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4年第4期总第78期)

作者:上海市法学会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4年第4期总第78期)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4年第4期总第78期)

学术前沿

孙清白|论大型平台企业数据交易强制缔约义务

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型平台企业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与中小市场主体之间形成“数据鸿沟”,一些中小市场主体需要大型平台的数据支持方能持续经营。但大型平台为了维护竞争优势,会拒绝中小市场主体合理的数据交易请求,而数据爬取又因受到法律约束,无法满足中小市场主体的数据获取需求。由于适用反垄断法框架下的“必要设施原则”和“拒绝交易责任”无法有效破解“数据鸿沟”问题,为平衡大型平台的数据权益及中小市场主体的发展权益,应回归民商法路径推动大型平台开放数据,建立大型平台数据交易强制缔约义务制度。在构建大型平台数据交易强制缔约义务制度时,应当谨慎设置适用条件并明确制度内涵,防止该制度过度适用造成负面效果。(全文刊《中外法学》2024年第1期)

孙清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侯东德|人工智能法的基本问题及制度架构

大陆人工智能法的立法工作已经启动,目前亟待明确人工智能法的属性、立法目的、调整对象及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并在明确这些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智能法的制度架构。人工智能法宜定位为兼具私法属性的公法,并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防范人工智能技术风险为立法目的,以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活动、应用活动、风险管理活动为调整对象,在公平原则、可靠可控可信、安全与发展并重、合规性原则的指引下进行人工智能法的制度架构设计。具体而言,人工智能法宜从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推动人工智能多元应用场景落地方面建立人工智能发展与促进的制度体系;通过建立人工智能准入制度、分级分类监管制度、试错容错监管制度、协同性监管制度构建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的制度体系;从人工智能研发者和提供者的一般义务和特殊义务两大方面构建人工智能研发者和提供者的义务体系。(全文刊《政法论丛》2023年第6期)

侯东德,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

翁跃强|大数据分析在法律监督中的应用

信息化背景下,大数据分析成为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检察大数据监督是实现检察资源最大化利用、提升检察机关整体办案能力水平和工作质效的现实需要。运用大数据开展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破解监督瓶颈、优化监督流程、重塑监督模式的一项重大变革,也是新时代实现法律监督质效飞跃的关键变量。得益于数字检察战略的实施,检察机关在法律监督领域的大数据运用进入高速发展期,相关探索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在理念、机制、路径等方面仍暴露出问题和不足,有必要从理念更新、顶层设计、体系协同等维度开展对策研究,从业务逻辑、思路拓展、建模方法等方面重点建构大数据分析在法律监督中应用的具体路径和长效机制,为大数据法律监督的深化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全文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

翁跃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杨芳|合同关系中个人信息处理同意撤回权的限制与展开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5条赋予信息主体随时无条件、无负担地撤回信息处理同意的权利。然而,当同意信息处理正是信息主体的合同义务时,撤回权对合同的拘束力和履行构成冲击,因此应当对现有规范进行妥适解释和调整,以限制撤回权制度对合同关系的影响。撤回权的适用范围应当限定于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对人格和财产存在加害高风险且既有人格权保护规则对此存在保护不足的合同场景,即主要限定在消费者合同和劳动合同情形。人格标志商业利用并非需要个人信息保护法事先防范机制介入的风险领域,人格标志许可使用合同中的人格权人也非处于弱势地位,撤回权因此不适用于人格标志许可使用合同。信息主体有权事先放弃撤回权。在撤回权行使后,以同意信息处理为对待给付的双务合同的效力不受影响;撤回属于履行迟延型违约;信息主体因不具可归责事由而不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也无需赔偿信赖利益损失;合同相对人在一定条件下享有解除权。(全文刊《法学》2023年第12期)

杨芳,海南大学法学院讲师

宋云博|DEPA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规则检视与中国法调适

数字经济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均在积极探索协调个人数据信息保护规则与跨境自由流动规则。《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要求成员国寻找到个人数据信息跨境自由流动及其安全权益保护的合理平衡点,以期形成统一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保护与监管的合作机制。大陆正推进加入DEPA谈判,但国内法关于个人数据信息跨境流动的规则,与DEPA有关规则之间存在立法理念目标、规则设计目的和限制判定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式涉外法治现代化语境下,为更好调适融通大陆国内法与DEPA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规则以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应合理援引例外条款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可信任标志及认证制度,厘清需要严格保护的个人信息的范围与内容,加强与DEPA成员国之间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保护与监管合作机制。(全文刊《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

宋云博,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

张忆然|滥用已公开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

个人信息被公开虽然意味着信息内容丧失了要保护性,但并不意味着数据载体本身丧失了要保护性,应区分个人信息自决权、数据安全法益与数据财产权益。通过技术手段批量爬取已公开个人信息具有侵入性特征,若侵害了数据的机密性,仍可成立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对于出售、提供等处理非法公开的个人信息的行为,基于非法性的“无因性”,后行为人原则上不承担刑事责任;当后行为人是大型网络平台时,则可基于自愿承担了对于个人信息自决权这一脆弱法益的信义义务,或者先前的系统设置与功能设计形成了合规性风险的危险前行为而居于保证人地位,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不纯正不作为犯。对于背离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原初目的、用途的下游滥用行为,信息主体由于受到信息公开目的、用途的欺骗,对于其原初同意产生了错误:对于基于法定事由公开的公共数据,应当允许自由流通,故目的、用途的错误不影响同意效力;对于一般的私权数据,在遵循场景一致原则的前提下符合被害人的合理期待,在此范围内的目的、用途变更亦不影响同意效力;对于人脸识别等敏感个人信息,应当严格遵循原初目的、用途予以利用,在公共场所获取的人脸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否则同意无效。(全文刊《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年第6期)

张忆然,复旦大学法学院师资博士后

新规速递

成都经信局等七部门|《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4年1月18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包括(一)促进人工智能算法发展政策;(二)推动人工智能能级提升政策;(三)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政策。目标是构建从理论算法研发到行业转化应用的产业生态,打造创新活跃、规模领先、生态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上海临港|《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流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2024年1月22日消息。近日,《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流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在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创新大会上发布。《办法》将跨境数据从高到低依次分为核心数据、重要数据、一般数据3个级别。核心数据禁止跨境;重要数据可通过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进行申报材料初验后,向市委网信办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一般数据在满足相关管理要求下可自由流动。(网信上海)

英国政府|发布《网络治理实践准则》草案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3日,英国政府发布了《网络治理实践准则》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是与日常管理业务风险并提供建议的组织广泛合作的产物,由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的行业领袖和技术专家共同参与设计,它重点关注领导者必须参与的最关键领域,形成了以行动为重点的简单指南,使领导者更容易理解应采取哪些行动。文件强调相关主体的领导者应对风险管理、网络战略、人、应急事件规划与响应、以及保证与监督五个方面给予特别关注。(TechUK)

工信部等九部门|《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

2024年1月25日,工信部网站公布《关于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工作方案》部署四方面14项主要任务:(一)强化基础能力,夯实数字化基础,完善网络化基础,强化智能化基础;(二)深化赋能应用,助力高端化升级,支撑绿色化发展,保障安全化生产,实现高效化运营;(三)加强主体培育,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进产业园区智慧化建设;(四)完善支撑服务加强技术创新供给,强化人工智能驱动,增强公共服务支撑,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治理。(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

2024年1月26日,中国政府网站公布修订后的《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该规定自2024年1月22日起施行。《规定》提高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经营者集中达到所列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相较修订前的草案,《规定》所列明的全球合计营业额、中国境内合计营业额以及单方中国境内营业额均大幅提高。(中国政府网)

美国商务部|发布《采取更多措施应对重大恶意网络活动造成的国家紧急状态》提案公告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应对重大恶意网络活动造成的国家紧急状态的进一步措施》提案公告(NPRM),并公开征求意见。此前商务部收到行政命令,被要求立法使某些IaaS产品的提供商在与利用产品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而可能用于恶意网络活动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易时,向商务部长提交报告。《措施》对客户认证程序及例外进行了规定,同时对特殊措施及人工智能训练报告制度进行了规制。(Federal Register)

法律适用

Meta因使用盗版书籍来训练AI而被起诉,但拒绝对此作出赔偿

2024年1月15日消息。Meta 就因使用包含大量盗版书籍的“Books3”数据集训练其LLAM 1和LLAM 2模型而面临包括喜剧演员 Sarah Silverman和作家 Richard Kadrey在内的一众作者的集体诉讼。Books3是一个包含19.5万本图书、总容量近37GB的文本数据集,包含大量从盗版网站Bibliotik爬取的受版权保护作品。Meta承认其使用Books3,但否认故意侵犯版权,认为这属于合理使用范畴,无需获得许可、署名或支付补偿。(DoNews)

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网络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2024年1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杭州互联网法院网络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本批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主要涉及权利聚合形态下的“虚拟数字人”司法规制、NFT数字作品属性及其交易平台法律责任的判定、网络游戏与魔幻特效电影改编关系的司法认定、数据与算法驱动下虚构数据的互联网专条兜底条款规制、网络直播数据的商业秘密保护路径、人工智能机器人直播行为的司法规制、智能人机交互生成物的法律属性认定、数字时代“冒名洗歌”式侵权的审查认定、短视频模板作品独创性的认定标准、域名注册与商标权冲突的司法认定等实务问题。(杭州互联网法院)

欧盟|就苹果针对反垄断调查作出的承诺征求意见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9日,欧盟委员会公告称,正在就苹果公司为解决欧盟反垄断指控和避免可能的巨额罚款而做出的让步征求竞争对手和客户的反馈意见。此前,欧盟监管机构指控苹果公司限制用户使用其基于NFC的碰触式移动支付系统,因为这使得竞争对手难以为基于iOS的设备开发其他支付选项,也难以与Apple Pay和钱包应用竞争。(欧盟委员会)

住建部|通报房地产中介行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2024年1月22日,住建部网站公布《关于房地产中介行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通报》。本批典型案例共5起,涉及房地产经纪公司员工非法对外出售公司内部业主信息、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运营二手房租售平台并吸引房地产中介人员向网站提供信息、房地产经济从业人员私自留存业主信息开展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案例三中,某房地产咨询公司员工为谋取利益购买大量当地楼盘小区住户的公民个人信息,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事处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布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件

2024年1月22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布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件。本次公布的案件涵盖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电子邮箱数据权属认定、死者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访问记录属性界定、知识产权恶意诉讼规制、网络传播权批量纠纷示范诉讼等问题,在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北京互联网法院)

河南省委网信办|依法处置一批违规网络账号

2024年1月27日消息。为警示教育相关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持续净化网络生态环境,河南省委网信办依法处置一批违规网络账号。本批账号存在发布虚假不实信息、传播网络谣言、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扰乱良好互联网秩序的违法情形。河南省委网信办强调,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本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清朗河南)

产业发展

英伟达等|将在马来西亚建立试点工厂

《日经亚洲》1月16日消息,英伟达(Nvidia)和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AMD)的供应商Kinsus Interconnect Technology正考虑在马来西亚槟城建立一个基板制造厂,以加入复苏马来西亚芯片供应链的公司行列。两位知情人士表示,iPhone组装商Pegatron的子公司Kinsus已在槟城租用了一家工厂,最早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试运行基板生产的最后一个步骤——测试和质量控制,作为其在中国以外地区实现生产多样化工作的一部分。(日经亚洲)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宣布与OpenAI达成深度合作

1月1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宣布与OpenAI深度合作,免费使用ChatGPT-4,建立自己的工作空间,并达成更多的合作意向。这一合作旨在提升大学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实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中的“人工智能加速计划”支持学生学习和创新研究。尽管师生对合作充满期待,但也有对可能滥用的担忧。ASU计划成立道德委员会监督合作,确保学生有公平机会,并将ChatGPT技术应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巩固ASU在技术进步领域的领导地位。(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谷歌|公布显著提升大语言模型输出准确率的训练框架ASPIRE

1月18日,谷歌推出一款专为大语言模型设计的训练框架ASPIRE,该框架可以增强人工智能模型的选择性预测能力。谷歌提到,由于模型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及“幻觉”的可能,因此开发此训练框架,为系列模型引入了“可信度”机制。研究人员总结称,ASPIRE框架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大语言模型输出准确率,即使是较小的模型,也可以在经过微调后进行“准确且有自信”的预测。(Google)

Stability AI|宣布推出新的小型语言模型

1月19日,Stability AI发布其开源Stability小型语言模型(SLM)的更小更快版本Stable LM 2 1.6B。Stable LM 2 1.6B是一个先进的16亿参数的小型语言模型,该模型使用英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葡萄牙语和荷兰语的多语言数据进行训练。这种模型的紧凑尺寸和速度降低了硬件障碍,使更多的开发人员能够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态系统。(Stability AI)

岚图|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

1月22日,岚图宣布与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双方将根据各自领域优势,围绕用户需求共同打造极致的智能出行体验,通过合作车型在多领域创新探索,加速智能化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业内人士预测,岚图汽车或将与华为采用HI模式进行合作,即华为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华为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座舱系统、域控制器、芯片、电机各类传感器等。(凤凰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与美国飞行汽车企业Archer合作研发测试电池

当地时间1月22日,美国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领域的领导者Archer Aviation Inc.宣布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签署《太空法案协议》( Space Act Agreement)。成熟的电池技术预计将成为电动航空大规模生产和采用的关键推动因素,因此该项目将专注于研究高性能电池和针对先进空中机动(AAM)和太空应用的安全测试。(Archer Aviation)

中国一汽|正式上线GPT-BI

1月22日,由中国一汽联合阿里云通义千问打造的大模型应用GPT-BI上线,为中国一汽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增添新活力。该应用可接收自然语言查询,结合企业数据自动生成分析图表,目前可达到近90%的准确率。相比传统BI(Business Intelligence)的“固定问答”,它能实现问答任意组合,数据随时穿透,做到“问答即洞察”。(财新社)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启动国家人工智能研究资源试点项目

1月24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启动国家人工智能研究资源试点(NAIRR)项目。该项目包括四类重点领域:访问一般性AI资源;关注隐私保护技术研发;探索AI工具间互操作性;提供教育和宣传资源。除了政府机构,OpenAI、Anthropic、英伟达、Meta、亚马逊、微软等二十多家科技公司也将为试点项目提供资源,并做出贡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夸克|上线大模型新产品“AI PPT”

1月25日,夸克App上线基于大模型的新产品“AI PPT”,用户在搜索栏中搜索AI PPT,直接在输入栏中输入所需主题,可在几十秒内生成一份PPT文件。该功能具有“更智能、更专业、更易操作”三大特点,用户在手机端就可完成PPT制作,也可使用iSlide等平台提供的各类模板。(财新社)

亚马逊|将投资建设两个数据中心综合体

路透社1月26日消息,亚马逊公司旗下的云平台Amazon Web Services(AWS)负责人表示,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在密西西比州建设两个数据中心综合体,以扩大其云服务能力。全球大部分流量将在全球三大供应商——亚马逊网络服务、谷歌云和微软的智能云平台Azure的云基础设施进行管理。(路透社)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4年第4期总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