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刻在西丰人记忆里的老城区和那些老名字,你听说过几个?

作者:故事魔袋

西丰城建于清光绪末年,民国十二年也就是1923年进行过一次扩建。当时它是城内商民心目中的安全屏障。

刻在西丰人记忆里的老城区和那些老名字,你听说过几个?

旧中国和伪满州国时期,东三省土匪烽烟四起,当时是兵拉出营房就是匪,匪降过来是兵。超过千人算大绺子,匪头投降就能当团长,一般的小股土匪多如牛毛。在东北当年匪患成灾,官府屡禁不止。四周县城都被土匪洗劫过,而唯有西丰城没有被土匪破过,除了得益于当年县政府成立了四乡联防队,安装了电话之外,坚固的城墙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初,西丰城的墙体为夯土墙,多次被洪水冲毁后,改为石头砂浆砌筑,不但具备了防范匪患的能力,还提高了防洪能力。特别是城东和城南,有石人沟河和寇河作为天然屏障,相当于护城河。

刻在西丰人记忆里的老城区和那些老名字,你听说过几个?

开荒之初,由于过度开荒,造成水土流失,经常发洪水,最严重的发生在民国十八年。自从石人沟河修筑了石砌护城墙后,洪水被挡在了城外。据老乡回忆说:1947年夏秋之交,他们亲眼目睹了咆哮山洪,被沙袋子封闭城门外。

1951年8月14日的那场大洪水,因城墙年久失修,洪水从当时变电所东进城。很多人站在朝阳桥边的护堤上,眼瞅着石人沟河水冲毁大桥,破城而入。大水过后房倒屋塌,惨不忍睹。尤其是小南门一带几乎被淹。

刻在西丰人记忆里的老城区和那些老名字,你听说过几个?

灾后政府积极组织群众重修城堤,加深了墙基,加厚了墙体,一律用水泥沙浆。当时城区的所有单位几乎都参加了救灾、修墙工作。新墙修完后经受住了53年和63年的两次洪峰考验。西丰城最后一次遭受水灾应该是1995年的8月。从此以后在没遭过水灾。即便是现在,我们到寇河东大桥看到的护河堤还是当年留下的。

刻在西丰人记忆里的老城区和那些老名字,你听说过几个?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早已突破了旧有的城墙。老城墙几乎不复存在了,只有很少几段残垣断壁隐没在瓦砾中。西丰城墙与其他城墙不同的地方,除了具备防范匪患之用外还兼顾了防洪抗灾的功能,可以说当时在全省也是首屈一指的。更重要的是,历来西丰崇尚文雅之风,除了地名之外,连城门都十分文雅。

刻在西丰人记忆里的老城区和那些老名字,你听说过几个?

如西城北起,依次为:阜丰、西北、六所门;水安、小西、七所门;挹爽、大西、五所门;延熙、大南、四所门:解愠、小南、八所门;临清、东南、三所门;启泰、大东门;恩远、小东门;咸春、东北、九所门。县城九座城门,县城曾设九个警务分所,可一所设在西站,就是今职业中专路西;二所兼管大东,小东二门,大东门外没有住户。

目前,西丰能够看出来的城墙只在原大南门西,铁道南有一段城墙遗迹了,可惜没有留下过去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