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失败6次后,印度再一次勇敢对“加入联合国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一事,发起冲击?
只是这一回,他们准备充分,来势汹汹,已搞定了五常之中的美俄。
只要再让中国松口,印度“入常”基本板上钉钉。
为此,莫迪还特地给中国送了“大礼”。
那么,这一次印度会成功吗?
他们为何执着“入常”,又为什么总是求而不得?
入常:印度的大国梦
1971年,大陆在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成为五常之一。
其实,早在联合国成立之际(1945年),中国就已经是五常之一了。
不过那个时候,是中华民国。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对我们国际地位的极高肯定。
正因如此,我们隔壁邻居印度才会极度不满,多次表示不服。
中国都能“入常”,印度为什么不行?
早在1945年,联合国还在商议“入常”席位之时,印度就自荐“入常”。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可不得不说,印度实在是不自量力的典型。
之所以这么说,不妨先来了解,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究竟有何作用。
联合国在二战后成立。
该组织最重要的机构非安全理事会莫属。
因为它掌握了联合国的军事行动。
而安理会,由十五个理事国组成。
其中,五个常任理事国(美苏英法中)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就意味着,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事情,那就是联合国的法律。
这五个国家就是联合国的权力中心。
如此一来,便可以明白印度对“入常”的执念。
“入常”代表着绝对的大国地位。
这与印度有声有色的“大国梦”,不谋而合。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印度独立运动领袖、首任总理以及“大国梦”的提出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自1921年开始,24年间,他还被英国殖民当局关进牢狱整整9次。
也正是在无数个铁窗夜晚中,尼赫鲁就已经畅想好美丽的蓝图:让印度成为“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
或许在当时看来,这不完全是白日做梦。
毕竟空穴不来风,怎么说印度也是有悠久辉煌历史的国度。
而且地广人多、地缘位置优越,独霸南亚大陆,扼守印度洋。
要求“入常”时,印度也就是以此为由自卖自夸的。
而且他们着重说明,印度为战争做出了很大贡献。
只是,这句话倒还显得他们有些大言不惭。
作为二战的五大战胜国,美苏英法中的“入常”资格,都是靠军队打出来。
二战结束时,中国是靠十四年艰苦抗战的伟大胜利“入常”。
70年代,中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也不是继承中华民国的,而是靠一系列战绩带来的。
比如抗美援朝、珍宝岛战役。
更何况,在中国恢复五常席位的前一个月,我们刚刚成功试射东风-5洲际导弹。
言外之意,当时的国际社会,武力决定话语权。
那么,印度有什么硬实力,敢和这五个常任理事国家平起平坐呢?
历史证明,他们实力不够,野心却还不小。
上世纪50年代,印度独立(1947年)不到十年,就已经彻底膨胀了。
他们宣称自己的军队在亚洲无敌,并借此频频侵扰周边,甚至惹到大陆头上。
只不过,两国一交手,立马见真章。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需要翻过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作战。
印度那边却一马平川,占尽优势,以逸待劳。
结果是,印度王牌部队基本被全歼,印度政府被逼得差点就要撤离首都新德里。
实际上,说这一切就发生在短短的32天内,都是给印度面子。
双方真正的作战时间,只有15天。
这件事,让印度引以为豪的武力,成了国际上天大的耻辱。
这一战,直接把印度拉下“第三世界盟主”席位。
更重要的是,印度彻底失去了“入常”资格。
这也是他们对中国耿耿于怀至今的原因。
不过,印度不会放弃大国梦。
正如尼赫鲁所说:“无论印度能否成功进入安理会,我以为我们在一开始就应该坚持这个态度……印度之应该成为安理会的成员乃是理所当然的事。”
令人无奈的是,印度几乎所有上层精英,都深受尼赫鲁思想的影响,认定印度天生不凡,必成世界超级大国。
因此,多年来,他们不断谋求“入常”,哪怕总是被拒,仍一往无前。
曲折“入常”路
1994年,距离印度第一次谋求“入常”已过去近半个世纪。
这一次,他们重振旗鼓,再次申请“入常”。
自从被中国一战打醒,不再做白日梦的印度开始埋头苦干。
那段时间,他们一手研发核武器,一手努力抓经济,实力越来越强。
同时,几十年来,印方没少在联合国身上下苦功。
裁军、维和,尤其是财政方面,印度向来配合最积极,因此也多次出任了非常任理事国。
当然了,这远远够不上大国梦,“入常”才是终极目标。
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联合国的改革成为大势所趋,这让印度看到了重新“入常”的机遇。
原本,印度想将苏联老大哥取而代之。
谁曾想,俄罗斯直接连五常席位一并继承。
但即便如此,印度还是没有放弃,想着退而求其次,进不了五常还可以成为“第六常”。
于是,他们开始极力推动改革安理会,主张扩大安理会规模,利用“撒钱外交”,最终于1992年让联合国通过了《安全理事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的问题》。
随后,印度便顺势提“入常”,结果仍被婉拒。
得知这个结果,印度自然不服气。
他们自觉,其不再是50年前的那个印度了,凭什么还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可能印度忽视了,自己在进步,别国也在进步,甚至一日千里。
他们的那点实力始终不够看的。
但这都不妨碍印度屡败屡战。
随着在1998年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印度的小心思又活泛起来。
一国势单力薄,那就拉上盟友共进退。
2005年,印度与德国、巴西、日本组成“四国集团”,要求安理会扩大规模。
这四国本身就树敌颇多,想抱团“入常”,就要面对联合起来的反对团体。
70多个国家当即发起“团结谋共识” 运动,反对四国。
彼时,带头国家有韩国、巴基斯坦、阿根廷、意大利等,一品便知。
当然,这之中,最关键的还是五常的态度。
由于美国明确表态只支持日本“入常”。
因此,四国第一次“入常”惨遭滑铁卢。
两年后,“四国集团”再战“入常”,推动开启了安理会改革谈判。
然后再败再战,一次次掀起“争常”热潮。
期间,印度始终是最为积极的那一个。
他们不仅积极继续在联合国表现,做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更没少在常任理事国身上追加军购大单。
花钱虽然不能真的使鬼推磨,好歹也能让美、俄、英、法相继松了口。
就这样,他们都先后公开支持过印度“入常”。
这样一来,看上去就剩中国需要“疏通”。
仿佛只要大陆答应,印度马上就能实现多年夙愿。
尤其是去年(2023年)年末,印度再次得到了美、俄的公开表态支持。
而美国开口,英法带概率也不成问题。
印度也就只等中国放话。
为此,印度又是在2023年12月30日,宣称释放vivo印度公司的3名高管。
而后,又有部分舆论称其准备拆掉中印边境的印军“英雄纪念碑”,让步边境问题。
那么,印度能否利用这个大礼包,在下一次“入常”成功呢?
本末倒置的大国梦
一直以来,阻碍印度“入常”的真正因素到底是什么?
他们或许从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表面上看,似乎是紧紧不松口的中国。
印度国内也把中国渲染为最大的阻碍因素。
但实际上美国对印度的阻碍更大。
比如,2010年奥巴马曾前脚在印度公开支持印度“入常”,但后脚希拉里就嘲笑印度是“自封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候选国”。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紧接着表示,奥巴马总统的讲话只代表美国已考虑到了印度,仅此而已。
空头支票谁都会开,只有印度是真的敢信。
要知道,增加常任理事国,对现有的五常意味着什么?
权力再分配。
尤其是像美国这样行使霸权主义的既得利益者,当真能够同意新人上车,稀释自己的特权?
退一万步讲,即便他们同意增加一常,那也是有限制的。
比如,新增常任理事国不能享有一票否决权等。
当然,利益争斗也并非致命原因。
印度“入常”真正的阻碍,还是在于其自身不是真正的大国。
印度虽然自称世界第三,国民普遍具有强烈的自豪感,但不得不承认现实的一塌糊涂。
国内的阶级分化、贫富差距、女性地位、 种姓制度、教派冲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根深蒂固。
所谓的军事强国,至今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
而外交上,印度与大小邻国长期处于紧张关系。
这一切都在阻碍着印度的发展崛起。
事实证明,印度一直没有改掉好高骛远、迷之自信的毛病,不脚踏实地发展,苦苦追求“入常”的影响力来实现大国梦。
没有强大国力支撑的大国梦,永远都只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
参考资料
马晓荣.中国缘何可入“五常”[J].中国军转民,2021,(14):32-34.
王磊.做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解析印度的全球大国之梦[J].南亚研究季刊,2014,(03):13-18+37+4.DOI:10.13252/j.cnki.sasq.2014.0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