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发文说,生产队好,有网友回复说:“我当过组长兼计工员,我是再也不想回生产队了。”
在当年的生产队,计工员是一个体面的工作,我们生产队当时的计工员是个小伙,长的好,能有一米七五左右个头,不胖不瘦,标准身材,白净面皮,一双不大不小的双眼皮的眼睛,身板笔直,神态温文尔雅,言谈幽默风趣,那一身挺阔合身亮眼的衣服(他穿衣白色的时候居多),一尘不染,站在人前,真有一种玉树临风的形象,那是咱生产队的形象大使。
咱小队是蔬菜队,负责给咱附近矿区居民供应蔬菜,每天都往副食商店送菜,咱小队这个计工员每天就是押车送菜,与那蔬菜副食店办理验等划价,过秤计数,是一个咱小队的不可替换,也就是没他不行的人物。
这个计工员,是咱小队在与国营蔬菜副食商店的业务往来中,胜过其他蔬菜队的公关能手。
咱小队社员很多,有男女社员200多名,虽然多数是从事副业,如打石头,砸石渣,抠滑石等,那是年终按售出的产量,凭售出的对方回执小票计算分数,但经常有些是队长安排的社员,需要给人记分的,计工员的工分报告单上,所有劳动力的名字都在上面,一个社员一篇,每个人他每天都要核实今天他干什么活了,应给记工分的,便记上这天在哪干什么活,队长答应给多少分。
他也是全年有工,额外职务补分,一年补一千二百分,咱小队现金出纳员也是全年有工,额外职务补助1400分,会计员也是全年有工,一年职务补贴2800分。
正常在咱生产队干日工的社员,一天15分,全年有工是5475分,补1200分,就是6675分,咱小队从一九七五年,日值就达到9毛钱,随后就是一元,一元以上。计工员一年挣六、七、八百元。
那时在国营厂矿上班的,一年也就挣四、五百元。
正,副队长一年挣全小队挣分最高的前五名社员的平均工分。
咱小队的那个计工员是一个眼光极高的俊美青年,据说有很多身家显赫的姑娘追求于他,有的提出只要他愿意娶她,结婚后就把他安排进机关单位,并且让他带点职务。
也就是像驸马爷一样,他也没有答应。
这话我相信,一次我坐公交班车为小队出门办事,见咱小队的这个计工员也在那辆车上,与一位漂亮姑娘在一排座位上,
这是咱小队的这个计工员在送这位姑娘回家,
当时出门得倒车,我们坐车到县城(距咱小队18里地),原来是咱小队的这个计工员有人给他介绍的这个姑娘,打过对面,经过交谈后,依惯例,各自回家都再考虑考虑,媒人为了促成此事,让他送姑娘一程,也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呢。
到了县城,巧了,我倒车后,见那姑娘也是上的这辆客车,
咱小队的计工员在地上与那姑娘隔着车窗玻璃挥手告别,
感人的一幕出现了,那客车开动后,那姑娘不停地观看咱小队的那个计工员,随着车的走动,这个车窗看不到了,那姑娘就用另一个车窗看,最后趴到车的后窗看,直到看不见了为止。
真是望眼欲穿,隔山隔水永相望。
我心想这一对郎才女貌,金童玉女,情意绵绵,这回指定能成,
后来,原来还是没有后来。
据说那姑娘她爸在县里工作,在为女儿选择夫婿,不拘一格,无论城乡,只要女儿满意,他都会极力成全的。
看得出来,那姑娘对咱小队的这个计工员那种依依不舍的状态,是就看咱小队的这个计工员的了。
咱小队的那个计工员,在“考虑考虑”之后,还是把这门亲事给撂下了。
小队的计工员如实的给众社员记录每天在哪工作,做什么工作,记多少分,其实有时也会让人产生害怕,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咱小队的一个女社员(一九七五年那时就50来岁了),她的户口迁往咱大队的另一个小队去了,不在咱小队上班干活了。
后来我见到那女社员,问她,怎么好边边地(无缘无故)到那个小队上班去了,那个小队的日值比咱小队的日值少一两毛钱呢?
她说:“实际你(我当时是会计)和队长对我都挺好,”就是她与她邻居因交界纠纷,打的十分激烈,这个邻居是咱小队计工员他姐,她怕这个计工员帮他姐出气,她如继续在这个生产队干活,怕这个计工员刁难她。
正好,她与另一个邻居关系挺好,那个邻居是咱邻队的女会计,求她帮忙,把她家一家的户口挪到了那个小队。
我一听,这计工员这么大的危害力吗?我说你这小心加的也太大了,你就是跟计工员本人争吵打仗,他在工作上也不能刁难你呀,你这个小心加的,你全家一年得少挣一两百元(她与两个闺女都在生产队干活,3个人一年得挣一万二三千分,)
这个网友说:
我是再也不想回生产队了。
因为什么?因为生产队挣钱少,活累,吃不饱吗?
那生产队黄了怎么就能挣着钱了?也能吃饱了?
因为那是可以离开农田,到哪企业上班或到哪工地务工去了。
那企业如是生产队组织成立的,你在本生产队上班挣工分,那企业年终算账,这一年企业挣的所有钱,除去费用,提出积累后,剩钱按工分多少,核成每一个社员的钱,会比在个人企业里挣的少吗?
而这些企业个人干,所剩利润全都装个人兜里去了。他们怕钱放在国内不安全,就有不少人送到外国去了。
造成农民老无所依,病无所医,贫无所靠。
而如果是生产队不黄,这些企业的利润提出的公共积累,可以保障社员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保证有孩子长大了,最次也能在生产队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最好也能当上小队的计工员,受众姑娘的青睐,崇拜。
而个人单干谁管你?
尤其是我们的子孙念完书了,如没挤进有保障的体制单位部门,谁保障他们的生存?
你不想回到生产队,是因为当时生产队的收入全靠种地,而种地又全靠人力,那是真没人愿意在生产队干活,你说出了所有在那时生产队生活过的人的心声。
但生产队如到现在,农田活还是那么干吗?
而我们国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收入一百二十多万亿。就算民营有50万亿,
可以说这50万亿的活全是当初的生产队社员干的,只是管理者不是生产队的队长及计工员等人,而是个人如恒大的夏海钧,年薪2.05亿,任泽平年薪1500万,而许家印个人年分红50亿,都装这帮管理者个人兜里去了。
如生产队管理这些企业,就是众社员大伙的了。
全国有10亿农民,每人每年还有5万元的收入呢!
而个人单干,这50万亿能让豪强精英拿走45万亿,多数送外国去了。
为了祖国强大,为了子孙生存,也是生产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