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电大佬齐发声,谈创新谈战略定力

作者:集成厨房说

临近春节,很多家电及厨电企业纷纷开启“年会”不能停的回顾表彰模式。

3天前的1月28日,格力刚刚在珠海总部的格力学院结束了规模盛大的“2024全球梦想盛典”,年会上,身为常年出现在企业家话题热门人物名单上的董明珠女士,又喊出了要给员工“多发2个亿年终奖”的狠话,而且基本都兑现了。

家电大佬齐发声,谈创新谈战略定力

事实上,很多行业大佬,都喜欢在一年到头的总结或者新春寄语上袒露心声。在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面之下,我们往往能读到作为企业掌舵人更多对于企业成果和未来前景的冷静思考,这才是他们讲话最大的价值。

金句,他们都说了什么?

董明珠:创新就是企业生命力

家电大佬齐发声,谈创新谈战略定力

关于业绩:在年会现场,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的董明珠作了《创新就是企业生命力》的演讲,她表示,2023年虽然外部形势复杂,但格力电器取得了历史最好的成绩,这得益于格力电器的创新。

据格力电器此前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50亿元—210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70亿元—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9.6%。“未来通过五年的努力争取实现业绩翻一番。”董明珠表示——这相当于未来五年要再造一个新格力。

关于企业定位:董明珠强调,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我曾经听到很多的公司,说赶紧想办法上市,因为可以圈钱,割韭菜……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暴雷的企业。”她还强调,一个好的企业不是靠股价支撑的,靠的是企业的实力和创新。

“我们是对股民最负责任的企业,格力电器并不关心股价,更不靠股价而生存”。董明珠还表示企业过去五年平均分红每年超过140亿元,这就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董明珠还宣布了格力电器品牌的核心内涵升级,品牌口号变为“共创人类美好生活”。

方洪波:击水中流 在浪潮中立

1月16日,在“到中流击水”为主题的2024美的集团经营管理年会上,面对全球19万美的人,方洪波发表《击水中流 在浪潮中立》主题演讲。

家电大佬齐发声,谈创新谈战略定力

方洪波的讲话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分别是业绩、战略、效率和企业家精神。

关于业绩,方洪波表示,“2023年,通过贯彻‘稳定盈利,驱动增长’的经营原则,美的进一步优化‘1+3+N’产业布局和公司治理机制,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再创历史新高。以平凡的行动,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关于战略,方洪波认为在新的经济周期,不确定性是常态,美的要以战略的确定性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谓确定性就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规律,常识和方法的总结。”

在他看来,常识就包括成本效率优势、技术优势、结构升级、产业升级、用户第一、员工关怀等等。”其认为,“大道至简,坚持常识。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把常识做到了极致”。

关于效率,方洪波直言,“效率是工业革命以来所有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美的最大的优势和盈利最根本的法宝。美的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同时,美的还要用全价值链的整体优化升级替代局部最优的陷阱,实现全价值链的运营提效。

关于企业家精神,方洪波认为这是美的基业长青的核心。“要在美的内部寻找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找到敢于去击水潮头的水手,中流击水,永不停歇。”最终培育创业和创新土壤,找到美的为自己盛开的力量。

周云杰:以无界生态,共创无限可能

1月27日,海尔集团召开2023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会上发布了海尔集团2023年度创新成果:全球收入3718亿元,全球利润总额267亿元,收入利润双双实现6%增长。

家电大佬齐发声,谈创新谈战略定力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会上代表集团董事局向每一位海尔人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发表题为《无界生态 无限可能》的报告。

谈变革,“市场需求在变,产业趋势在变,竞争赛道在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纷繁变量下是无数种预判和抉择,而抉择的结果决定着未来。”周云杰指出,在洞察时与势的同时,更要关注时代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正确认识危与机。

谈战略布局,周云杰指出,将聚焦两大赛道,智慧住居赛在产业互联网。他说,“明确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两大赛道,在每个赛道都成为行业引领者。”

谈新品牌形象,周云杰说,伴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迭代和海尔发展战略的持续升级,海尔的品牌形象、品牌口号也在持续焕新。“进入生态品牌阶段之后,时代背景、用户需求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多的界限被打破,更多的价值关系被建立,更多的共创会发生,世界的未来将因此充满无限精彩和可能,因此我们确定了新的品牌口号:以无界生态共创无限可能。”

茅忠群:心性即文化 文化即业务

1月26日,在方太集团第38届方太杯暨2023年总结表彰大会上,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发表新年致辞《心性即文化 文化即业务》,为2024年方太集团全面推广“文化即业务”指明具体方向,为文化修炼的层次进行了更深解读。

家电大佬齐发声,谈创新谈战略定力

谈业绩,茅忠群在致辞中透露2023年,集团全年完成销售收入达176.29亿元,同比增长8.53%。而其表示集团业务经营稳步提升的同时,在科技创新、变革突破、文化引领中也取得亮眼成绩。

谈理念,“文化是做业务的发心和方式,而业务是文化的呈现和结果。”在多个场合,茅忠群都阐述了他的这一理念,这一次再次重申,其认为文化是一家企业最根本最持久的竞争力,两者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这也是方太多年来“悟”出的儒道。

讲话中,茅忠群还结合模型,具体分析了文化即业务的四个基本要素:发心、方式、呈现和结果。“四个要素中,发心是关键。是我们的发心决定了我们的方式和呈现,从而决定了结果。”

谈企业文化,茅忠群进一步表示,现在大多数企业都越来越重视文化,想要建设好的企业文化,但很少有企业真正重视员工的心性成长。这一点值得反思。“以为仅仅依靠制度和考核牵引,就能建设一个好的文化。那么这种文化只能是一种商业导向、功利主义、短期主义的企业文化,而不是人文导向、生命导向、长期主义、止于至善的企业文化。”

共性,他们又都谈到了什么?

通过简要回顾上述几位行业内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当家人的公开言论,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些高频词,诸如“创新”、“高质量发展”、“利他”、“确定性”、“变革”、“长期主义”等。从这些重合的语境和词汇里,家电企业的发展路径,其特征被精准概括,逐渐明晰。

而通过对比这些行业大佬的发言,我们不难发现,抛开总结必不可少的业绩层面,他们的发言大多围绕三个大方向进行了展开:创新的价值、战略的意义、企业(家)的精神。

首先看创新价值。几乎可以肯定,没有一个企业家会否定创新之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四个人的讲话中,也或多或少的提及了创新,

方洪波将创新比喻为“土壤”,周云杰将创新描绘成“共创”。创新不仅是美的立企的三大战略主轴之一,也是海尔模式创新、科技创新一直所强调的“向新力”“含新量”保证。

家电大佬齐发声,谈创新谈战略定力

董明珠和茅忠群,则进一步将创新解释为“利他”。董明珠认为,企业要以利他思维做创新,比如格力电器研发的矿井空调,付出了很多研发经费,并没有盈利,但让矿工能更有尊严地工作。茅忠群认为“利他”是方太人一切发心的共同底色。为此,方太人的总发心是:帮助顾客得安心,帮助员工得成长,帮助社会得正气,帮助经营可持续。

其次看战略意义。每家企业都会在总结中提及对未来的愿景。因此像格力和海尔,都提出了新的品牌形象,将这种愿景具象化。

但在笔者看来,发言中关乎战略最大的一致性体现在头部企业特别关注培育竞争赛道的多元化以及向海外市场拓展。这一点在家电企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家电大佬齐发声,谈创新谈战略定力

比如格力,董明珠要5年再造一个新格力,仅仅依靠空调显然势单力薄。所以去年格力还涉足预制菜供应链,此前更是在新能源、造车、机器人、数控机床、模具等多领域布局。据了解,格力中央空调水机绿色智造珠海基地日前投产,企业还扩张清洁电器、生活电器等业务。

而海尔智家正在收购开利商用制冷业务,深化全球布局。周云杰提出了两大赛道的新目标,提出“聚焦主业,实现更有分量的发展”,即“保持战略定力,把战略聚焦在智慧住居和产业互联网两大赛道上”。

家电大佬齐发声,谈创新谈战略定力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公司年会上称均衡发展To C和To B业务,要把海外市场打造为第二主场。同时还布局了智能楼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以及包括安得智联、照明、医疗等创新型业务。

即便是厨电企业方太,虽整体规模距离上述三家还比较远,但也在积极布局赛道多元。近年来,其在集成烹饪中心新品类上斩获颇丰,构筑了赛道先发者和引领者的优势,今年更是提出了全场景高端厨电的概念,在集成赛道外,进一步将冰箱纳入业务板块。

最后是企业(家)精神。在外人看来,这些涉及企业文化、理念的方面,多少有点务虚的成分,不过正如方太的一番解释,如果有心成为一家长期主义道路上的领头羊企业,心性,也就是文化的锻造,不可或缺。

家电大佬齐发声,谈创新谈战略定力

美的的文化理念之一就是方洪波连续两年在年终致辞中谈及企业家精神,在其看来,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跟土地、资本不一样。是发自内心的冲动想干,是不忘初心,本质上就是敢于自我否定,敢于不断创新,敢于应对挑战。

家电大佬齐发声,谈创新谈战略定力

进一步看,这些企业都将这种精神体现为一种“主人翁”精神。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区别。比如海尔生态要打破边界,提出员工可以成为创业合伙人,提出坚持以“人的价值最大化”为宗旨,坚定不移地贯彻“人单合一、链群合约”,激发每个员工的创造力,让每个人都具有企业家精神。

格力去年年底斥资约30亿元,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美的集团则一直有做股权激励。方太坚持用总发心为指导,发挥组织能量,做好全员的心性修炼。

综合来看,这些行业头部品牌,通过企业平台化、制度化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和治理拉通,才得以实现经营和创新的永不停歇,永远向前。企业精神,只是一种内化。

写在最后:

身处时代的浪潮中,对企业引领力和成长力最好的评价,莫过于“时代的企业”——只有踏准时代的节拍,才能具备十足的发展定力和长足的发展动力,这些企业,无疑走在时代前沿,通过聆听掌舵人前沿的声音,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