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放屁拽文——读书札记

作者:娄哥看历史
放屁拽文——读书札记
放屁拽文——读书札记
放屁拽文——读书札记

晚清小说《冷眼观》里,有一则笑话,颇为风趣。

有两个门生,同出宰辅门下。他俩同放一省主考,于是,相约同到老师处辞行,请教老师有没有什么要嘱咐的。不料老师年事已高,耳朵重听,又赶上这几日饮食不化,老是不断地放屁。门生来辞行的时候,恰巧老师放了一个屁。他自觉有点难为情,看看两个门生,嘴巴不停地动,以为是在议论放屁这件事,就以讹传讹的笑道:“无它,下其通耳!”门生听见老师这样说,赶忙把这六个字当作圣旨听从,应了几个“是”字,就退了出来。到了考场,嘱咐十八房帘官,一起寻找名叫“夏其通”的卷子。别说,还真的找到了,可是将卷子一看,却傻了眼,因为这夏其通的卷子狗屁不通。但是,老师有命在前,不敢违背,只得勉勉强强点了一个第五名。

考试完毕,两个门生回京,紧着到老师面前复命,告知老师,他所交代的“夏其通”的卷子,业已遵命中式,只是这个夏其通的文字实在荒疏得很,只好有屈大才,中了一个第五名。老师听不清,门生一连说了好几遍,老师才弄清是怎么回事。他说,辞行的那日,自己说的不是什么“夏其通”,而是自己放了一个屁,自觉过意不去,就拽了一句文,不料就成就了那个姓夏的一名科甲。

《冷眼观》的作者,发了几句牢骚,也很有意思:一个半死的宰相,放了个空屁,竟能使桂蕊飘香,秋风得意;倘若是吐了一口有形质的实痰,或是撒了一泡智伯头颅里的便液,那时岂不要成了翰林学士榜眼探花吗?

话虽刻薄了一些,但话糙理不糙,实实在在也指出了当时官场及考场的黑幕之重。

2024,1,28,于北京。