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作者:鲁政委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英国,绿色金融

英国绿色意识觉醒早,是首个将减排目标纳入立法的国家,通过“碳预算制度”规定分阶段排放总量上限、“净零战略”制定分部门的脱碳路径。为了紧握全球净零转型浪潮下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英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工业革命”。总体而言,英国绿色金融体系以“绿色金融战略”为顶层文件,立足“对齐净零转型目标”和“绿色投资”两大支柱,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

绿色金融监管与激励约束政策方面,英国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形成对宏微观审慎、行为、企业财务报告、养老金等多方位的绿色金融监管;采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相结合的方式,激励绿色金融发展,如环境友好型企业贷款担保、绿色国债、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绿色化”公司债券购买计划等;积极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致力于制定自身可持续发展披露标准,逐步完善可持续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各类机构防范化解气候风险的意识与能力。 绿色金融市场方面,利用政府和公共部门撬动私人资本,以发挥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者的主导作用。英国绿色(可持续)债券市场因其灵活性、透明性和良好的准入环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投资者参与。英国绿色股权市场的“绿色经济标志”为发行人提升在绿色经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中的形象和知名度提供可能,进而吸引更广泛的投资机会。

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方面,英国作为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的参与者和领导者,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投资机遇,支持新兴市场与发展经济体的绿色发展,谋求共同发展机会,推动全球净零转型。

一、英国气候目标与行动

1.1 目标:英国碳预算制度与净零战略

1.1.1 英国碳预算制度

2008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气候变化法案》(以下简称“《法案》”)承诺“于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80%”,标志着英国成为全球首个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纳入立法的国家。作为《法案》的核心,碳预算制度规定了英国每五年为一期的温室气体排放上限,实质上是一种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划管控机制。同时,《法案》宣布成立法定咨询机构气候变化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简称“CCC”)对碳预算目标的制定提出建议,并评估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进展情况。

为了给政府提供充足的时间设立具体目标及保证运行的配套政策,每期碳预算要在预算开始前十二年制定。碳预算的制定流程分为以下几步:首先,由CCC提交碳预算建议报告,包括每个阶段碳预算水平、应实现的减排目标以及实现减排目标所采取的行动等。其次,各相关部门针对CCC建议报告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分析,形成一致的工作方案后反馈给国务大臣审议;再次,国务大臣向议会作出回应说明,以保证每阶段碳预算的透明性;最后,议会决议批准并正式出台碳预算法令。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英国碳预算总量逐期递减。2009年5月,英国政府发布《碳预算令2009》,规定前三期(2008-2012年、2013-2017年、2018-2022年)的碳预算目标分别为30.18、27.82、25.4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碳预算令2011》和《碳预算令2016》将第四期(2023-2027年)和第五期(2028-2032年)碳预算总量设定为19.5和17.65亿吨;《碳预算令2021》规定第六期(2033-2037年)碳预算目标为9.65亿吨CO2e,不足首期的三分之一。

为实现碳预算的顺利交付,英国已经或计划出台一揽子提案与政策,这些提案和政策覆盖农业、林业、能源、电力、建筑、运输、供暖等领域,涉及设备、技术、节能减排计划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规定行业标准等。据英国下议院简报显示[1],第一、二期碳预算目标分别超额完成1%和14%,第三期碳预算预计将超额完成约3%,但第四、五期碳预算可能无法完成,分别缺口6%和10%。

碳预算制度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其局限性在于强制力度不高。《法案》规定当某预算期内实际排放量超出碳预算时,政府仅需向议会解释原因,提交报告说明未来将采取何种措施抵消超出的排放量,并给出预计完成时间,并无其他法律后果承担。另外,碳预算也可调整。国务大臣调整碳预算时须征求其他国家机构的意见,并认真考虑CCC的建议,调整的碳预算的决定要在前一个预算期结束之后第2年的5月31日之前作出。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1.1.2 英国净零战略

2016年,英国签署《巴黎协定》承诺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净零”。2019年6月27日,修订的《气候变化法案》正式生效,纳入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2020年,英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递交国家自主贡献承诺,即到 2030 年,英国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至少68%。2021年9月,英国出台《净零战略:重建绿色环境》(以下简称“《净零战略》”),为所有经济部门规划长期去碳路径,以实现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关键措施包括:到2030年停止销售新汽油车、柴油车;到2035实现完全由清洁电力供电;氢气产能投资;到2030年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占比达到10%;资助家庭升级供热系统等。同时,《净零战略》将递交给UNFCC作为《巴黎协定》下英国的第二个长期温室气体排放战略。

全经济部门的净零转型是实现碳预算、《净零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而这又必须将投资视角对准于绿色领域和降碳技术之中。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1.2 机遇:英国推动“绿色工业革命”

英国认同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可齐头并进的观点,并强调在全球净零转型的过程中,隐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英国政府调查发现:越早净零转型,越有可能带来巨额的财政效益[2];到2050年,英国主要的净零排放部门每年可贡献高达 600 亿英镑的增加值[3]。为追求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前沿地位,为低碳发展赋能,英国公布了《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以下简称“《十点计划》”)。《十点计划》结合英国自身产业与技术优势,针对“海上风电”、“低碳氢能”、“核能”、“绿色公共交通、骑行、步行”、“零排放飞机和绿色船舶”、“CCUS”、“绿色建筑”、“自然环境”和“绿色金融与创新”等十大关键领域发展提出具体目标。例如,到2025年实现生产1GW的氢能,2030年代初期实现第一批SMR核电站和AMR核电站,到2030年停止销售新的柴油车和汽油车灯。特别对于“绿色金融与创新”,《十点计划》提出将推出10亿英镑的净零创新投资组合,重点投资其余九大领域的绿色技术与商业化发展。这也表明绿色金融及其创新形式为发展净零关键领域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

二、英国绿色金融战略与政策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模式是“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金融机构在为英国净零转型提供投融资支持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下文将从政府行动(绿色金融顶层战略、绿色金融监管、激励约束政策、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国际合作等)与金融行业行动(绿色金融市场及产品)等角度出发,深入分析英国绿色金融是如何发展的。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2.1 绿色金融顶层战略

2019年,英国政府发布首版《绿色金融战略》。该战略是英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绿色金融顶层文件之一,围绕“金融绿色化”、“投资绿色化”、“把握机遇”三个核心要素展开,对于金融部门如何推动英国2050温室净零排放提出要求。在此基础上,英国更新并发布《2023年绿色金融战略》(以下简称“《2023战略》”),重申全球净零转型中存在巨大发展机遇,应巩固和扩大英国作为全球绿色金融和投资领导者的地位,拉动绿色投融资。《2023战略》以“对齐”和“投资”两个战略支柱为核心,概述英国将如何实现其成为全球首个净零排放金融中心的目标。

对于“对齐”支柱,《2023战略》认为若想要调动私人资本流向净零所需的部门或技术领域,一方面,需要市场参与者具备获取信息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有效评估机遇和风险,另一方面需要英国政府发挥作用,保障消费者权益,防止“洗绿”。为此,《2023战略》概述了英国如何“提高透明度”、“发展转型工具”和“传导渠道”。

“提高透明度”上,《2023战略》确保信息传导链路“实体经济->金融机构->终端投资者”的畅通,保证利益相关者获取必要信息。英国政府采取的方法包括:正制定通用的转型计划框架,以确保上市公司与私营公司间的平等性以及转型计划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就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征求意见,以了解编制该报告的信息成本和效益,并更新环境报告指南;与行业伙伴合作,制定适应性指标和指南,并改进气候适应性评估和披露方法等。

“发展转型工具”上,英国政府支持开发转型工具和框架,辅助绿色金融市场参与者进行决策、监测。主要的工具与框架包括:正制定自身的绿色分类标准,以保证和提高绿色金融活动认定及披露质量,并计划将核电纳入至英国的绿色分类标准;投资并成立一流的数据分析机构——英国绿色金融与投资中心CGFI[4],为气候和环境科学的全球性普及、商业化和出口提供途径;推动ESG投资,联合金融行为监管局制定ESG数据与评级行为准则;重新启动《绿色金融教育宪章》等。

“传导渠道”上,为释放长期资本、改善绿色投资流动性,英国保险业通过投资可持续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项目和企业、提供支持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保险产品、为项目开发中的关键风险提供担保等方式支持净零转型;英国偿付能力II[5]改革(Solvency UK)激励保险公司增加对创新性绿色资产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等长期生产性资产的投资;鼓励固定缴款养老金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ension Plans,简称DC型养老金)拓宽投资方式,如投资非流动性资产(包括投资绿色项目)等。另外,英国政府推出绿色债券创新品种绿色金边债券和绿色储蓄债券,为具有明确气候或环境效益的项目提供资金。英国政府还与监管机构合作,完善气候和环境相关的监督管理框架。

衡量英国净零金融转型成效需要制定和应用恰当的关键绩效指标(KPIs)。英国政府制定的KPIs可能涵盖可持续发展报告与转型计划的数量与质量、资金流与气候目标的一致性、绿色金融市场规模、绿色金融就业与职业技能等领域,预期在2024确定最终的KPI方法框架。英国政府声明将通过深化国际追踪、消除报告障碍、提高互操作性来加强对国际转型路径的理解。并通过定期监测KPIs定期评估净零转型的政策有效性,确保政府在推动金融部门净零转型方面的透明度与问责。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对于“投资”支柱,重点阐述英国政府及公共金融机构如何动员私人资本流入的关键领域和技术之中。具体而言:

“明确未来投资道路”上,主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明确投资重点方向是净零和能源安全、自然、气候适应和恢复等领域;制定绿色投资计划,如为CCUS的早期部署提供200亿英镑资金,启动1.6亿英镑的浮式海上风电制造投资计划等;制定并发布净零投资路线图,阐明各行业的投资需求,追踪绿色投资资金流向。

“政府和公共部门杠杆”上,《2023战略》提出将通过政府和其他公共杠杆撬动私人投资流向新兴技术、绿色行业、传统行业转型等领域,这些杠杆包括: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提供大型基金(如价值2.4亿英镑的净零氢基金用于支持可在2020-2030年部署的新型低碳氢生产工厂的开发和建设)、为消费者提供鼓励其购买低碳商品的小增量资金,以逐渐提高低碳产品的消费需求(如10亿英镑的英国住宅保温工程)、分部门设计市场支持商业模式(如差价合约可再生能源支持计划)、部署监管部门制定标准并创造供需信号与市场框架(如计划在2024年开始实施的零排放车辆ZEV指令,将支持从2030年起逐步停止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轿车和货车,并确保从2035年起所有新车和货车尾气零排放)等。另外,英国政府支持地方释放绿色投资机会,完善资本津贴制度、支持中小型企业转型等,以保持有吸引力的商业和投资环境。

“与业界和投资界合作”上,英国政府与金融业界合作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以支持实现净零目标和形成行动共识;举办全球投资峰会推动外国直接投资;加强与公共金融机构的合作并深化与绿色金融研究所的合作。

“解锁诚信市场”上,英国政府将就支持高度诚信的碳市场和自然市场的发展和防止“洗绿”干预措施和具体步骤进行磋商;发布新《自然市场框架》,列出诚信市场原则和优先事项,制定一套自然投资标准的计划。

“EMDEs绿色投资”上,英国政府支持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EMDEs)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共同发展机会。措施包括:在南非、越南和印尼实施“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深化伙伴关系并建设绿色融资能力;通过英国国际投资公司等提供战略投资,扩大投资规模等。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2.2 绿色金融监管与激励约束政策

2.2.1 绿色金融监管机构各司其职

英国各金融监管各司其职,由宏观到微观,实现多维度、多层次覆盖。

英国审慎监管局(PRA)隶属于英格兰银行(BOE),主要负责监管英国大型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用合作社、建筑协会、保险公司和大型投资公司等,以防气候变化风险影响受监管企业的安全与稳健,避免产生更广泛的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工作内容包括:开展气候压力测试、支持政府、监管机构等研究转型金融并制定更广泛的绿色金融战略、与FCA建立气候风险论坛等。

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FCA)是金融公司和金融市场的行为监管机构,也是部分公司的审慎监管机构,旨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金融体系的完整性、促进消费者利益的有效竞争。工作内容包括召集多个行业团体来推进可持续金融议程,如与PRA的气候金融风险论坛、组建披露和标签咨询小组就SDR和投资投资标签制定提供建议等。

财务报告委员会(FRC)是会计师、精算师和审计师等的监管机构,在气候问题上的目标是推进企业报告气候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相关治理活动和行动等,提高透明度。FRC主要负责企业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等相关工作,如支持企业完善TCFD披露、发布支持公司披露净零目标的使用指南、发布涵盖气候相关财务风险和机遇的新战略报告指南;为审计公司发布应对气候风险做法的指南;成立ESG小组制定ESG战略和工作计划等。

养老金监管机构(TPR)负责养老金中涉及气候变化内容的监管工作。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为加强金融机构防范气候相关风险的重视程度、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气候相关风险的能力,英国央行于2021年首次针对大型银行、保险公司开展了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测试结果发现,虽然英国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气候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但气候风险可能会拖累其盈利能力。气候风险管理措施采取的时间和风险的危害程度将对金融机构产生重要影响,若尽早采取气候风险管理措施,气候管理成本将大幅降低。此次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不仅帮助金融机构评估自身面临气候风险的危害程度、提高气候风险管理意识与水平,也为英国监管机构提供金融机构应对气候风险行为及更广泛的影响等重要信息,对于未来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2.2.2 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政策不断推出

一是为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009年,英国政府《担保贷款计划》为中小企业设立融资补贴与担保机制,鼓励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政府为符合条件的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一定贷款额度的担保,信额度最高可达7.5万英镑。

二是英国央行推出“绿色化”公司债券购买计划。英国央行作为英国金融市场的投资者,自2016年起出台“公司债券购买计划”(Corporate Bond Purchase Scheme,简称CBPS),购买被认定对英国经济具有重大贡献的公司发行的公司债。该计划是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其规模由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据通胀水平决定。该计划的实施在引导企业发行债券、降低公司债风险溢价[6]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21年,英国央行为鼓励企业净零转型、引导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净零投资,调整其CBPS的投资构成,率先将气候因素纳入其中,推出“绿色化CBPS”。“绿色化CBPS”投资的市场份额很小,但其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明确的投资导向信号,能够有效增加“绿色化”公司债券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净零转型提供更长期、范围更广的激励。

英国绿色债券支持政策不断完善。2019年,伦交所发布《可持续债券市场申请条款和条件》,对其纳入的可持续债券的资格标准、准入流程等作出详细要求。2019年,英国政府发布《英国绿色融资计划》,创新绿色债券品种,该计划规定将通过交易绿色金边债券(Green Gilt)和绿色储蓄债券(Retail Green Savings Bonds)为净零转型提供资金。绿色金边债券[7]表示专门为气候或环境相关项目提供融资的由英国政府发行的公债,是一种绿色国债。绿色储蓄债券代表由英国国家储蓄与投资公司(NS&I)提供的一种三年期固定储蓄账户,NS&I利用储蓄者的现金为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

2.3 逐步完善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机制

英国目前正集结各方意愿与建议,逐步建立可持续信息披露机制。2020年11月,英国监管机构联合TCFD工作组发布中期报告,同时公布《强制性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路线图》。该路线图宣布计划于2025年实现全经济体按照TCFD相关要求进行披露,并于2023年前落实大部分强制性要求[8]。2021年3月,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ergy and Industrial Strategy,简称BEIS)同上市公司、大型私营公司和有限责任合伙企业关于引入强制性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提案进行磋商[9]。2022年,英国政府出台《公司和有限责任合伙企业(LLP)与气候相关的财务披露》[10]条例,规定“自2022年4月6日起,超过1300家在英注册的大型公司和金融机构必须根据TCFD的建议,强制披露气候相关财务信息”,这标志着英国成为第一个将强制要求企业报告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写入法律的国家。纳入的企业包括贸易公司、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员工人数超过500人、营业额超过5亿英镑的私营公司。2023年11月,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出台《PS23/16-可持续性披露要求(SDR)和投资标签》,通过制定所有授权公司的反“洗绿”规则,构建四个投资标签、为产品层面和实体层面的信息披露提出建议等措施,提高市场对可持续投资产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

目前,英国政府正致力于在2024年7月前建立可持续发展披露标准框架(UK SDS)。UK SDS将以IFRS的可持续发展披露标准为基准,旨在使企业信息披露具有全球可比性,从而辅助投资决策[11]。

三、英国绿色金融市场与国际合作

3.1 绿色投资银行

2012年,英国政府出资38亿英镑成立世界首家国家级专注于为绿色低碳项目融资的绿色发展投资银行——绿色投资银行(Green Investment Bank,简称GIB)。GIB成立初衷是作为英国绿色基础设施资产的投资者和管理者,用财政资金支持绿色发展,用融资杠杆发展绿色产业,调动私人部门投资积极性,并在适当的时候移交给私人部门。GIB的投资方式较灵活,主要业务包括:

投资绿色基础设施资产,如贝尔法斯特的垃圾发电厂;

担任指定投资绿色基础设施资产的第三方管理基金的有限合伙人,这种“基金中的基金”业务主要针对小型绿色项目,例如GIB通过Equitix[12]管理的基金投资谢菲尔德热电联产厂;

担任基金管理业务的普通合伙人或基金经理,筹集和管理其他投资者的资金,例如GIB子公司英国绿色投资银行金融服务有限公司(Green Investment Bank Financial Services Ltd,简称GIBFS)管理GIB海上风电基金[13];

参与成立合资企业,投资英国外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例如,与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合资成立英国气候投资有限责任公司(UK Climate Investments LLP,简称UKCI),重点投资印度、南非、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等地的绿色项目。

2012年至2017年出售前,GIB资助英国绿色基础设施项目100余个,交易总价值超120亿英镑[14]。

2017年8月,GIB正式被私人投资机构麦格理集团收购,更名为绿色投资集团(Green Investment Group,简称GIG),这也标志着GIB私有化的完成。GIG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探索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机会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等服务。与此同时,GIG将仍是英国和欧洲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者之一,为此麦格理承诺:将继续沿用和维护GIB的平台与品牌;保留爱丁堡办事处,并将其作为新创收项目交付业务的所在地,为GIG和麦格理集团的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技术、风险、项目管理和咨询服务;GIB被收购后的三年内,为英国和欧洲的绿色能源项目提供30亿英镑的融资;GIG将继续与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和UKIC合作,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资助电力供应有限的地区(重点为印度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绿色能源基础设施[15];长期基础设施投资者麦格理欧洲基础设施基金5(Macquarie European Infrastructure Fund 5,简称MEIF5)和大学养老金计划(Universities Superannuation Scheme,简称USS)将投资成立新的海上风电投资工具,挖掘全球以及英国的低碳投资机会。

3.2 绿色金融产品推陈出新

3.2.1 绿色债券的国际化与创新性

英国绿色债券市场是世界主要绿色债券发行场所之一。据CBI数据显示,2022年英国发行绿色债券近20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七位[16]。英国绿色债券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09年,世界银行在伦交所发行首支绿色债券。2015年,伦交所正式推出绿色债券板块,这也是世界首家具有专门绿色债券板块的证券交易所。2019年,伦交所将绿色债券细分市场扩展至范围更广的可持续债券(Sustainable Bond Market,简称SBM)市场。据伦交所数据显示[17],已有超300种债券进入其SBM,合计为企业筹集超过700亿英镑资金。

伦交所SBM市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服务范围广,SBM涵盖较为全面的产品和工具并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一、二级市场、数据和交易等方面的可持续的配套服务;2)世界级的同业群体,SBM发行的债券来自超国家组织、主权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等不同群体,如英国、中国、印度、中东、加拿大的首批认证绿色债券,以及亚太地区和美洲的首批主权绿色债券;3)具备国际投资者基础,SBM为投资者提供接触范围广、成熟和长期性的投资机会,以及国际资金池;4)透明度和灵活性,SBM准入的证券须遵守相关国际标准,发行人还需提交外部审查、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等重要文件,灵活性体现在发行人可根据自身债券特性选择合适的一级市场上市;5)见解与指导,富时罗素等具备丰富可持续投资与数据分析经验的机构可为发行人或投资人提供评级、指数、数据分析等服务。

申请在伦交所发行可持续类债券的发行人可综合考量监管、证券结构并结合债券情况,选择伦交所某一市场准入。根据选定的市场提交完整的申请表,申请人需按伦交所要求提交披露材料,并保证存续期内继续履行更新报告的职责(参见图表8)。伦交所提供三种证券分类方法:一是按募集资金用途分类,分为绿色债券、社会债券、可持续债券;二是按发行人级别(Issuer-Level)分类,分为绿色收入(Green Revenues)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其中绿色收入发行人应满足两个要求才能有资格进入发行人级别类别,分别是:满足伦交所和富时罗素的“绿色经济标志”认证(见3.2.2节),并且证明绿色收入占比90%以上;三是转型债券(参见图表9)。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伦交所SBM债券发行主体具有多元化、国际化特点,主要包括公共机构、地方政府、企业和国际投资机构等。2015年4月17日,伦敦交通局发行10年期4亿英镑的绿色债券,以推动绿色交通发展,这是第一笔由英国公共机构发行的绿色债券[18]。2020年,英国首个地方政府绿色债券发行,共计为西伯克郡区议会融资100万英镑,其中22%的资金来源于西伯克郡居民[19]。大陆金融机构也积极与伦交所开展合作。2021年11月12日,中国银行在伦敦发行6只规模合计达22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激励实体经济提升碳减排表现[20];2023年12月6日,中国农业银行伦敦分行在伦交所发行3年期3亿美元浮息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合格的绿色项目,这也是中国农业银行伦敦分行的首支绿色债券[21]。

英国绿色债券品类加速创新。2021年6月,英国财政部和DMO发布英国政府融资框架,详细说明了英国政府计划通过DMO发行绿色金边债券、出售NS&I的零售绿色储蓄债券,以帮助应对气候挑战并创造绿色就业机会。首支绿色金边债券于2021年9月21日发行,发行期限为12年,发行总额达到100亿英镑,创单次发行规模之最的历史记录,吸引超1000亿英镑的认购[22]。据DMO数据,截至2023年2月末,英国政府通过绿色金边债券筹集的资金为260亿英镑,其中2021年筹得161亿英镑资金。首支绿色储蓄债券于2021年10月推出,首期三年内利率仅为0.65%,此后利率变更五次,至2023年8月达到5.7%的峰值。据NS&I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零售绿色储蓄债券募集总金额高于10亿英镑。

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于清洁交通、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污染防治、生活和自然资源、气候变化适应等领域。2023年9月,英国政府发布绿色融资框架的第一份综合分配和影响报告,指出2022-2023财年,出售绿色金边债券和绿色储蓄债券筹得的86亿英镑资金被分配给以上六个领域的51个项目。此外,与运输相关的绿色债券占据主导地位[23]。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3.2.2 绿色股权市场的“绿色经济标志”

伦交所2021年发布的《绿色金融指南》将绿色股权市场的融资主体划分为公司和基金,计划上市或已上市的公司或基金可通过申请“绿色经济标志(Green Economy Mark)”,作为其产品和服务帮助实现环境目标的一种表彰。“绿色经济标志”针对于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减少废物和污染、循环经济、水资源与海洋资源保护、可持续农业等为环境目标做出贡献的伦敦上市公司和基金。伦交所采用富时罗素绿色收入分类系统,评估公司绿色收入所占比例,一公司必须有50%及以上的收入来自绿色产品和服务时才可作为候选[24]。富时罗素绿色收入分类系统目前细分为10个行业、64个子行业和133个微观行业,以细致而全面地反映绿色活动及其对收入的实质性影响。公司上市前后均可向伦交所提交“绿色经济标志”申请表格。伦交所将与富时罗素联合审查申请信息并核实申请资格,于28个工作日内反馈最终决定。此外,伦交所会对“绿色经济标志”公司进行年度审核,若符合要求则会继续保留标志,否则将被撤销。

获得“绿色经济标志”的好处除了包含企业或基金上市本身的收益外,还可获得利益附加值。即,能够提升现有发行人或新发行人在关注绿色经济的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中的形象和知名度,从而提供广泛的投资机会。“绿色经济标志”的获得不会产生额外的成本,也不会当前上市规则产生影响。获得标志的企业可在伦交所发行简介页面或营销平台作为推广素材,也可与其他获得标志的公司定期交流或受邀参加专门的商业活动。

据《2023年绿色经济标志报告》显示,伦交所已有112家发行机构在主板市场或另类投资市场获得了“绿色经济标志”。2023年,获得“绿色经济标志”国际公司数量比例达到22%,占总市值的63%;金融业和工业是获得数量最多的行业,2023年占比达到52%;按市值计算,公用事业是占比最大的板块,比重达到55%。

3.2.3 产品类型丰富的绿色信贷

作为绿色信贷发行主体,英国各大商业银行基本均有提供绿色信贷项目[25]。英国绿色信贷产品类型可被划分为对私绿色信贷产品和对公信贷两种。对私绿色信贷产品主要有:1)环保借记卡,如数字银行Starling Bank推出的英国首张可回收借记卡[26],特里多斯银行发布的由可再生资源制成且可生物降解、可回收的环保借记卡[27];2)绿色住房抵押贷款,如巴克莱银行、国民西敏寺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均推出绿色住房抵押贷款,为购买节能住宅的家庭提供更低的抵押贷款利率[28];3)新能源汽车贷款,如汇丰银行针对直接购买、分期购买、租赁的电动汽车客户提供不同的优惠活动[29]。对公绿色信贷产品主要为针对绿色企业提供基础型绿色贷款,如苏格兰皇家银、国民西敏寺银行为符合条件的英国企业(如清洁建筑、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企业)提供优惠绿色贷款(如固定利率借款5-1000万英镑,浮动利率无上限),以支持其可持续发展[30]。

3.2.4 走向独立的英国碳市场

英国运行碳市场历史悠久,其角色逐步由参与者走向独立者。英国碳市场开端于2002年建立的全球首个排污交易市场,也是首个国家级多部门的排放交易市场。2005年,英国正式加入欧盟碳市场。在2020年底英国脱离欧盟和欧盟碳市场前,英国约有1000家发电厂和工业厂房被纳入至欧盟碳市场。根据《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计划令》的要求,英国碳排放交易机制(UK ETS)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并于2021年5月19日进行了首次配额拍卖,取代之前参与欧盟碳市场[31]。英国碳市场同样遵循“总量控制与交易”的原则,针对能源密集型行业、发电行业及航空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设定上限,并每年减少420万吨,相较欧盟碳市场的排放上限减少5%[32]。英国碳市场目标是最迟于2024年与英国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保持一致。

英国碳市场的配额分配为“拍卖”为主,“免费发放”为辅的方式。对于免费分配,英国碳市场规定将免费配额的权利赋予至固定设施和航空运营商。2021年,固定设施的免费碳配额总量近4000万吨。对于拍卖,英国碳市场拍卖每两周举行一次,2022-2024年配额拍卖数量约为8100万吨、7900万吨和6900万吨,呈现随时间变化而递减的趋势[33]。并且,英国碳市场存在拍卖储备价格机制、成本控制机制和底价机制(截至2023年9月为22英镑,低于该底价的出价将不被受理),以维持碳配额价格的合理性和交易的活跃性。据ICAP数据显示,英国碳市场自2021年5月19日的首次配额交易以来,其碳价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前处于历史低位(近40美元/吨)。对比同期欧盟碳市场的碳配额价格,英国碳价变化趋势与欧盟类似,但2023年以来大幅下滑,与欧盟碳价差距逐渐拉大。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3.3 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

英国致力于推动全球化的绿色金融行动,积极挖掘海外市场的投资机会,谋求全球绿色金融协调发展。

3.3.1 国际联盟的参与者与领导者

英国积极参与并领导国际联盟的绿色金融合作。在2021年以来,在国际绿色金融舞台上,越来越能看到英国的活跃身影。2021年11月,英国主办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COP26),近200个缔约国签署《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同时宣布成立净零金融联盟GFANZ。GFANZ汇集了横跨50个国家的超过550个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的金融机构,约占全球私人金融资本的40%。2021年,英国作为G7的轮值主席国,推动成员国要求公司披露气候相关信息的工作,同时发起自然相关金融披露专责组织(TNFD)。目前,TNFD已成为一个由市场主导的国际工作组,由900多家支持者组成,掌握着各地区、各行业超过20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34]。

3.3.2 支持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

英国对于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可以概括为能力建设支持和投资支持。对于能力建设支持,英国举办国际论坛、维系伙伴关系等方式支持知识共享与加深合作。例如,英国的“加速气候转型伙伴关系”利用国家计划;英国央行传播专业知识,帮助各国央行能够实施有效的公共财政管理,2022年与非洲和亚洲各国的央行共同举办气候情景分析研讨会。对于投资支持,英国认为公共资金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英国同国际伙伴合作建立了多边气候和环境基金,如绿色气候基金(GCF)、全球环境基金(GEF)和气候投资基金(CIF)等,并作为这些基金的最大捐助国之一。同时吗,英国与私人部门密切合作,促进资本市场的工具创新,如出台新的气候投资基金资本市场机制CCMM,预计这一新基金将通过伦交所发行50-7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用于欧洲、中东和北非国家大规模开发清洁技术。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3.3.3 中英绿色金融合作

中英绿色金融合作有历史基础,两国在环境信息披露、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环境信息披露方面,2018年,中英双方联合发布《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组行动方案》,鼓励试点金融机构参照较为一致的框架、方法和工具,以本国、本机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试点机构包括英方的英杰华、Brunel养老金管理公司等,以及中方的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易方达基金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方面,中英双方多次进行绿色债券的发行合作,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均有在伦交所发行过可持续债券。

四、英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国,英国亟待抓住“绿色工业革命”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为传统的金融强国,英国发展绿色金融具备先天优势,同时也具备鲜明的“英式”特色。

英国绿色意识觉醒早,积极践行减排目标的立法工作,分阶段、分部门地规划脱碳路径。英国是首个将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纳入立法的国家,并且其碳预算制度规定了分阶段(五年为一期)的排放总量控制策略,使碳减排规划更为科学合理。英国“净零战略”和“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分部门规划长期的脱碳路径,以重点领域为抓手,推动全经济部门净零目标的实现。

英国绿色金融以“绿色金融战略”为顶层文件,立足“对齐净零转型目标”和“绿色投资”两大支柱,持续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与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建设,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有效平稳运行。英国政府各监管机构围绕宏微观审慎、金融行为、财务报告、养老金等构成多方位绿色金融监督管理覆盖;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部署多种激励政策,如发行绿色国债、非常规性的央行货币政策“绿色化”公司债券购买计划等;重视气候相关风险的压力测试工作,以提高金融机构防范化解气候风险的能力;致力于制定自身可持续发展披露标准,逐步完善可持续信息披露机制。

调动私人资本,推动净零转型。英国利用政府和公共部门杠杆撬动私人投资,发挥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者的主导作用,推陈出新绿色金融产品,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绿色投融资活动。英国绿色(可持续)债券市场制定灵活、透明性高,服务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准入环境,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参与。绿色股权市场的“绿色经济标志”具有利益附加值,即提升发行人在关注绿色经济的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中的形象和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广泛的绿色投资机会。

重视国际绿色金融话语权。一方面,英国积极参与和领导国际联盟的绿色金融合作,以探索海外市场的贸易投资机遇,另一方面英国支持新兴市场与发展经济体的绿色发展,提供能力建设帮扶与资金援助,推动全球净零转型,力求共同发展。

注:

[1]资料来源:英国碳预算简报,[EB/OL],2019/07/09.[2024/01/15], https://commonslibrary.parliament.uk/research-briefings/ cbp-7555/

[2]资料来源:财政风险报告,[EB/OL],2021/07/06.[2023/12/13],https://obr.uk/frr/fiscal-risks-report-july-2021/

[3]资料来源:能源创新需求评估,[EB/OL],2019/11/08.[2023/12/13],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energy-innovation-needs-assessments

[4]CGFI产生于UKRI价值1000万英镑的气候和环境风险分析韧性金融计划,于2021年成立,由牛津大学领导,UKRI资助。CGFI旨在加速金融机构对气候和环境数据及分析的采用和使用,使金融部门支持低碳经济的实现以及自然环境的恢复。其工作范围包括托管开放工具和数据集,为行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专业知识,并支持商业创新。重点领域包括物理和转型气候问题、自然和诉讼。

[5]偿付能力II是英国保险公司的审慎监管制度

[6]资料来源:简析英格兰央行“绿色化公司债券购买计划”(上篇),[EB/OL],2022/17/08.[2024/01/11],https://mgflab.nsd.pku.edu.cn/yjly/hgjj/yjcg1/3d4d196cfa4c469db1c1099e0889e281.htm

[7]所谓金边债券指由政府发行的公债,因从前英国政府发行的公债带有金边,顾得此名。

[8]资料来源:中期报告和路线图,[EB/OL],2020/11/09.[2023/12/14],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uk-joint-regulator-and-government-tcfd-taskforce-interim-report-and-roadmap

[9]资料来源: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大型私营公司和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披露与气候相关的财务信息,[EB/OL],2021/03/24.[2023/12/14],https://www.gov.uk/government/consultations/mandatory-climate-related-financial-disclosures-by-publicly-quoted-companies-large-private-companies-and-llps

[10]资料来源:公司和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LLP) 与气候相关的财务披露,[EB/OL],2022/02/21.[2024/01/14],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climate-related-financial-disclosures-for-companies-and-limited-liability-partnerships-llps

[11]资料来源:英国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标准,[EB/OL],2023/08/02.[2023/12/14],https://www.gov.uk/guidance/uk-sustainability-disclosure-standards

[12]Equitix 是一家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商、开发商和基金管理公司。

[13]GIB海上风电基金旨在为长期机构投资者提供投资英国无杠杆运营海上风电的机会。

[14]资料来源:麦格理确认为英国绿色项目提供 30 亿英镑融资,[EB/OL],2021/01/04.[2023/1/14],https://www.ft.com/content/b17eb030-7943-4fc3-94ff-8f9a04663484

[15]资料来源:英国政府确认出售给麦格理,绿色投资银行将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支持,[EB/OL],2017/04/20.[2023/01/14],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green-investment-bank-to-boost-support-for-low-carbon-projects-as-government-confirms-sale-to-macquarie

[16]资料来源:CBI:Global State of the Market Report 2022.

[17]资料来源:伦敦证券交易所可持续债券市场板块,[EB/OL],2023/12/14.[2023/12/14],https://www2.lseg.com/sustainablefinance/sustainablebondmarket

[18]资料来源:案例研究:伦敦交通局绿色债券,[EB/OL],2015/04/17.[2023/12/14],https://www.climatebonds.net/files/files/Case%20study%20-%20TfL%20final%281%29.pdf

[19]资料来源:英国首个地方政府绿色债券为西伯克郡区议会筹集 100 万英镑资金,[EB/OL],2020/10/14.[2023/12/14],https://www.businessgreen.com/news/4021677/uk-local-government-green-bond-raises-gbp-west-berkshire-district-council

[20]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国银行在伦敦上市22亿美元可持续发展类债券,[EB/OL],2021/11/12.[2024/1/14],http://www.xinhuanet.com/2021-11/12/c_1128059679.htm.

[21]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农业银行伦敦分行首只绿色债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EB/OL],2023/12/07.[2023/12/14],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3/12-07/10124309.shtml

[22]资料来源:DMO绿色金边债券板块,[EB/OL],2023/12/06.[2023/12/14],https://www.dmo.gov.uk/responsibilities/green-gilts/

[23]资料来源:袁丽兰.英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4]资料来源:富时罗素绿色收入数据模型官网,[EB/OL],2024/01/19.[2024/01/19], https://www.lseg.com/en/ftse-russell/green-revenues-data-model

[25]资料来源:董方冉.“英式”绿金发展之路的借鉴与思考[J].中国金融家,2023,(09):106-107.

[26]资料来源:Starling 推出英国首张回收借记卡,[EB/OL],2021/03/25.[2023/12/12],https://sifted.eu/articles/starling-recycled-debit-card

[27]资料来源:这是英国最环保的银行卡吗?[EB/OL],2018/12/26.[2023/12/12],https://www.triodos.co.uk/articles/2018/pca-eco-debit-card-faqs

[28]资料来源:巴克莱银行官网,[EB/OL],2023/12/12.[2023/12/12],https://www.barclays.co.uk/mortgages/green-home-mortgage/,

苏格兰皇家银行官网,[EB/OL],2023/12/12.[2023/12/12],https://www.rbs.co.uk/mortgages/mortgage-types-and-rates/green-mortgages.html,

国民西敏寺银行官网,[EB/OL],2023/12/12.[2023/12/12],https://www.natwest.com/mortgages/mortgage-comparison/green-mortgages.html

[29]资料来源:汇丰银行官网,[EB/OL],2023/12/12.[2023/12/12],https://www.hsbc.co.uk/electric-vehicles/financing-electric-cars/

[30]资料来源:苏格兰皇家银行官网,[EB/OL],2023/12/12.[2023/12/12],https://www.rbs.co.uk/business/loans-and-finance/sustainable-finance/green-loans.html

国民西敏寺银行官网,[EB/OL],2023/12/12.[2023/12/12],https://www.natwest.com/business/loans-and-finance/sustainable-finance/green-loans.html

[31]资料来源:参与英国排放交易计划指南,[EB/OL],2023/11/30.[2023/12/14],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participating-in-the-uk-ets/participating-in-the-uk-ets

[32]资料来源:参与英国排放交易计划(UK ETS),[EB/OL],2020/12/17.[2023/12/14],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participating-in-the-uk-ets

[33]资料来源:英国排放交易计划市场,[EB/OL],2023/09/05.[2023/12/14],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uk-emissions-trading-scheme-markets/uk-emissions-trading-scheme-markets

[34]资料来源:《2023年英国绿色金融战略》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免 责 声 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研究员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研究员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研究员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研究员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绿色金融 | 英国绿色金融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