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吾走四方 | 口述:鹤庆“银匠村”的故事

作者:云南省博物馆
吾走四方 | 口述:鹤庆“银匠村”的故事

新华村是鹤庆“银匠村”的一个缩影,是世世代代的银匠人对这片土地的记忆和情怀,展现了鹤庆银匠这种特定职业下的生活,也是历史的一个见证和缩影。这里是银匠们魂牵梦萦的地方,也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这里是他们的家,更是他们的根。如今,围绕银器锻制技艺发展起来的银器产业已经成为了新华村的主业。因为血缘、亲缘、帮辈、地缘以及业缘的关系,新华村周边的母屯、板桥、罗伟邑、大登等村落也是银器锻制技艺的主要分布地区。随着银器产业的发展,母屯、板桥的部分工匠也顺势从传统铁质生产生活用具的制作转变为银器锻制工具的加工生产。

新华村是鹤庆最具代表性的“银匠村”,新华村包括南邑、北邑和纲常三个自然村,是一个以白族为主要聚居民族的行政村落。现在的新华村全村共1228户,人口6000余人,其中近半数以上的家庭从事金属加工行业,行业中的主力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本期通过策展人王星星的实地调研和访谈,为大家讲述鹤庆“银匠村”的故事。

“银匠村”寓意:凤凰翅膀

“我们南邑有四百多户,两千多人。加上北邑、纲常,整个新华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打银子。”

“以前我们这叫凤翼乡,新中国成立了以后叫新华村。草海镇以前叫城郊公站,后来又改成城郊区。”

“新华村就背靠凤凰山,以前黑龙潭那边是北邑,这边是南邑,以前叫北翼、南翼,就是凤凰翅膀的意思。”

“我们以前种蚕豆和小麦,夏季麦子熟了以后种稻谷,秋季收稻谷。”

——根据王星星对董盛昌(男,白族,1950年生)的访谈,2023年9月2日于新华村。

吾走四方 | 口述:鹤庆“银匠村”的故事

新华村村貌

“银匠村”祖训:天干三年饿不住手艺人

“我们新华村这么美,正因为有这么好的水。这些水是从山的肚子里面流淌出来的,是很冷的。冷水对粮食作物的发育不是太好,所以我们这里就收成少、不够吃。新华村的老祖宗就很智慧,给我们创造了这么样一条生路,那就是小炉匠的手艺活。”

“过去老祖宗传下来的一句话就是‘天干三年饿不住手艺人’,所以必须要学一门手艺。”

——根据王星星对寸发标(男,白族,1962年生)的访谈,2023年9月3日于新华村。

吾走四方 | 口述:鹤庆“银匠村”的故事

九龙壶套装 (寸发标 作品)

吾走四方 | 口述:鹤庆“银匠村”的故事

九龙大壶(寸发标 作品)

13岁背挑行囊走他乡

“13岁(1983年)的时候跟我的姑爹开始走。我主要是1987年以前走了很多地方。这个行业流传下来的生产方式,就是挨家挨户,走村串寨去做。那个时候我去的甘孜州的乡城县、稻城,去了木里,然后到西昌。第二年我就跑贵州,到安顺、花溪、还有雷山、丹寨。那个时候都是针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少数民族用银比较多。后面又跑到贵州都匀、广西百色、甘肃玛曲。去玛曲我们是从成都上去的,具体从大小金川,到转塘县,后面到甘南玛曲。还有青海的黄南州河南县、泽库县,那时候还下着雪。后来还跑过文山的麻栗坡、马关。”

——根据王星星对母炳林(男,白族,1970年生)的访谈,2021年7月31日于母屯。

吾走四方 | 口述:鹤庆“银匠村”的故事

鎏金花瓶(母炳林 作品)

吾走四方 | 口述:鹤庆“银匠村”的故事

酥油茶壶(母炳林 作品)

筚路蓝缕走四方

“我第一次出门,当时还算是运气好,当地的村支书,当时他的年纪可能是在 60 岁以上了,他收留我们到他家里面住,名义上是有个住的地方,其实是个马棚。所以我每次给别人说我第一年出门是住马棚的,睡在马棚里面睡了两个月。有时候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我们就在野外,也住过田棚。田棚就是当地有的农民住的地方离田比较远,就在田边搭个棚子,他们农忙的时候会在里面住一下。”

——根据王星星对寸光伟(男,白族,1977年生)的访谈,2021年8月1日于新华村。

吾走四方 | 口述:鹤庆“银匠村”的故事

青稞酒壶(寸光伟 作品)

吾走四方 | 口述:鹤庆“银匠村”的故事

酥油灯(寸光伟 作品)

《吾走四方——鹤庆银匠的游艺生活》展览,是云南省博物馆为突显近年来博物馆新角色、新理念的发展,促进其可及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首次尝试向社会公开征集策展人及展览方案,谋求关于博物馆展览更多可能性的创新性展览项目。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乡,游,融,归,来”,以大理鹤庆银匠为着眼点,讲述他们挑行囊走四方的故事。

吾走四方——鹤庆银匠的游艺生活

2023年12月30日~2024年2月29日

云南省博物馆第三临展厅

材料提供:展览部 撰稿:王星星

整理:陈燕 摄影:王星星 杨成书

编辑:陈金珊 校对:杨雯玥

审核:何卫明 叶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