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明哲“再出山”背后,透视中国平安的人事棋局

马明哲“再出山”背后,透视中国平安的人事棋局

马明哲“再出山”背后,透视中国平安的人事棋局

36岁的平安正在迈向“不惑”,69岁马明哲的人事棋局则愈发精道。

2024年1月,中国平安内部发文,董事长马明哲任中国平安集团战略发展中心主任,付欣不再任战略发展中心主任一职。这个战略发展中心是平安集团层面战略管理和改革创新的组织推动部门,也是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马明哲由此被外界调侃称为“最牛部门总”。

作为中国平安创始人、董事长,马明哲上一个主要头衔是集团CEO。不过,从2020年6月起,他宣布辞任CEO一职,转而主要负责公司战略、人才、文化及重大事项决策。此次马明哲“再出山”,是否释放更多信号?这位金融“大佬”,又有何心事?

马明哲的“三驾马车”何去何从

去年底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成为很多金融机构的“必修课程”。一些内部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如何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金融的“五篇大文章”,是马明哲需要重点筹划的大方向,也由此推动战略升级和加强人才培养。也就是说,强化综合金融顶层设计、与国家金融战略同频,或是马明哲此番“履新”的本质所在。

马明哲“再出山”背后,透视中国平安的人事棋局

马明哲

马明哲一向深谙人才之道。从某种意义上,人才方阵的运筹帷幄,也是他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2023年,中国平安经历了高管大变阵。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马明哲倚重的“三驾马车”,即三位联席CEO,都有变化。其中,姚波和陈心颖先后辞任,集团总经理谢永林不再主管平安银行具体事务,而专注于集团板块。

如果梳理时间轴看,人事变动可谓频繁:

2023年1月1日,张智淳出任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4月26日,平安体系内属于“70后”少壮派姚波辞任中国平安联席CEO、常务副总经理等相关行政职务,转任非执行董事。彼时,平安方面解释称,“个别管理层的变化,不影响平安经营管理的长期持续稳定”。6月,中国平安审计责任人兼稽核监察部总经理胡剑锋出任集团党委书记。

马明哲“再出山”背后,透视中国平安的人事棋局

姚波

同月,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冀光恒出任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原行长胡跃飞卸任。不久前,冀光恒刚被任命为平安银行党委书记。平安集团总经理、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不再兼任银行党委书记。这个组合拳意味着,“五万亿级”平安银行的掌舵者已经明朗。一个细节是,在去年8月的平安银行年中业绩说明会上,此前一直处于C位的谢永林首度缺席。

时间来到多事之“秋”。2023年9月27日,中国平安突然发布公告称,聘任郭晓涛出任该公司联席CEO,同时,董事会接受陈心颖因个人及家庭原因辞任联席CEO兼常务副总经理的请求。同日,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孙建平接替郭晓涛出任集团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9月28日,汽车之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龙泉出任平安产险党委委员、书记,接班孙建平。

马明哲“再出山”背后,透视中国平安的人事棋局

陈心颖

到此,2023年中国平安核心高管“大换防”暂告一段落。作为平安最年轻的管理层之一,联席CEO陈心颖的辞任宣告一个使命的结束,郭晓涛的履新也映证了平安注重复合型干部人才理念的转变。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10年在职期间,陈心颖深度参与平安科技战略规划升级,推动平安从综合金融公司转型成为“金融+科技”公司。同时,她深度参与制定并推动了寿险改革及医疗养老战略。据记者观察,不论是金融科技,还是寿险改革,都是这艘“十万亿级巨轮”的重要驱动引擎。

窥斑见豹。2024年1月中旬,中国平安披露2023年全年保费数据,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006.95亿元,稳步增长4.1%。作为其中关键指标,寿险及健康险个人新业务保费收入1284.27亿元,同比增长超24%。与此同时,经过三年改革阵痛,平安的寿险渠道转型也成效显现。

同样从这个月起,陈心颖正式辞任联席CEO,转任非执行董事。换而言之,作为马明哲从麦肯锡“挖”来的“外脑智囊”陈心颖,她在十年“赶考”路上,用数据完成了一次体面的谢幕。

保险圈“黄埔军校”的驭人之道

对于陈心颖的继任者,郭晓涛的履历同样漂亮。他2019年9月才加入平安,曾任平安产险常务副总经理,集团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在加入平安前,郭晓涛曾任波士顿咨询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等职,拥有大型金融、医疗集团战略转型升级、数字化运营及改革、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耐人寻味的是,平安在公告中称郭晓涛是“集团重点培养的复合型高级潜力干部”。按照规划,他将负责主导平安“医疗养老”战略及科技业务相关战略,同时分管保险事业群及相关成员公司,并深化推进平安的数字化赋能。

马明哲“再出山”背后,透视中国平安的人事棋局

郭晓涛

郭晓涛的履历背景,再次佐证了马明哲对于国际咨询机构的情有独钟。值得一提的是,郭晓涛也担任战略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一职,与马明哲在这个新部门“搭班子”。

被认为是保险圈的“黄埔军校”,平安的人才输入输出模式一向值得品道,让外界更好窥探马明哲的人事棋局。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目前平安高管成员主要有三个路径:邀请外部顶级咨询公司外脑加盟、内部核心管理人员提拔晋升、体制内高级干部或金融机构高管“空降”。从去年的变化看,这个逻辑暂未改变。

但是,高层矩阵依然有微妙之变。在中国平安官网,记者看到,以集团层面为例目前有14位高管,其中5人是近10年入职的“空降者”,至少6人入职超过25年。新人和老人同时活跃在管理中枢,形成鲜明格局。

不过,重点培养复合型高级潜力干部,发掘具备专业化、年轻化且经多个岗位磨炼“镀金”的人才,才是近年来马明哲和中国平安布阵人事棋局的重要内涵和深意所在。

一直以来,中国平安对外界强调,公司“拥有完备的经营管理决策机制和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这背后这折射的是马明哲的驭人之道。有业内人士表示,马明哲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人才的识别、引进、培养和发展工作中。因此平安把“人”作为资源来经营、开发、配置,以人力资源的持续增值来推动公司价值的增长。

马明哲日前也坦言,30多年来,中国平安探索和借鉴国际领先的公司治理理念,建立起了一套国际化标准、本土化特色的治理机制。

“老舵手”的天然审慎和危机意识

这位把脉战略航向的“部门主任”,对于危机和困境,总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敏感和审慎。

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早在2010年,马明哲在一篇内部讲话中这样诚恳地自我剖析:回首平安走过的历程,我们无论是申请成立、到全国开疆拓土、到8年分业长跑,还是后来探索综合金融,跨入银行业,以及后台整合,H股、A股上市等等,每一步我们都是越过重重困难、历尽千辛万苦走过来的。以至于一旦有什么重大的项目,轻而易举地成功了,我会非常地不踏实,心里反而会忐忑不安。

2018年,马明哲在平安的30岁生日上如是表明心迹:“三十年艰苦而充实的历程,我们一路走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置身商海创业沉浮近40年,马明哲深知“小心驶得万年船”。在去年3月中旬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马明哲罕见发声,传递了他对“稳”字坚如磐石的信念:未来保持20%不太可能,但双位数增长是可以的,实现可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不是大起大落。

没有战略远见,如何驾驭巨轮?两个月前,马明哲拿到了香港董事学会授予的年度“杰出董事奖”,这是他第四次领奖。评审团给他的评价正是,“具有强大的商业敏锐度,专注于长期战略规划、人才管理和企业管治,对外部环境变化有很好的感知”。

走过35年风雨,平安下一步的改革动向备受外界关注。无论如何,高质量转型阵痛、保险业务板块承压、资本市场低迷、旧有增长模式乏力等,都是中国平安亟待解锁的难题,更是马明哲需要直面的挑战。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