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预见未来,看《未来产业变革》

作者: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对外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的任务和举措。什么是未来产业?下一步将如何发展?“10年孵化、10亿投入、10%成功率、10次方成长空间”。或许可以从近日中国计划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未来产业变革——发展态势、实践模式与政策建议》一书中找到答案。

预见未来,看《未来产业变革》

该书作者胡拥军博士,为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发改英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战略规划处处长,国家信息中心未来产业和平台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发展战略、数字经济、未来产业,参与“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支撑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单志广博士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未来产业和平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数字经济论坛理事长,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发展联盟理事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该书紧扣国家及地方推进未来产业的实践探索,总结提出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发展导向与政策建议,对地方政府、各级党校、高校院所、产业园区等参与培育未来产业具有重要作用。本书详细阐述了未来产业的定义内涵、全球态势与国内进展,梳理介绍了国内各省市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目标等,总结提炼了各地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践探索,包括培育未来产业的行业选择、技术策源、孵化转化、投融资模式、人才保障与治理创新,突出各地特色模式与可复制推广做法。在各地实践探索基础上总结提出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导向,聚焦时空布局、技术策源、孵化模式、资金支持、治理创新等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在书中写到,“未来产业”是大国竞争的战略热词,如何培育未来产业,是一道抢答题,也是一道长考题,还是一道多选题。赢得了未来产业就赢得了国家发展主导权,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产业竞争最激烈的战略必争之地。

预见未来,看《未来产业变革》

未来产业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未来产 业,历次未来产业发展都深刻改变了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格局。英国通过培育壮大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一批18世纪的未来产业,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与领导者;美国通过培育壮大以电动机、内燃机、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一批19世纪、20世纪的未来产业,成为世界经济超级大国。进入21世纪,为了再次抢抓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导权,发达国家相继出台、实施未来产业战略 规划、法案法规以及投资计划,积极布局下一个5年、10年甚至20年可能爆发的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具有抹不去的历史投影,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光刻机、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等是当时的未来产业,大陆起步并不 晚,一些科研院所一度在自主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由于技术、市场、政策等因素制约,这些当时的未来产业没有得到有效培育壮大,导致出现现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卡脖子”问题。未来产 业具有鲜明的先发锁定性。先行国家能够构筑包括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标准规范等在内的“先发壁垒”,并沿着上下游产业链培育完整生态,成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技术和产业中心,后进入者赶超的难度极大。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未来产业全球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只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对于培育未来产业,作者提出要把握四个“未来”。

首先要把握好未来技术,关键是创新“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握手机制,既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面向科技源头问题、基础问题做好研究,探索“国家出题+专家答题+市场阅卷”的模式,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又要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围绕大陆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 善等面临的现实问题,探索“企业出题+专家答题+市场阅卷”的模式。

其次要把握好未来孵化,关键是畅通前沿技术产业转化通道,既要围绕“谁来转化孵化”,探索“政府引导+园区搭台+企业牵头”模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各类科技 孵化服务机构作用,完善全链条的转化孵化服务,推动未来产业初创企业不断涌现;又要围绕“怎样转化孵化”,强化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推动应用场景开放,创新首订单支持政策,打造未来产业破土而生的孵化服务体系。

再次要把握好未来投资,关键是引导资金“投小投早投硬科技”,既需要政府资金“耐心投”,引导各类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以一定比例支持未来产业,建立健全政府科技研发资金、政府产业引导资金与市场化投资基金的联动机制,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又需要社会资本“放心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未来产业特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鼓励天使基金、种子基金发展,引导保险 资金等长期资金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投入。

最后要把握好未来治理,关键是要探索寓治理于服务的未来产业治理模式,既要创新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不能简单念“紧箍咒”;又要保障未来产业发展的有序性、稳健性,设置好“红绿灯”;更要强化未来产业发展的正向激励,建立健全试错 容错机制,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闯敢试的创新文化 与发展环境。

把握现在才能创造未来,让我们一起打开新书,“窥”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