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作者:汤团说史
“陈赓在哪儿?陈赓在哪儿?”

1933年4月的一天,蒋介石风风火火地来到了南昌百花洲科学仪器馆,不久前在上海被捕的陈赓也被转移到这里来。

谁知蒋介石进门却没看到陈赓迎接自己,只能扯着嗓门大喊。

陈赓此时正在大厅坐着,听见蒋介石来了,烦躁的他不仅不搭理蒋介石,还拽起一张报纸盖在脸上装睡觉。

面对陈赓的视而不见,一向骄傲自大的蒋介石会怎么处理?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这是发生在1933年的一件事,那年三月,在上海养伤的陈赓遭叛徒出卖,落到了国民党手里。

蒋介石知道后,让人把他押解到南京,还给时任国民党宪兵司令谷正伦发了一封电报,让他亲自道到南京火车站去接陈赓。

对于陈赓,蒋介石可谓是又爱又恨。

当初在黄埔军校,蒋介石对陈赓那叫一个器重,陈赓一开始对蒋介石也十分尊重,因为他是自己的校长,又是国民党的领袖。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陈赓救蒋介石之前,蒋介石对陈赓就已经多加青睐。

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入黄埔军校前,就已经有过几年的参军经验,是一个有实战经验的老兵。

另一方面则是陈赓此人幽默诙谐,不管是在同学面前还是在老师们面前,他都能很好地和大家相处。

当然,也不乏有例外。

国民党有个叫关麟征的,和陈赓是同学,但他和陈赓完全是两种人,关麟征总是板着个脸,陈赓对他这个样子很不服气。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有一次蒋介石开大会,陈赓是标兵背对着蒋介石,其他学生都面对他。

陈赓看见关麟征面无表情的样子,就扮鬼脸逗他。

结果关麟征没忍住笑了出来,刚好被蒋介石逮个正着,而陈赓虽然脸上搞怪,身板却倍儿直,所以蒋介石并没有发现他。

最后只有关麟征一个人被蒋介石臭骂了一顿。

陈赓这个开朗的性格比起其他同学本就讨喜不少,再加上他能力出众,自然能入蒋介石的眼。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陈赓刚入校的时候,蒋介石就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了一句话:

“此生貌似文弱,但性格坚强,能吃苦,可带兵。”

那时候蒋介石也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学生,能在敌人的千军万马之中,带着他杀出重围,救他一命。

那是1925年,为打倒军阀陈炯明,广东革命军进行第二次东征。

期间国民革命军第三师与敌军主力相遇,第三师师长无能,很快就落了下风,而蒋介石的总指挥部就在附近,要是第三师战败,蒋介石危在旦夕。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在这危急时刻,陈赓临危受命,被蒋介石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师代师长,前去应战。

但那时已经是强弩之末,靠陈赓一个人也无法挽回败局,陈赓当机立断,立马回到总指挥部劝蒋介石离开。

蒋介石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说要与将士们共存亡。

陈赓苦口婆心地劝他赶紧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陈赓的连哄带劝之下,蒋介石终于答应撤离。

这时候敌军距离这里已经没多远了,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忽然腿软的走不动路,刚才那股劲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陈赓无奈,只能背起他一路狂奔,就这么又走了好几里之后,蒋介石和陈赓终于摆脱了险境。

这次要不是陈赓,蒋介石必死无疑,所以自那之后,蒋介石就将陈赓视为救命恩人,对他更加重用。

后来蒋介石背叛革命,陈赓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国民党。

当蒋介石知道陈赓是共产党员时,小肚脐肠的他又翻出当年的花名册,在那句“能吃苦,可带兵”的批语后面加了一句:

“此生系共产党,不可带兵。”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之后二人便分道扬镳,从此成为了对手。

陈赓对蒋介石会从敬重到鄙视,完全怨蒋介石自己,他任人唯亲,自私自利,完全没有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陈赓心怀天下,他们二人注定不是一路人。

大革命失败后,陈赓辗转来到了上海,在周总理的领导下,他开始在中央特科工作。

顾顺章叛变后,陈赓就撤离了上海,次年他因负伤,回到上海就医,伤好的差不多了,组织就让他去江西中央红色区域工作。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负责接应他的是一个名叫谭国辅的女同志,就在他行动的前一天,有叛徒泄露了他的行踪,导致他和谭国辅双双被捕。

4月初,陈赓就被押到了南京,谷正伦奉命亲自来“迎接”他。

陈赓到南京火车站的时候,身上还戴了镣铐,谷正伦一看赶紧让人把他身上的刑具撤了,还一个劲的赔笑脸道歉。

当年陈赓拼出一条命把蒋介石救出来的事,国共两党都知道,事后陈赓可以随意进出蒋家,还惹得不少人羡慕。

况且蒋介石还给谷正伦下了令,要好好招待陈赓,争取让他脱离共产党的队伍,回到国民党来,所以谷正伦自然不敢慢待陈赓。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陈赓显然不吃这一套,他和谭国辅从容地走下囚车,谷正伦恭恭敬敬地请他们上车,陈赓一看见他们这副嘴脸就恶心,毫不客气地奚落道:

“我陈某人想来佩服光明磊落的人,最笑看那些表里不一的小人。”

谷正伦被陈赓说的脸色铁青,却不敢发火,也不敢对陈赓来硬的,小心眼的他当即就把汽车换成了囚车。

陈赓对此嗤之以鼻,坦坦荡荡地再次走上了囚车。

接下来的时间里,谷正伦按照蒋介石的指示,多次劝陈赓投靠国民党,还许他高官厚禄和权利钱财,陈赓都不为所动。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谷正伦急了,又不能动刑,思来想去,他找来了几个陈赓在黄埔军校的同学,一起劝他。

陈赓则舌战群儒,把他们一个个骂的抬不起头来,尤其是装备精良的国军数次败在共军手里,这是不争的事实。

陈赓只要把这件事拿出来一说,他们只能哑口无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一周后,谷正伦什么招都试过了,陈赓还是宁死不屈。

后来蒋介石在南昌指挥第四次“围剿”,无奈之下,为了把陈赓拉拢过来,他就让人把陈赓送到南昌来,自己要亲自和他说。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宋庆龄知道陈赓被捕后,曾直接找到蒋介石怒斥他忘恩负义:

“陈赓是黄埔军校的学生,东江之役一直跟着你,不是他从枪炮下把你背出来,哪有你的今天?你现在要杀他,平时你挂在嘴边的礼义廉耻哪儿去了?”

宋庆龄作为蒋介石妻子的亲姐姐,又是孙中山先生的妻子,蒋介石自然不能拿她怎么样,只能任由她骂。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如果真的杀了陈赓,自己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受天下人指责,所以他没胆量真的杀了陈赓。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但就这么把陈赓放走,他又觉得自己太亏,这才想自己亲自出马,再去会一会他。

陈赓到南昌的第二天,蒋介石的侍从秘书,也是陈赓在黄埔军校的同学邓文仪亲自到旅馆去见陈赓。

他去时陈赓刚睡醒,邓文仪一脸谄媚地问道:“陈将军睡得可好?”

陈赓懒得搭理他,他们俩是同乡又是同学,一看就是来劝降的,陈赓也不想跟他费那么多口舌。

邓文仪见陈赓不理他,又说要给他换一个舒适的环境休息,陈赓不耐烦道:

“你直接说去哪个监狱不就行了,这么拐弯抹角的。”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邓文仪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但他还有任务在身,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他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悔过书,他说只要陈赓签个字就行,他们也不会公开发表,不仅如此,只要签完字,他立马就能被任命为师长。

陈赓不仅不心动,还觉得聒噪,闭上眼又睡了起来,还故意打着超大声音的呼噜。

邓文仪知道这是没有谈下去的可能了,只能灰溜溜的先撤了。

他回去将情况告诉了蒋介石,蒋介石只能自己亲自去见。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这天晚上,陈赓被转移到了南昌百花洲科学仪器馆,他前脚刚到,后脚蒋介石就来了。

一进门蒋介石并没有见到想象中的场景——陈赓在门口迎接自己,他只好去找陈赓。

听蒋介石操着一口浙江口音在屋里大呼小叫,陈赓就觉得头疼,他随手拿起一张报纸盖在脸上,全当听不见。

蒋介石故意制造这么大声响,就是为了让陈赓出来迎接自己,可惜陈赓定没有给他摆架子的机会。

老将自讨没趣,只好来到陈赓面前,但他此时还没放下架子,在陈赓面前还是颐指气使道:

“你是陈赓,是校长的好学生。虽然在政治上犯了错,但我可以原谅你。”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陈赓冷冷地说自己不需要原谅,蒋介石被泼了一盆冷水,尴尬地问陈赓是怎么来的?陈赓无语道:“不是你给我抓来的吗?”

对话进行到这儿,已经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但蒋介石就是不死心,还劝陈赓只要愿意过来,随便他想带哪个师都行。

陈庚表示自己绝不会背叛党,后来俩人没谈妥,争吵声越来越大,连外面的人都惊动了,邓文仪赶紧进来劝。

蒋介石这才黑着脸离开了,之后几天,蒋介石又把陈赓带过来,跟他说要是他愿意投降,别说是师长,就是军长也不在话下。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陈赓铁了心不肯投降,还直接戳穿了蒋介石假惺惺说什么不愿意再内战的谎言:

“那请问是谁造成的这种局面,是谁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发动内战、屠杀人民,难道这些责任在共产党吗?”

蒋介石被陈赓问的恼羞成怒,大骂娘希匹,随后又强忍怒火,接着“好言相劝”,陈赓直言不讳:

“我陈赓是中国共产党的官员,绝不会做你的狗官!更不会像你一样卖国求荣背叛革命!”

蒋介石勃然大怒,立马让人把陈赓押了起来,还说要不是看在曾经他救过自己的份上,早就把他处决了。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让他出来迎接,他却盖着报纸睡大觉

陈赓岂会怕这种威胁?反正他就一句话,决不投降。

蒋介石无奈,只能再次把他关了起来,后来陈赓坚决不肯降,蒋介石又把他送回了南京看押。

1933年5月,在党组织的营救下,陈赓成功逃出了南京,随后前往中央红色区域继续参加革命。

事实证明,陈赓的坚持是对的,蒋介石并非治国之才,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蒋介石要是能早点明白人民的重要性,而非只顾自己利益,或许不会输得这么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