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那麼她算不算是生在福中卻不自知?她是滿清八大顧命大臣之一肅順的女兒,生來就與權勢為伍,衣食無憂,又有個溫文儒雅、富家公子哥哥當兄長。

她又聰慧過人,才華橫溢,不用刻苦耐勞便能駕輕就熟地學習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精。這樣的人生,對很多女子來說,就是上天最公平的眷顧。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可她偏偏不知足。她渴望權力,渴望地位,希望自己成為這個國家真正的主宰。于是,她欣然進宮,開始了與另一女子之間你争我奪的惡戰。那就是日後令朝野為之色變、千古絕唱的西太後慈禧。

慈安,她就是這樣一個少見的女子。她與慈禧太後不期而遇,本是宮中多年難得的知音。然而權力和地位的争奪終究将她們分裂,而她自己最終也未能如願以償。這就是她與慈禧太後的故事。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一、清朝第一權貴女,卻從未打過勝仗

如果說慈安太後钴祿氏的人生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她從未赢過與慈禧的一次角力。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難怪。畢竟她的對手是日後令整個清朝為之震動的西太後慈禧大人,與她正面交鋒,敗的機率太大了。

其實,慈安太後生來就該是一朝第一的權貴女子。 她是滿清八大顧命大臣之一,肅順的女兒。 肅順在鹹豐朝是重要的軍機大臣,地位非同小可。他的升遷也算是清朝開國以來,滿人官場中的佼佼者。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作為這樣的大家閨秀, 慈安太後生來衣食無憂,養尊處優。 她的哥哥是典型的溫文儒雅富家公子,對她也極其疼愛寵溺。

這樣的環境讓慈安太後從小養成了強勢的性格。她極聰慧,又刻薄稍許,常常戲弄身邊的宮女和侍從。然而她身邊的人也沒有人敢招惹她——權貴家的小姐,誰敢得罪?這樣的性格在她入宮後就展現得更加明顯了。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二、天高任鳥飛, 1855年同進宮為妃

慈安太後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比鹹豐帝小了4歲。 鹹豐三年(1853年),她才9歲。這一年,就是她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這一年,聖上開始在後宮選秀。按照慣例,每次選秀都會從滿漢兩族各選一批秀女進宮。 慈安太後作為滿清權貴肅順的女兒,理所應當地被選中,進入了後宮。

她與另一位從漢軍旗籍選拔來的秀女慈禧太後同年同月進宮。彼時慈禧還隻是平平無奇的一個下級旗人的女兒,完全不是慈安的對手。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一開始,慈安太後并不把新入宮的這些女子放在眼裡。 在她看來,自己高高在上,天之驕女,宮中無人能夠與她一較高下。 她堅信自己遲早會當上這個國家的女主人。

果然,時運不負精準. 1855 年, 慈安太後的機會來了。這一年,她被封為嫔妃。而一般的秀女要晉身嫔妃之列,起碼也得在宮裡呆上好幾年。 慈安用了兩年時間就獲得了其他女子無法想象的殊榮。

不過話說回來,以她的家世和才華,又有肅順父親在朝中扶持,這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慈安太後的野心與天資并沒有因為一個嫔字而有所滿足。她仍然志在必得,一心想要走上後宮之巅。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三、知音難得,卻不是知己 1856 年登基為後

有句老話說,臣不可以語上,女不可以語權。 慈安太後一個女流之輩,竟然也想要幹預朝政,這在清朝後宮中可謂是破天荒的事。

但是她有恃無恐,因為她深知自己的才能和魅力。 那時的慈安太後,風姿綽約,明豔動人。她的才華更是無人能及,無論是下棋論道還是提筆吟詩,都不輸于當世文人。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她和同樣風華絕倫、筆賦遒勁的慈禧太後一見如故。起初,兩人彼此欣賞,成為難得的知音。 在許多個夜晚,她們會聚在一起,或下棋或吟詩,深談到天明。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然而這樣的知音最終也未能化作知己。1856年 2月, 慈安太後獲得晉升,成為貴妃。而到了 4 月,她更是一鳴驚人,直接晉身為皇後。 整整一個月内,她就從貴妃躍升為皇後,成為實質上的國母。這在整個清朝曆史上都是空前絕後的事。

也許是此時的榮光沖昏了她的頭腦,亦或是對權力的渴求加劇了她的野心, 慈安太後在晉為皇後之後便再也不将慈禧放在眼裡。她覺得自己已然站在後宮之巅,真正成為這個國家的女主人,區區一個嫔妃算什麼東西?但是這恰恰成為了她與慈禧決裂的開端......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四、名分高貴實權缺失,生病體弱無子嗣

慈安太後作為短短8個月便一舉成為皇後的奇女子,本該擁有無上的權勢和榮耀。然而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她雖然有着最高的名分,卻掌握不了實權。因為她有一個緻命的硬傷——身體太過虛弱,無法生育皇子。這在古代封建社會看來簡直是女人最大的失敗。

其實早在她入宮的時候,身體就已經不是很好了。但沒人料想到她竟然虛弱到連親生骨肉也難以懷育的地步。據說,她從入宮開始就沒有經期。

20多歲的女子居然出現閉經的情況,想要生養皇子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慈安太後前後已經服用了很多滋補類的藥物,但都沒有太大的效果。這也成為她心頭的一個結。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我想這也是她性格變得越發古怪乖戾的一個重要原因吧。一個女人,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就好像鲸魚失去了海洋,失去了奔跑的動力和目标。

這對任何一個女人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事。何況她還背負着為親生父親誕下皇孫的重任。可惜她終究沒有為鹹豐帝和自己的父親肅順誕育兒女,也許這是她此生最大的遺憾。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五、同慈禧太後聯手斬殺八大臣

1861年,鹹豐帝駕崩。年僅5歲的載淳即位,是為同治帝。 太小的皇子根本無法親政,是以鹹豐帝臨終時設立了以端華和載垣為首的八大顧命大臣輔政。

也就是說,這八人獲得了排除萬難、多加扶持、保障皇權的顧命大臣的名銜。他們幾乎掌握了朝政所有大權。這讓兩宮皇太後極為不滿。她們覺得自己的權力被架空了。

其中尤以肅順之女慈安太後不甘心。她之前就在後宮幾乎稱王稱霸,現在她的父親還在世,自己的實權卻被人奪走,這讓她怎能忍受?于是她決定與慈禧太後聯手,發動一次政變,将這些大臣趕下台,自己奪回大權。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這就是著名的祺祥政變。 慈安太後和慈禧太後聯合恭親王同治帝的親生叔父以及軍機大臣杭萃發動宮廷政變。他們誣告八大臣謀反,直接将首領肅順斬殺于人前。其餘兩人也被迫自盡,五人受罰遣戍。

至此,兩宮太後正式垂簾聽政。她們獲得了在朝堂之上發号施令的大權,成為這個國家的真正主宰。也從這個時候開始,慈安太後與慈禧的關系徹底決裂。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六、第二次垂簾,卻無緣再掌權

1861年,兩宮太後聯手發動政變正式垂簾聽政。 慈安太後得志歡喜,覺得她夢想成真,終于獲得了女人難以企及的權勢地位。 她想必是沒有料到,自己其實已經漸行漸遠,再無翻身的可能。

因為,與她比肩而立的慈禧太後此時真正開始擡頭。 慈禧太後并不像她一樣體弱多病,她生育了同治帝的同母弟弟奕誠,也就是後來的光緒帝。這給了她極大的政治資本。

很快,同治帝也英年早逝,沒有子嗣。按照慣例,皇位将傳給同治帝同母弟弟,也就是慈禧太後的親生骨肉——光緒帝。 在這其中,慈安太後雖然也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主要的功勞還是在慈禧太後。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光緒登基後,兩位太後再度垂簾稱制。然而這一次,形勢已經完全變了。 慈安太後已經無力阻擋慈禧太後的野心,她漸漸被這個曾經的知音和同伴給邊緣化了。

光緒三年(1877年),興修頤和園時奉旨前往奉陪,幾天後病倒在圓明園。 慈安太後就這樣在34歲這個本該最鼎盛的年華裡倒下了,與權力和地位失之交臂。她那未完成的夢想,就這樣被慈禧太後續寫了下去。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七、不得善終,死因至今成謎

慈安太後的突然死亡一度牽動着整個後宮的心。 有的宮女認為她是勞累過度病倒的,也有人認為是積勞成疾。然而最令人震驚的傳言認為,她其實是被慈禧太後暗害的。

畢竟,兩人的關系早已破裂。 慈安太後如日中天的時候最看不起的就是慈禧一個妃嫔的身份。而如今形勢對調,慈安已然失勢,她自然也會成為慈禧太後的眼中釘。

何況,她的父親肅順當年還與慈禧的親家、八大臣之一的載垣勢不兩立。這層關系疊加上兩人自己跌宕起伏的命運,讓她們水火不容。也有人猜測,是慈禧太後的醫術高明。她可能通過某些方法,加重了慈安太後的病情,最終導緻了她的突然死亡。

慈安太後:鹹豐帝皇後,八世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參與垂簾聽政

結語

不過這些傳言終究也隻是傳言。 慈安太後的突然死亡成為一個曆史謎團,我們無法得知真相。 但可以确定的是,她那沒有實作的壯志,被不斷加深的猜忌和與慈禧的權力争奪所擊潰。34年的生命,就這樣匆匆結束。她那沒能達成的心願,成為她生命中的一段遺憾。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慈安太後的一生雖短,卻也曆盡了權力的真谛。也許正如她兄長所譏諷她的那樣:女兒家哪懂什麼權術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