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可错过的日本文化精髓:揭秘那些看不见的因子

作者:Hello劉同学啊

#我来唠家常##来点儿干货#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

点赞 关注 评论

小妹在此先祝大家天天开心,日进斗金!

自公元7世纪起始,日本参照中国隋唐时期的政治体系,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律令制”国家。在此之前,日本社会主要通过实物进行交换,因此,发行通用货币成为日本建立国家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然而,在律令制国家形成之前,来自中国的大陆移民(日本称之为“渡来人”)已经将汉代的半两钱、五铢钱成功带到了日本。长久以来,日本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元708年仿制唐朝“开元通宝”铸造的“和同開珎”是日本自铸的最古老的货币。

然而,随着1998年日本对奈良县明日香村飞鸟池遗迹的发掘,发现了33枚铸造时间为7世纪后期的“富本钱”,这一记录得到了刷新。

不可错过的日本文化精髓:揭秘那些看不见的因子

尽管如此,“和同開珎”和“富本钱”都属于铜钱,值得一提的是,7世纪的日本还流通着一种被称为“无文银钱”的银币。根据《日本书纪》记载,当时的日本天皇颁布诏书:“自今以后,必用铜钱,莫用银钱。”

在708年至958年这段时间里,日本推出了12种铜钱,统称为“皇朝十二钱”,其中“和同開珎”是第一种。与此同时,金币和银币也被铸造出来,但主要用途是作为奖赏或礼物,并不在民间交易中使用。

不可错过的日本文化精髓:揭秘那些看不见的因子

在日本国内经济逐渐发展之际,社会各界对货币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日本缺乏铜矿资源,且硫化铜的精炼技术还未发明,这导致日本自铸的铜钱质量下降,价值迅速贬值。到了十世纪中叶,日本不得不停止铸造铜钱,转而进入了一个以实物(主要是米、绢、布)作为交易媒介的实物经济时期。

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日本从11世纪到13世纪开始大量进口中国的铜钱。由于日本国内金银矿资源丰富,日本在宋日铜钱贸易中主要出口黄金和砂金,以换取宋朝的铜钱。

在宋理宗淳祐年间,日本商人在南宋台州大量采购铜钱,导致当地铜钱一时之间供不应求。太政大臣西园寺公经派遣商船到宋朝进行贸易,一旦货物售罄,他们只收取铜钱,一次就运走了十万贯铜钱,这个数量相当于南宋一年铜钱的铸造量。这一现象充分展示了宋日铜钱贸易的繁荣。

不可错过的日本文化精髓:揭秘那些看不见的因子

明朝成立之初,国内禁止铜钱流通,但在外交贡赐方面却表现出了极大的慷慨,多次向周边国家大量赠送铜钱。在这样的背景下,永乐通宝和宣德通宝等铜钱大量流入日本。

随着室町时代的到来,日本的商品货币经济开始复苏,大宗交易逐渐开始采用铜钱作为支付手段。根据日本今堀日吉神社保存的土地买卖契券,我们可以看到实物货币在交易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不可错过的日本文化精髓:揭秘那些看不见的因子

然而,1467年日本爆发了应仁之乱,国家进入了一个战乱频发的战国时代。

为了争夺霸权,战国大名们不断地进行战争。支付巨额军费和赏赐家臣的需求使得各个割据势力迫切需要大量货币来支持开支。

但是,铜钱价值小、难以搬运的缺点,中日贸易的不畅,以及明代的禁钱政策,使得仅仅依赖中国铜钱已无法满足日本日益增长的财政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银作为贵金属货币开始在日本国内流通。

不可错过的日本文化精髓:揭秘那些看不见的因子

到了16世纪上半叶,日本从中国引进了银矿精炼技术——灰吹法,位于本州岛西部的石见银山成为日本首个采用这种技术的银矿。灰吹法的引入大幅提高了日本金银的产量。

在内外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日本国内各个割据势力开始大力开发领内的金银矿山,很快,日本社会广泛开始使用金银作为流通货币。日本白银通过葡萄牙人等外国中间商大量出口到中国,协助明代中国完成了“货币白银化”的经济转型。

在当时日本国内市场上,甲斐武田家的“甲州金货”成为影响力最大、体系最健全的货币体系,其确立的“两、分、朱、目”单位体系也被后来的德川幕府所采用。

自16世纪中叶起,织田信长奠定了全国的统治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颁布了《撰钱令》,对货币及金银货币的流通规则进行了明确规定,从而初步梳理了战国时代以来日本混乱的货币市场,展现了他统一全国货币市场的决心。

不可错过的日本文化精髓:揭秘那些看不见的因子

然而,织田信长在统一的道路上不幸身亡,他的部下羽柴秀吉(后改名为丰臣秀吉)成功地继承了他的遗志,实现了日本全国的统一。丰臣秀吉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也计划统一货币制度,铸造了天正大判等金银货币。

但這些货币主要用于军事开支和赏赐部下,并非普通流通货币,其重量和兑换比率均无固定规律,未能建立起以金银为主要通货的货币体系。

丰臣秀吉去世后,德川家康,作为五大老之一篡夺了政权,并成为征夷大将军,开启了江户幕府。德川政权独占了全国的金银矿山,并设立了金座、银座、大判座、钱座等货币发行机构。同时,他们允许金币、银币和铜币在市场上流通,并制定了这三种货币之间的统一兑换比率,建立了庆长币制。

不可错过的日本文化精髓:揭秘那些看不见的因子

到了1636年(宽永十三年),幕府首次官铸了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宽永通宝铜钱。这种铜钱在日本国内广泛流通,垄断了国内钱币市场,甚至大量流入中国。宽永通宝上的“宽永”年号二字曾让乾隆帝误以为是有人谋反,一度震惊了清朝。

随着江户幕府财政压力的加剧,商品流通市场上银币的供应不足,因此在元禄八年(1695年),幕府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改革。通过在金币中掺入一定比例的银,在银币中掺入一定比例的铜,幕府暂时缓解了财政危机。

不可错过的日本文化精髓:揭秘那些看不见的因子

这次改革为幕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以至于在宝永三年(1706年),幕府再次改铸货币,以此获得了巨大的财政收益。

在宝永三年(1706年),幕府再度改铸货币

然而,在1714年至1715年,幕府再次进行了改铸,这也是江户幕府唯一一次提升金银货币品级的改铸。然而,这次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未能改善下级武士的生活状况。

此后,尽管江户幕府又进行了几次改铸,但效果并不明显。进入19世纪,日本在黑船开国后,遭遇了西方列强的经济掠夺。当时,日本国内金银比价远高于国际市场,西方商人和各国使馆人员利用这一差额,大量购买日本黄金,导致黄金大量外流,货币价值下跌,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经济问题。

万延元年(1860年),幕府再度进行改铸,以阻止黄金外流。

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政府于1871年学习欧美现代货币制度,颁布《新币条例》,进行了货币改革,规定金1.5克等于1圆(元),1圆等于100钱,100钱等于1000厘。1882年,日本成立央行——日本银行。

通过一系列政策,日本完善了货币体系,使得日本货币正式进入了纸币时代。

  • 参考资料:
  1. 倪佑密《略论古代日本货币的历史意义》
  2. 周爱萍《日本德川时代货币制度研究》
  3. 黑田明伸《十六世纪日本的钱币流通》
  4. 陈洪伟《11至13世纪宋日铜钱贸易与钱荒问题》
  5. 武末純一《日韓交流と渡来人——古墳時代前期以前》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好了,感谢各位看官的阅览,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别忘了点赞关注留言哦

我们评论区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