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驻鲁央企丨“云”端赋能,海油石化工程拓路数字化转型

作者:山东国资报道
驻鲁央企丨“云”端赋能,海油石化工程拓路数字化转型

通讯员 王坤敏

两个多月前,由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海油石化工程”)负责实施的东营原油商业储备库数字化工厂项目(简称“东营数字化工厂项目”)通过山东省有关部门和中国海油的联合验收,正式交付使用。这是大陆首个大型“数字油库”,为大陆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原油储备库插上数字化“翅膀”。

探路取“核” 数智化实现突破

“进入数字化工厂平台,只需输入起点和终点,开启‘智能导航’,便能为原油自动规划移动路线,开停阀门、启泵输油、原油出库……一系列操作均在‘云’上实现。”东营数字化工厂项目经理玄文凯在屏幕前介绍道。

东营数字化工厂项目应用数字孪生、AI视频识别、工业互联网标识等技术建成“虚拟孪生工厂”,拥有智能调度排产、巡检、设备管理、安全管控等多个场景,涵盖了生产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等,可全面反映实际工厂运行,实现了对原油库的全过程、全天候管控。

海油石化工程在实施东营数字化工厂项目过程中,以全专业数字化设计为起点,推进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的全过程数字化交付和工厂平台开发,实现数字化工厂同步运营,把占地超120万平方米的盐碱滩涂变成“油在罐中存、数据‘云’上飘”的智能工厂。

经数据对比分析,项目数字化运营减少生产调度排产时间约60%,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提效约35%,减少管理决策成本50%以上,安全管控100%全覆盖,以数字化推动生产运营效率和安全环保本质化程度的提升,对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具有示范价值。

集智攻关 全链条纵深推进

“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这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我们每天努力进一步的方向。”海油石化工程数字化应用中心高源说,他和技术团队一起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持“灯”探索,逐渐让实实在在的成果浮现眼前。

驻鲁央企丨“云”端赋能,海油石化工程拓路数字化转型

海油石化工程数字化技术人员正在讨论设计方案

2009年,数字化热潮涌动,海油石化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淬炼中不断与“数字化”碰出火花。在深圳LNG(液化天然气)项目设计中自主开发三维实体支吊架,使三维模型深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推动福建LNG项目实现以SmartPlant 3D为设计平台的多专业协同设计……经过集智攻关,将一个个重要项目烙上深深浅浅的数字化底色。

2018年4月,作为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的总承包牵头方,海油石化工程抓住重大项目机会,积极开展数字化协同设计,联合设计团队应用工程设计集成平台,整合设计过程数据,共享数据流,实现不同专业线上设计联动。积极参与数字化交付,为盐城“绿能港”打造维可视的数字化集成平台,从设计采购到施工调试,项目全过程各阶段产生的数据、文档、模型都能通过平台做到一目了然。

在建设东营数字工厂项目过程中,海油石化工程充分发挥工程设计和总承包优势,改变以往先建实体工程再建数字化工厂的模式,将三维数字孪生模型与智能工厂应用进行充分交互,在建设实体工程的同时,为东营原油商业储备库打造云上的“孪生兄弟”。

按照国家标准,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五电子研究所现场测评,东营数字化工厂项目获得应用水平与绩效等级最高评级,平台在效能效益、使用质量、信息安全、业务创新等方面应用效果突出,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也标志着海油石化工程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得到了质的跃升。

筚路蓝缕 勇立潮头逐浪高

作为中国海油的一员,海油石化工程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职责,六十五年发展历程中,始终顺应行业大潮,攻关核心技术,拿下一个个技术复杂的“首创”项目,淬炼经得住检验的“看家本领”。

改革开放前,山东省90%以上的合成氨厂设计出自海油石化工程。1978年,海油石化工程打破技术壁垒,掌握MDI自主设计技术。2009年以来,海油石化工程攻坚LNG设计和建造技术14年,成长为国内LNG接收站工程总承包的第一梯队。2010年,海油石化工程设计大陆第一个大型地下水封洞库工程。2018年4月,海油石化工程参与当时国内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中国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设计和建设,积累炼化化工技术能力。

数字化是能源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2021年中国海油全面启动了数字化转型示范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两年来,数字化转型场景在多个重点领域实现应用。

谈及数字化发展,海油石化工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广增介绍:“公司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中国海油关于数字化转型的部署要求,2021年整合数字化技术力量成立数字化应用中心,在协同设计、数字化交付、智能工厂规划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

2023年,海油石化工程在推进东营数字化工厂项目上线应用的同时,高效推进12个数字化项目,实施的国家应急管理部首批试点中捷石化“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项目、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管理平台和安徽长江液化气有限公司数字化设计与交付项目数字化平台等项目均已上线试运行。此外,海油石化工程还积极推进中海炼化工程领域数据治理,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

驻鲁央企丨“云”端赋能,海油石化工程拓路数字化转型

东营原油商业储备库

跨入新赛道,海油石化工程树立“工程数字化一盘棋”理念,总结新建和在役工厂向数智化工厂转型的建设经验,完善数字化标准,推动建立符合石油化工行业实际的数字化交付标准,深化国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新的信息技术研究,不断提升智能工厂的开发建设能力,打造数字化应用核心竞争力。

未来,海油石化工程将紧盯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和最佳实践,积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培育形成智能制造新模式,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综合利用、炼油化工、传统化工等业务需要,不断打造一流数字化工厂,以“数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更多可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