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那么她算不算是生在福中却不自知?她是满清八大顾命大臣之一肃顺的女儿,生来就与权势为伍,衣食无忧,又有个温文儒雅、富家公子哥哥当兄长。

她又聪慧过人,才华横溢,不用刻苦耐劳便能驾轻就熟地学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这样的人生,对很多女子来说,就是上天最公平的眷顾。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可她偏偏不知足。她渴望权力,渴望地位,希望自己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主宰。于是,她欣然进宫,开始了与另一女子之间你争我夺的恶战。那就是日后令朝野为之色变、千古绝唱的西太后慈禧。

慈安,她就是这样一个少见的女子。她与慈禧太后不期而遇,本是宫中多年难得的知音。然而权力和地位的争夺终究将她们分裂,而她自己最终也未能如愿以偿。这就是她与慈禧太后的故事。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一、清朝第一权贵女,却从未打过胜仗

如果说慈安太后钴禄氏的人生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她从未赢过与慈禧的一次角力。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难怪。毕竟她的对手是日后令整个清朝为之震动的西太后慈禧大人,与她正面交锋,败的概率太大了。

其实,慈安太后生来就该是一朝第一的权贵女子。 她是满清八大顾命大臣之一,肃顺的女儿。 肃顺在咸丰朝是重要的军机大臣,地位非同小可。他的升迁也算是清朝开国以来,满人官场中的佼佼者。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作为这样的大家闺秀, 慈安太后生来衣食无忧,养尊处优。 她的哥哥是典型的温文儒雅富家公子,对她也极其疼爱宠溺。

这样的环境让慈安太后从小养成了强势的性格。她极聪慧,又刻薄稍许,常常戏弄身边的宫女和侍从。然而她身边的人也没有人敢招惹她——权贵家的小姐,谁敢得罪?这样的性格在她入宫后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二、天高任鸟飞, 1855年同进宫为妃

慈安太后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比咸丰帝小了4岁。 咸丰三年(1853年),她才9岁。这一年,就是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圣上开始在后宫选秀。按照惯例,每次选秀都会从满汉两族各选一批秀女进宫。 慈安太后作为满清权贵肃顺的女儿,理所应当地被选中,进入了后宫。

她与另一位从汉军旗籍选拔来的秀女慈禧太后同年同月进宫。彼时慈禧还只是平平无奇的一个下级旗人的女儿,完全不是慈安的对手。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一开始,慈安太后并不把新入宫的这些女子放在眼里。 在她看来,自己高高在上,天之骄女,宫中无人能够与她一较高下。 她坚信自己迟早会当上这个国家的女主人。

果然,时运不负精准. 1855 年, 慈安太后的机会来了。这一年,她被封为嫔妃。而一般的秀女要晋身嫔妃之列,起码也得在宫里呆上好几年。 慈安用了两年时间就获得了其他女子无法想象的殊荣。

不过话说回来,以她的家世和才华,又有肃顺父亲在朝中扶持,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慈安太后的野心与天资并没有因为一个嫔字而有所满足。她仍然志在必得,一心想要走上后宫之巅。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三、知音难得,却不是知己 1856 年登基为后

有句老话说,臣不可以语上,女不可以语权。 慈安太后一个女流之辈,竟然也想要干预朝政,这在清朝后宫中可谓是破天荒的事。

但是她有恃无恐,因为她深知自己的才能和魅力。 那时的慈安太后,风姿绰约,明艳动人。她的才华更是无人能及,无论是下棋论道还是提笔吟诗,都不输于当世文人。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她和同样风华绝伦、笔赋遒劲的慈禧太后一见如故。起初,两人彼此欣赏,成为难得的知音。 在许多个夜晚,她们会聚在一起,或下棋或吟诗,深谈到天明。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然而这样的知音最终也未能化作知己。1856年 2月, 慈安太后获得晋升,成为贵妃。而到了 4 月,她更是一鸣惊人,直接晋身为皇后。 整整一个月内,她就从贵妃跃升为皇后,成为实质上的国母。这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事。

也许是此时的荣光冲昏了她的头脑,亦或是对权力的渴求加剧了她的野心, 慈安太后在晋为皇后之后便再也不将慈禧放在眼里。她觉得自己已然站在后宫之巅,真正成为这个国家的女主人,区区一个嫔妃算什么东西?但是这恰恰成为了她与慈禧决裂的开端......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四、名分高贵实权缺失,生病体弱无子嗣

慈安太后作为短短8个月便一举成为皇后的奇女子,本该拥有无上的权势和荣耀。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她虽然有着最高的名分,却掌握不了实权。因为她有一个致命的硬伤——身体太过虚弱,无法生育皇子。这在古代封建社会看来简直是女人最大的失败。

其实早在她入宫的时候,身体就已经不是很好了。但没人料想到她竟然虚弱到连亲生骨肉也难以怀育的地步。据说,她从入宫开始就没有经期。

20多岁的女子居然出现闭经的情况,想要生养皇子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慈安太后前后已经服用了很多滋补类的药物,但都没有太大的效果。这也成为她心头的一个结。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我想这也是她性格变得越发古怪乖戾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一个女人,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就好像鲸鱼失去了海洋,失去了奔跑的动力和目标。

这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事。何况她还背负着为亲生父亲诞下皇孙的重任。可惜她终究没有为咸丰帝和自己的父亲肃顺诞育儿女,也许这是她此生最大的遗憾。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五、同慈禧太后联手斩杀八大臣

1861年,咸丰帝驾崩。年仅5岁的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 太小的皇子根本无法亲政,所以咸丰帝临终时设立了以端华和载垣为首的八大顾命大臣辅政。

也就是说,这八人获得了排除万难、多加扶持、保障皇权的顾命大臣的名衔。他们几乎掌握了朝政所有大权。这让两宫皇太后极为不满。她们觉得自己的权力被架空了。

其中尤以肃顺之女慈安太后不甘心。她之前就在后宫几乎称王称霸,现在她的父亲还在世,自己的实权却被人夺走,这让她怎能忍受?于是她决定与慈禧太后联手,发动一次政变,将这些大臣赶下台,自己夺回大权。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这就是著名的祺祥政变。 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同治帝的亲生叔父以及军机大臣杭萃发动宫廷政变。他们诬告八大臣谋反,直接将首领肃顺斩杀于人前。其余两人也被迫自尽,五人受罚遣戍。

至此,两宫太后正式垂帘听政。她们获得了在朝堂之上发号施令的大权,成为这个国家的真正主宰。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慈安太后与慈禧的关系彻底决裂。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六、第二次垂帘,却无缘再掌权

1861年,两宫太后联手发动政变正式垂帘听政。 慈安太后得志欢喜,觉得她梦想成真,终于获得了女人难以企及的权势地位。 她想必是没有料到,自己其实已经渐行渐远,再无翻身的可能。

因为,与她比肩而立的慈禧太后此时真正开始抬头。 慈禧太后并不像她一样体弱多病,她生育了同治帝的同母弟弟奕诚,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这给了她极大的政治资本。

很快,同治帝也英年早逝,没有子嗣。按照惯例,皇位将传给同治帝同母弟弟,也就是慈禧太后的亲生骨肉——光绪帝。 在这其中,慈安太后虽然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主要的功劳还是在慈禧太后。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光绪登基后,两位太后再度垂帘称制。然而这一次,形势已经完全变了。 慈安太后已经无力阻挡慈禧太后的野心,她渐渐被这个曾经的知音和同伴给边缘化了。

光绪三年(1877年),兴修颐和园时奉旨前往奉陪,几天后病倒在圆明园。 慈安太后就这样在34岁这个本该最鼎盛的年华里倒下了,与权力和地位失之交臂。她那未完成的梦想,就这样被慈禧太后续写了下去。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七、不得善终,死因至今成谜

慈安太后的突然死亡一度牵动着整个后宫的心。 有的宫女认为她是劳累过度病倒的,也有人认为是积劳成疾。然而最令人震惊的传言认为,她其实是被慈禧太后暗害的。

毕竟,两人的关系早已破裂。 慈安太后如日中天的时候最看不起的就是慈禧一个妃嫔的身份。而如今形势对调,慈安已然失势,她自然也会成为慈禧太后的眼中钉。

何况,她的父亲肃顺当年还与慈禧的亲家、八大臣之一的载垣势不两立。这层关系叠加上两人自己跌宕起伏的命运,让她们水火不容。也有人猜测,是慈禧太后的医术高明。她可能通过某些方法,加重了慈安太后的病情,最终导致了她的突然死亡。

慈安太后:咸丰帝皇后,八世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参与垂帘听政

结语

不过这些传言终究也只是传言。 慈安太后的突然死亡成为一个历史谜团,我们无法得知真相。 但可以确定的是,她那没有实现的壮志,被不断加深的猜忌和与慈禧的权力争夺所击溃。34年的生命,就这样匆匆结束。她那没能达成的心愿,成为她生命中的一段遗憾。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慈安太后的一生虽短,却也历尽了权力的真谛。也许正如她兄长所讥讽她的那样:女儿家哪懂什么权术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