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香港书店寻踪(下)

作者:孔夫子旧书网

作者 | tty453388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在香港的一众小书店中,我看到了书店的希望,只要还有民间力量在办书店,这座城市就还有温度。”

序言书室

序言书室应该算是最有读书氛围的一家书店了。刚进大门,便能看到上月的图书销量排行榜,并排张贴的,还有一张手绘的书店平面图,不能不说,这家书店在经营上确实有两把刷子。

靠窗台的位置,被设计成了茶座区,读者可以在收银台旁点上一杯咖啡,静静的坐在窗边,看看楼下的人来人往。虽然受场地所限,只有三张小桌子,远不及如今内地各种“最美书店”,但在这几平米的地方,也别有一番味道。

在店内的二十分钟内,来来往往不下二十人,结账的也不下五个,生意可谓兴隆,怪不得人家还定制了精美的“书券”,只可惜单价过高,若是10元一张的,高低得收藏一张。

開益书店

開益书店应该算是下午这几家书店中面积最大的了,说他大,其实也就是一百平米左右。店内摆放的多是流量图书,所以店内除了店员空无一人,和前面的序言书室反差巨大。屋内冷气十足,但老是没人光顾,估计老板的心更凉。

榆林书店

榆林书店是唯一一家把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图书单独陈列于一个书架的书店,杨绛、何兆武、周作人的图书都在售,只遗憾不能一一收入囊中,只好饱饱眼福。令我惊奇的是,店内还售卖《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看来如今这本国内旅行必备指南,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

以上这些书店,只是香港“小书店”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由于行程原因我没有到访,比如早就在孔网上开设店铺的“香港神州旧书店”、三月份就要结业的“见山书店”,以及小红书上爆火的“Books&Co”、“精神书局”等等。

尽管我无法依依考证这些书店都开了多久,但从书店的装修风格可以看出,大部分店面至少都应该已经有不下20年的历史。比如在我与学津书店的店员交流后得知,他们至早在九零年以前应该就已经开业了。

香港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多的民间书店扎堆儿,一方面恐怕要记功于香港高昂的书价,毕竟动辄过百的价格,即便购买量上不去,多少还能维持下来。倘若像内地一样,赶上个“双十一”,外加一个“618”,这些书店恐怕要有一半要关门大吉。

另一方面,应该要得益于港地稳定的读者群。此次书店之旅,除个别主营时尚、家庭生活书籍的书店外,其余书店虽仅有百余平米,却总能保持在5-10人,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无论三联、中华书局等在内的大体量书店,还是数量繁多的小书店,装修都是朴实无华,绝不存在诸如“最美书店”、“网红打卡地”这样的元素,也绝没有在大厅的显眼位置,摆上吸睛的“文创产品”,这与内地新近一众书店有着天壤之别。而所谓的“财政补助”、文创产品,所谓的“网红打卡地”,只不过是一则文化新闻中的素材罢了,并不能真正让书店步入正轨,也难以真正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

目前内地实体书店运营艰难,除了几家国营单位,租金成本与电商挤压已经成为摆在眼前的两座大山,辛苦开业——咖啡文创——网红打卡——勉强维持——实体补贴——无奈倒闭,似乎正成为小门小户的必经之路,实体书店经营势必将进入恶性循环。

幸而如今线上有了孔网,让千千万万个怀揣着书店梦的你、我、他,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无疑是让人振奋的。可线下实体书店,却依然少之又少,如在泥泞中前行。而在香港的一众小书店中,我看到了书店的希望,只要还有民间力量在办书店,这座城市就还有温度……

诚然,作为内地低书价的受益者,偶尔逛一逛香港的书店,即便不买,也能有些感悟。可若是长期在此生活,恐怕钱包就不允许了。

是为记

2024年1月23日

香港书店寻踪(下)
香港书店寻踪(下)
香港书店寻踪(下)
香港书店寻踪(下)
香港书店寻踪(下)
香港书店寻踪(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