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吾走四方 | 口述:鶴慶“銀匠村”的故事

作者:雲南省博物館
吾走四方 | 口述:鶴慶“銀匠村”的故事

新華村是鶴慶“銀匠村”的一個縮影,是世世代代的銀匠人對這片土地的記憶和情懷,展現了鶴慶銀匠這種特定職業下的生活,也是曆史的一個見證和縮影。這裡是銀匠們魂牽夢萦的地方,也是他們夢想起航的地方,這裡是他們的家,更是他們的根。如今,圍繞銀器鍛制技藝發展起來的銀器産業已經成為了新華村的主業。因為血緣、親緣、幫輩、地緣以及業緣的關系,新華村周邊的母屯、闆橋、羅偉邑、大登等村落也是銀器鍛制技藝的主要分布地區。随着銀器産業的發展,母屯、闆橋的部分工匠也順勢從傳統鐵質生産生活用具的制作轉變為銀器鍛制工具的加工生産。

新華村是鶴慶最具代表性的“銀匠村”,新華村包括南邑、北邑和綱常三個自然村,是一個以白族為主要聚居民族的行政村落。現在的新華村全村共1228戶,人口6000餘人,其中近半數以上的家庭從事金屬加工行業,行業中的主力以中青年男性為主。本期通過策展人王星星的實地調研和訪談,為大家講述鶴慶“銀匠村”的故事。

“銀匠村”寓意:鳳凰翅膀

“我們南邑有四百多戶,兩千多人。加上北邑、綱常,整個新華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打銀子。”

“以前我們這叫鳳翼鄉,新中國成立了以後叫新華村。草海鎮以前叫城郊公站,後來又改成城郊區。”

“新華村就背靠鳳凰山,以前黑龍潭那邊是北邑,這邊是南邑,以前叫北翼、南翼,就是鳳凰翅膀的意思。”

“我們以前種蠶豆和小麥,夏季麥子熟了以後種稻谷,秋季收稻谷。”

——根據王星星對董盛昌(男,白族,1950年生)的訪談,2023年9月2日于新華村。

吾走四方 | 口述:鶴慶“銀匠村”的故事

新華村村貌

“銀匠村”祖訓:天幹三年餓不住手藝人

“我們新華村這麼美,正因為有這麼好的水。這些水是從山的肚子裡面流淌出來的,是很冷的。冷水對糧食作物的發育不是太好,是以我們這裡就收成少、不夠吃。新華村的老祖宗就很智慧,給我們創造了這麼樣一條生路,那就是小爐匠的手藝活。”

“過去老祖宗傳下來的一句話就是‘天幹三年餓不住手藝人’,是以必須要學一門手藝。”

——根據王星星對寸發标(男,白族,1962年生)的訪談,2023年9月3日于新華村。

吾走四方 | 口述:鶴慶“銀匠村”的故事

九龍壺套裝 (寸發标 作品)

吾走四方 | 口述:鶴慶“銀匠村”的故事

九龍大壺(寸發标 作品)

13歲背挑行囊走他鄉

“13歲(1983年)的時候跟我的姑爹開始走。我主要是1987年以前走了很多地方。這個行業流傳下來的生産方式,就是挨家挨戶,走村串寨去做。那個時候我去的甘孜州的鄉城縣、稻城,去了木裡,然後到西昌。第二年我就跑貴州,到安順、花溪、還有雷山、丹寨。那個時候都是針對于少數民族地區,因為少數民族用銀比較多。後面又跑到貴州都勻、廣西百色、甘肅瑪曲。去瑪曲我們是從成都上去的,具體從大小金川,到轉塘縣,後面到甘南瑪曲。還有青海的黃南州河南縣、澤庫縣,那時候還下着雪。後來還跑過文山的麻栗坡、馬關。”

——根據王星星對母炳林(男,白族,1970年生)的訪談,2021年7月31日于母屯。

吾走四方 | 口述:鶴慶“銀匠村”的故事

鎏金花瓶(母炳林 作品)

吾走四方 | 口述:鶴慶“銀匠村”的故事

酥油茶壺(母炳林 作品)

筚路藍縷走四方

“我第一次出門,當時還算是運氣好,當地的村支書,當時他的年紀可能是在 60 歲以上了,他收留我們到他家裡面住,名義上是有個住的地方,其實是個馬棚。是以我每次給别人說我第一年出門是住馬棚的,睡在馬棚裡面睡了兩個月。有時候在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地方,我們就在野外,也住過田棚。田棚就是當地有的農民住的地方離田比較遠,就在田邊搭個棚子,他們農忙的時候會在裡面住一下。”

——根據王星星對寸光偉(男,白族,1977年生)的訪談,2021年8月1日于新華村。

吾走四方 | 口述:鶴慶“銀匠村”的故事

青稞酒壺(寸光偉 作品)

吾走四方 | 口述:鶴慶“銀匠村”的故事

酥油燈(寸光偉 作品)

《吾走四方——鶴慶銀匠的遊藝生活》展覽,是雲南省博物館為突顯近年來博物館新角色、新理念的發展,促進其可及性、包容性、多樣性和可持續性,首次嘗試向社會公開征集策展人及展覽方案,謀求關于博物館展覽更多可能性的創新性展覽項目。展覽共分為五個部分“鄉,遊,融,歸,來”,以大理鶴慶銀匠為着眼點,講述他們挑行囊走四方的故事。

吾走四方——鶴慶銀匠的遊藝生活

2023年12月30日~2024年2月29日

雲南省博物館第三臨展廳

材料提供:展覽部 撰稿:王星星

整理:陳燕 攝影:王星星 楊成書

編輯:陳金珊 校對:楊雯玥

稽核:何衛明 葉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