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国家可以说是“援乌主力”,它们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装备,资助它和俄罗斯的战争。不过,作为“援乌主力”的北约国家中,也有一部分在浑水摸鱼。就像波罗的海三国,在战争初期提供部分武器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还有部分北约国家把俄乌冲突看作了生意,把“援乌”看作敲诈机会。就像保加利亚国防部长就指出,这是种“投资”。
军援乌克兰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在最近的会议上,保加利亚国防部长指出,自己的国家已经提供了多次武器援助,国防库存中已经没有了足够多的武器,因此保加利亚不会再提供援助,不过如果有“高额补偿”的话,保加利亚也可以做出改变,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必要武器。随后,保加利亚国防部长狮子大开口,暗示“高额补偿”要达到数亿美金。
按照这名保加利亚高官的说法,只要能够获得这些补偿,那么对乌援助就能继续进行,因为这相当于对保加利亚安全的“投资”。很显然,保加利亚已经把战争当作了生意,想要从西方国家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从侧面也能看出,保加利亚其实是不想“无偿”援乌的。
保加利亚
事实上,不仅保加利亚这么想,大部分北约国家都是这么想的。一些北约国家与俄罗斯之间存在着复杂双边关系。在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时,这些国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国家利益、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以及与俄罗斯的经济、能源和外交联系,这导致军援乌克兰的决策受到制约。
与此同时,有些国家认为通过对话和合作,而非对抗,可以更好地解决乌克兰危机。这些国家主张通过外交途径和国际组织的框架,来推动和平解决方案,以避免加剧紧张局势。
北约
还有,乌克兰虽然是北约的合作伙伴,但其军事能力相对有限。为了确保援助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一些北约国家可能认为有必要进行更全面的军事改革和现代化,以提高乌克兰自身的战略能力。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一些北约国家担心通过军事援助乌克兰,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冲突或导致涉及更多的国家。
再说了,军事援助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一些北约国家可能认为将资源投入到本国国防和军事现代化中更为重要,并希望通过其他方式支持乌克兰,如经济援助或培训合作等渠道。
乌克兰冲突
而且,局势的不断变化和复杂性让一些北约国家担心提供军事援助的可持续性和政策效果。他们可能更加注重采取长远的战略措施,来应对乌克兰危机,而非短期的军事援助。
同时,在一些北约国家内部,存在不同派别、政党或政治团体的争议和分歧。这些分歧包括对与俄罗斯的关系处理方式的看法,以及是否支持在乌克兰冲突中采取更强硬立场或更渐进的外交解决方案。
部分北约国家担忧激怒俄罗斯
还有,一些北约国家政府可能受到本国公众的态度和意见的影响。如果公众对援助乌克兰持谨慎态度或反对参与乌克兰冲突,政府可能会被迫调整其政策立场。就像很多北约国家内,已经爆发了反军援抗议。再说了,提供有效军事援助需要考虑到各国自身的军事能力和资源限制。有些北约国家可能发现,自己快要被“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