳纤维编制纹理A面,但是吧,这种编织纹理A面一直都是更加实用但是用户嗤之以鼻的一个配置,大家宁愿顶着更容易花壳的类肤质图层也不愿意用一个和ThinkPad设计语言格格不入的编织纹理。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拆解难度很低,属于快拆设计。

维护性尚可,风扇排线也不是X13那种生拉硬拽才能出来的设计,类似于键盘排线。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Gen2和Gen1相比,内部还是调整了很多的,但是先天问题太多,不是后天调整能改变的,甚至因为上了P28,散热和续航都迎来了雪崩。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接口就惨不忍睹了,只有两个拥有雷电4功能的type-c口和一个3.5mm耳机口,这个组合倒也挺魔幻,一边完全放弃了A口采用全C口的布局,另外还见缝插针地给上了一个3.5mm耳机口,有种莫名的喜感,看着男女老少的。

不过增加一个USB-A口,也救不了这个机器,硬伤太多太严重了。

最应该解决的是续航。

X1c基本是优雅和实用的平衡极限点了,比X1c更重更厚,难免更丑,比X1carbon更小更轻,实用性就会大打折扣。

这个机器也很矛盾,为了实用总得带个拓展坞,但是带了拓展坞之后和X1c 的重量还有什么差距?到底省那200g是图啥(21款时候差200来g)。一个随着X1c 越来越逼近1KG,X1 Nano注定死路一条。

电池只有48Wh,现在(2024年2月)二手一般在80%-90%的健康度,那么实际二手就是38wh-43.2wh,实测全高亮度,网页+office多开点就是个2小时多的续航,至于那些70%+的电池,可以说惨不忍睹了,这个续航用起来非常蛋疼了。

本身适用X1 Nano的人群就很少,但是这个人群又是续航的重度需求者。这东西便携是便携了,倒是得有电量可用啊。

21年的时候,intel开始推销它的“EVO”认证,也因为X1 Nano都能获得EVO认证这事,我对EVO的严谨性产生了怀疑,由此我估计又是一个无疾而终的闹剧。

电源的话,原装是一个65W的大头电源,但是国行一般会额外赠送一个口红电源,所以闲鱼淘个人二手的时候,可以和卖家磨一磨索要一个口红电源,人不给也没办法;从商家那里买的话,基本就没有口红电源了,商家收的时候也不会留意个人有没有给商家带口红电源,或者压根不知道原装是双电源。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相比X13那个散热模组的排线,这种排线就好取多了。

散热设计是比较奇怪的一种,热管兜了挺大一个圈子,这个散热的效率和后世的Neo14那种布局差距实在太大了,散热和续航是这种超轻薄笔记本很刚需的两个点,但是都做的没法细看。

越是捧在手里用的电脑,对机身表面温度的敏感度越高。

四、机型槽点

三代X1 Nano的续航都没法看,Gen2和Gen3是因为用了P28那种准标压处理器,性能提升了但是续航崩盘,至于Gen1,则是因为前期批次的电池健康度自然消耗到了80%左右的水平。

笔记本电脑不是说对续航的包容性很低,主要看用途,比如游戏本或者工作站笔记本,这些电脑续航短大家可以接受,本身就是当个类似UPS应急的续航要求,但是续航太短对主打低使用强度的商务轻薄本来说就是要命的了。

一般来说,续航和性能释放是反比关系,但是X1nano性能释放又低,续航又短,这种很难做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产品。

如果X1 Nano是一个性能释放低下,凑合能看office,但是续航足够让你没有电池焦虑的话,Nano还是一个说得过去的机器。说到底,Gen1的续航也没多强,或者说配不上它的应用场景,但捏捏鼻子还能上,到了Gen2和Gen3的Nano,这个问题就太明显了。

短腿彻底把Nano这个系列敲死了。

可能这个机器也不适合英特尔版本,上AMD R3低压处理器会更好吧(这个纯属开玩笑),续航会极大的改善。毕竟X1 Nano用AMD也是X86,就算AMD兼容性没intel好,那点能拉开差距的应用也不会指望X1 Nano跑。但是高端机一般也不会用AMD,bug率毕竟高点,和厂商的协同优化也少,再一个真整R3低压上去好像这个机器也直接判了死刑立即执行了。

庆幸MacBook和win本不是一个赛道吧,否则X1 Nano的续航问题21年那会就会被暴露无遗。

X1nano的内部看着比较凌乱,由此形成了两派观点:一种是觉得内部设计不重要,反正又不是天天看,能把机器减重到907g已经很不容易了,倾向于对内部设计容忍度高一点。另外一种观点是内部凌乱,机器散热也垃圾。

这两种观点谁对谁错暂时不去考虑,但是这个争论给我这样的一个启发——X1 Nano内部凌乱,按我以前带项目的经验来看,大概率这个产品的重要性在集团内不够高,能争取到的资源有限。因为重要性不够高,所以思路上不是“我要设计一款907g的笔记本电脑”,而是“小谁,你去现成的方案里挑一个成熟的,想想办法去把它砍到900克”。

这么轻薄的笔记本电脑,起点不一样,终点自然也不一样。

X1 Nano像是ThinkPad捕捉到了高端超轻薄商务本的空隙,然后找了一个现成方案砍到了907克来填补高端超轻薄商务本的市场空白,赚一笔就跑的产品,没有认真对待好好做,只是凑合做出来了一款符合领导要求的指标的笔记本,它没有清晰思路也没有灵魂,更没有留未来升级改造的空间,Gen1基本就一眼看到了这个系列的终点在哪里。

X1 Nano是ThinkPad史上最轻的笔记本电脑(但不是笔记本电脑史上最轻的电脑,LG和NEC都挺喜欢折腾超轻薄本的),X13作为13.3寸的机器,从X390那会开始,ThinkPad X系列既不轻也不薄这个事就是用户们心照不宣的事。但是X13几乎是同尺寸同等定位的竞品之中,接口最丰富,实用性最高的机器。

我以前曾经认可过X1 Nano这种小尺寸机器内部没法不凌乱的观点,直到我看到ThinkBook X 2024的宣传图,我豁然意识到高性能+超大容量电池+超轻薄小尺寸+散热过关是可以发生在一个机器上的,而且售价没有跳涨。

大和实验室和联想大陆团队设计水平已经有代差,这是没法不承认的事了。

X1 Nano Gen1不是一无是处的机器,但是准备淘二手X1 Nano的话,最好提前想好一整套的应用方案及预算,比如主力输出设备是什么?如何多平台同步文件,是用Nas还是Onedrive还是网盘?

受限于接口,性能释放,以及续航,X1 Nano很难单靠自己就为使用者提供一整套的办公设备,满足大部分需求,因此,用X1 Nano的话,很大概率还需要很多配件和设备共同组成一套完整的个人办公组合,例如你还需要一个能扛线的台式机或者14寸/15寸的笔记本承担X1 Nano带不动的任务,做完之后传输到X1 Nano上,还得考虑多设备之间用什么桥梁传输数据。这样一套下来,太繁杂,整体的预算也不是单一个X1 Nano。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但是不管什么方案,整套成本低不了,这很有点脱离淘二手的初衷了。

说白了,X1 Nano对多数使用者而言,都类似于CS里面的副武器-手枪,能听个响,也确实能打倒人,但是你非要一把手枪打整场刚枪局,那体验一定不好。

X1 Nano很难成为主电脑,大概率只能当个奢侈的第二电脑。想彻底享受X1 Nano的轻薄带来的便利,很可能还需要一台性能和接口足够满足绝大多数需求的机器静静的接在向日葵远程上等待召唤。而这种情况下,拿一个X1 Nano还是拿一个廉价的二合一笔记本电脑,不会有太大区别。

我个人觉得X1c 2018可以说是炫技的作品,X1 Nano只能说是一种基于好奇的探索,远不是一个完整成熟的产品。

X1 Nano作为win本实用性不高,这也基本无可争议,肯定有人适用,但是不能就此说他实用性高。我个人感觉,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和二合一的win笔记本电脑重叠度很高,X1 Nano没有给出比二合一win笔电更好的选择,续航和11代酷睿的华为matabook E都差很多,不过华为matebook E,没有可维护性可言,而X1nano至少还能清灰换硅脂更换老化的散热模组。

X1nano那续航甚至远不如华为matebook E,似乎华为Matebook E的思路更正确一点。

但是归根结底,13寸笔记本不好做,高端超轻薄本更不好做,X1 Nano虽然百病缠身,但也是这个细分市场最折腾出花的一个参赛选手了,热度和销量还不错,虽然现在死了也还有为它惋惜的人。苹果那边主打这个定位的New MacBook,凉了都没个响,不吹唢呐不请唱戏班子,一声不吭的就抬出去埋了。

五、二手市场情况

作为二手笔电的选择,X1 Nano最大的麻烦还是过于昂贵,3000+的二手笔电人们在选择的时候就会很谨慎了,而X1 Nano这样一个娇贵且奢侈的玩物,很难找到自己的受众群体。

作为全新机,它没有多少刚需客户,作为二手笔电,它的刚需客户更少。

最好不要指望X1 Nano成为你的主力机,能靠一台X1 Nano走四方的用户很少。我自己用X1 Nano,不是因为我喜欢超轻薄的小尺寸便携本,而是因为我是二手贩子,我手里有一大堆X1 Carbon、T480s、Neo 14随时等着我用,多一个X1 Nano也没影响,偶尔换个新玩具体验下不一样的新鲜感,毕竟之前X1 Nano同等定位的竞品一共都没几个,我肯定会选更加习惯的ThinkPad用。

很贵,Gen1拿货都得3000好几,售价肯定在3800-4000了,再多个5G模块啥的更贵,这个价位能选择的机器非常多,同时Gen1的全新机官方也还在售,一路降到了5600左右的价格,我感觉非要买X1 Nano的话,最好的选择还是公司可以报销的人直接买全新Gen1,个人自费淘二手实在不是个划算的选择。

对于X1 Nano这个产品,淘机建议很少,只能说确定要买的话,玩11代i5的吧。只推荐买Gen1,不推荐Gen2和Gen3,即使是国行带保的Gen2和Gen3也不推荐,都是钱花的意义很低的二手选择,坚持要淘也挑一个便宜的吧,况且Gen2和Gen3也不会给你带来更好的体验。

要是公司或者单位出钱给你买,这种我也没话说。

最好是淘新一点的X1 Nano,因为Gen1现在还在销售,所以市面上是有准新机在流通的,这类机器成色好很多,电池健康度也高。

我估计X1 Nano二手销售的时候会是刷电池健康度的重灾区,原因无它,好卖尔。

需要实时联网的话,也更建议淘LTE版本而非5G版本的,5G版本的相比LTE版本的要贵好几百甚至上千,但是5G和4G也感觉不到什么使用上的差距。

我还是觉得能选X1c就别选X1 Nano。

五,总结

X1 Carbon 2018是我百玩不腻的机器,但是X1 Nano就没有这种感觉,毕竟新奇过后,笔记本电脑终究得向实用妥协。即使是一天到晚抱着电脑到处跑的商务人士,最适合你的也是X1 Carbon而不是X1 Nano。

ThinkBook X 2024(ThinkBook 13x Gen 4)过两个月也要上市了,也许thinkbook X 2024技术成熟上传到ThinkPad后,ThinkPad会学着认真做一款自己的超轻薄商务本吧。

这种笔记本电脑,还是苹果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内部设计好看得多。再一个,这种大幅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减重计划,需要比以往按部就班迭代笔电更高的公司架构去协调减重,假如该项目级别不够高,协调起来就没那么容易,效率也大打折扣。

一位好友评价X1 Nano,说这是一款“上不了台面"的笔记本电脑。

深以为然。

有趣的探索,但是生人勿近——二手ThinkPad X1 Nano淘机攻略

这篇文章我起的名字是“生人勿近”,旨在劝退没用过X1 Nano但是好奇准备真金白银淘一个过来看看的读者,所谓生人勿近;但是如果你见过用过Nano且仍然热爱,那么希望对你有点帮助,多数读者看个热闹就行,没必要。

不过大家别看我在2024年的时候对X1 Nano的评价不高,其实在2021年X1 Nano刚出来的时候,我个人对它的评价是很高的,也是很喜欢的,毕竟那时候没啥同等定位的参照物,那时候我还在网上跟别的网友为了X1 Nano内部凌乱是不是槽点这件事吵了几十层楼。甚至21年上半年中远海控和招商银行股票先后创出新高之后,我还想过要不要X1c 2021+X13 2021 intel+X1 Nano都来个新的。

时过境迁,那时候的人变了很多,那时候的喜恶也变了很多。

不推荐淘二手,不过还是祝大家淘机顺利!

以及,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