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桑园管理
是全年桑园管理的重要环节
连日来,珙县广大蚕农利用农闲时间
加强冬季桑园管理
夯实蚕桑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基础
近日,在底洞镇锦绣村,蚕农们忙碌在田间地头,按照标准化管理技术要求,有序开展施肥、刷白、嫁接、修枝等冬季桑园管理工作,确保桑树来年长势良好。
底洞镇锦绣村 蚕农 李宗琴
刚才你看到我们刷那个,是将石灰、石硫合剂、水混合成浆,把它刷在桑树的树干上,可以起到防病治虫的作用。
底洞镇锦绣村 党总支副书记 孙希柱
冬季桑园管理对于增强树势,养成树形,延长桑树盛产年限,控制桑树病源及虫口基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下一年的桑叶产量和质量。
据了解,锦绣村是传统的养蚕村,珙县省级四星级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便坐落于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蚕桑产业已成为锦绣村的支柱型产业,给广大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产业保障。
此外,珙县积极延伸蚕桑产业链条
在全县设置9个废弃桑枝杂料无害化处理站
将修枝产生的桑枝条粉碎外运
不仅减少环境污染、避免病虫害传播
也进一步提高蚕桑产业附加值
让农业农村减排固碳
与农民持续增收协调发展
废弃桑枝杂料无害化处理底洞站 负责人 洪刚
以往的桑枝条,农户修剪了之后,基本上都是进行焚烧,或者堆在地里,让它自然腐烂,现在我们集中粉碎加工以后,外运到重庆等地的造纸厂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也给蚕农创造了一些收入。
据了解,2023年,珙县出台《珙县促进蚕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并制定配套产业扶持政策,从谋划发展方案、巩固小蚕共育体系、完善现代蚕业设施、全面推行多批次滚动养蚕模式、创新“村企共建”模式、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6方面入手,狠抓提质增效惠蚕农,稳定产业谋发展,蚕桑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珙县人民政府蚕桑生产办公室 副主任 代家权
2023年,全县桑园面积稳定在22.16万亩,全年发种完成23万盒,产茧完成1.12万吨,同比增加1.16%,单产49公斤,同比增加0.4公斤,蚕农售茧收入达到6.2亿元,增长10.35%,蚕业综合产值达到28.5亿元。
编辑来源:珙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